近段時間去市場買海鮮,忽然發現墨魚魷魚八帶和筆管魚等海鮮多起來。墨魚青島人也管它叫烏賊。這幾種海鮮模樣有些相似,盡管好多青島人能一眼認為,但是好多不太熟悉青島海鮮的人,卻除了個頭較小的筆管魚好認外,很容易混淆其它三者。都是口袋一樣的身體,都是長長的爪子,到底如何分辨呢?
菜市墨魚最多超市主賣魷魚
“這幾種現在都正當季,個大肉肥。”團島農貿市場海鮮攤主林先生說道。記者發現海鮮攤鋪上賣墨魚的有六家,其中大的能有3斤多重,小的還沒有手掌大。“買大墨魚的人少,3斤重的按18塊錢一斤,一天也就賣30只不到吧。”體型較小的墨魚比較好賣,一斤16來塊錢。
轉遍市場,記者只找到一家賣魷魚的店,店主說,他們家的魷魚是從國外進口的,體型稍大的賣18-20元一斤,小點的一斤10塊錢。“超市里魷魚賣得挺多。”正在買菜的陳女士提醒記者,她就曾在大潤發、利群等超市買過魷魚,十幾塊錢一斤,和市場上個頭差不多。當天記者在團島海鮮攤鋪并未找到八帶的蹤跡,林先生說,前幾天下雨的時候還挺多呢,活的18塊錢一斤,死的13塊錢一斤,不過這兩天進貨少了賣得也就少了。
筆管魚十條腿俗稱“小烏賊”
這三種“魚”究竟有啥區別呢?記者采訪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素萍,她告訴記者,墨魚的學名叫烏賊,魷魚屬于槍烏賊科,八帶的學名叫章魚。按目來分,烏賊和魷魚同屬于十腕目,章魚則屬于八腕目。其中章魚又可以根據腕足的長短分為長蛸和短蛸,長蛸就是青島人常說的“馬蛸”,短蛸就是八帶。除此之外青島人常吃的筆管也屬于十腕目,“可以理解為小烏賊。”
學術上分得仔細,其實咱老百姓辨別起來遠遠不用這么費勁。張素萍指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數腕足。墨魚和魷魚都有10條腕足,而八帶只有8條腕足,青島人管它叫“八帶”也是這個原因。再就是看看身體形狀,墨魚的身子像一個橢圓形的口袋,魷魚的身體是錐形,八帶則是一個圓鼓鼓的球形。除此之外,墨魚和魷魚的骨頭也很不一樣,魷魚的骨頭呈長條狀,顏色手感都跟玻璃紙似的,而墨魚的骨頭則是一種鈣質,摸起來硬硬的,是一味中藥。
除了內臟等都能吃血脂高患者要少吃
怎么吃這三種海貨,青島人是再熟悉不過了,以前人們一般不會食用墨魚的墨斗,現在它的墨可以用來和面做餃子皮,張素萍告訴記者,魷魚八帶和墨魚基本全身每個部位都能吃,但要注意內臟和眼珠子、牙齒這三個地方不能吃。
市立醫院本部營養科主任張海平指出,這三種海貨都屬于膽固醇含量較高的食物,尤其是烏賊和魷魚,中老年人要適量食用,血脂高的人也要少吃。但是作為海產品一類,它們的蛋白質、鈣、鉀、硒的含量很豐富,偶爾吃一次還是很好的。(記者 高靜文 實習生 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