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鐘華:
他的油畫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又有奔放激情
他的油畫有來自遠古民族的符號
又有朝氣蓬勃的時代氣息
他曾先后受到了董希文、吳作人、李可染等
這些藝術大師的教誨
他就是當代著名油畫家姚鐘華
1939年生于美麗的春城昆明,從小就受到中西文化及書畫詩詞的熏陶,對繪畫尤為熱愛。1959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附中,1964年畢業于中央美院油畫系,在早年的求學生涯中,他先后受到了董希文、吳作人、李可染等這些藝術大師的教誨。
中國美協第四屆理事,原云南畫院副院長,云南油畫學會名譽主席,中國油畫學會常務理事,云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云南書畫院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Q:能否跟我們分享一下您早期創作生涯中比較難忘的一些事呢?
大學畢業后,我就長期堅持下鄉寫生,在那個條件艱苦的年代,我和同學們作畫、寫生、搜集素材,經常是帶著畫具和行李翻山越嶺。爬雪山、過草地,那是常有的事。最讓人煩心的是云南經常下雨,對于露宿山林的這些畫家來說是個極大的考驗。
撒尼人的節日(油畫 1963-1981年)
我們到迪慶藏族自治州,都要爬過雪山,晚上睡在濕漉漉的森林里。后來我發現藏民用石頭壘的棚子,晚上我就叫上兩個同伴到里邊打著手電,在那里睡覺。躺下以后我看見長滿青苔的石壁上全是縫,我當時心想會不會有蛇,睡了一宿還好安然無恙,這種生活對于那時候的我們來說是家常便飯。
姚鐘華先生的作品融入了畫家長期深入云南農村、走遍故鄉的山水之后深刻的人文關懷。帶有濃烈的鮮明的現實主義特色、藝術手法,有現代派的多元風格,更不失傳統技法的凝練厚重。他通過對景寫生、對景創作來表達自己對大自然的感受,并在自然中感悟藝術的升華。
黃河(油畫 1972年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Q:在您創作的過程中,有哪些對您影響至深的人?
我的導師董希文先生、還有吳作人、李可染等都給我的創作生涯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還有就是一些古人,從他們那里我也學習到了很多。我覺得這些老師們都帶給我很深遠的教育意義,文化的傳承要尊重傳統,傳統的繼承有時候也體現在這些老師們身上。
他的老師詹建俊先生被姚鐘華畫面上的生動、灑脫的畫風所吸引。他覺得姚鐘華先生的作品奔放而不空泛,自由而不漂浮。范曾先生是姚鐘華先生數十年的好友,他評價姚鐘華先生的作品:境界不凡,與乃師董希文同屬激越與深邃相為表里的大手筆。
牽牛的女孩(水墨 1986年)
Q:您怎樣評價或看待自己的繪畫作品?
我比較關注云南的紅土地,云南的山山水水及一草一木。我的畫里經常有小橋流水人家、波瀾壯闊的山河等。我的藝術創作題材來源于對生活的熱愛,這些年我游歷了歐美的許多國家,接受西方藝術文化的熏陶,但自己生長在中國文化的背景下,始終要創造自己民族的藝術。《啊!土地》、《黃河》、《玉龍金川》等多件作品也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等收藏。
背水的阿佤
Q:能否給我們談一下您的油畫作品里的中國情結?
當今社會在全球一體化、經濟一體化的大環境下,藝術也進入了大融合的時代。經濟一體化、全球化,但文化應該是多元化。有一次我在孟加拉國參加亞洲藝術雙年展,他們的博覽會實際上是西方博覽會的亞洲版,看不出任何民族的特點。一個民族如果文化不獨立,并不算是一個真正獨立的國家,獨立并不等于保守,我們的畫家一直保持自己民族的獨特元素尤為重要。
細品姚鐘華的作品,他對形與色,都進行了一定的夸張,筆法進而更加粗放、隨性。他將一些哲理性的象征手法賦予到油畫作品之中,作品《啊!土地》寓意深邃,農民腳踏大地的氣魄,那快刀斬亂麻的背景似乎在暗示著什么,讓人感覺到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
啊!土地(油畫 1981年)
Q:在您的人生道路中,繪畫對您而言,意味著什么呢?
繪畫對我來說是一種愛好,更是我這一輩子想做好的一件事情。藝術的吸收很直接地投射在一個人的作品里邊,有些是間接的感染,有些是精神上的。比如能為你樹立一種信心,培養你一種思考的方式、觀察問題的角度等。
紅色的高原(油畫 1984年)
長期以來,畫家姚鐘華也進行了水墨畫的創作。這種繪畫風格上的變化發展體現了畫家在藝術上的不斷探索精神以及他的思考與才智,另外他多年來一直在創作寓意深刻的漫畫作品,雖然他的繪畫種類在不斷地變化,但是他的題材依然是云南的民族及景物,一直在表現看得見摸得著的當代社會。
Q:除了畫畫,您業余還有什么愛好呢?
除了畫畫,我還比較喜歡寫作和收藏古代藝術品。寫一些美術評論等,收藏一些古代的陶俑。
雄牛圖(水墨 1982年)
這樣一位勤于思考、熱愛繪畫、寫作、收藏的畫家,還將很多的時間用來研究中西方文化的藝術史。其中包括不為人知的方面,如古代印第安藝術,歐洲中世紀、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不同文化的民間藝術等。
Q:作為當代云南畫壇的領軍人物,能否給繪畫專業的大學生、愛好繪畫的年輕人一些建議?
一個藝術家,除了對生活的熱愛之外,還要有一種責任,一種對社會的責任感和良知感。藝術是可以轉換成經濟的,但作為創作來講,不應該以獲取金錢為前提。藝術創作是為了抒發一種情感、表達一種感受,表現祖國的山河等等,有藝術境界的作品才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才能在社會上流通,創作藝術作品與畫畫賣錢是完全不同的心態。
彝村小景(水粉 1985年)
年輕人應該淡化藝術的功利性,更應該在年輕的時候打好基本功,學會獨立思索,不要投機取巧,腳踏實地,做自己熱愛做的事情。
Q:您生活在云南這樣一個美麗豐饒的地方,這給您的創作帶來了哪些影響?
云南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地方,云南滇中高原,比如石林這一帶紅土高原,比較蒼茫雄強,眾多的民族之間都存在很多共同的地方,也有很大的區別。云南對于畫家來講是一個吸取靈感的源泉,我現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把過去想畫而未畫的畫能畫出來,因為有些稿子在腦子中孕育了很多年。
姚鐘華漫畫作品
當代畫壇對這位云南畫壇的領軍人物為云南所做出的貢獻都是充滿贊美,已至古稀之年的姚鐘華先生依然斗志昂揚,他的畫筆依舊在表現云南,表現中國的民族特色。
云南以美麗、豐饒著稱于世,更是畫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畫家姚鐘華是云南人,對此有更深刻的感受和體會,因此云南的山川人物也是他繪畫的主要對象,但他的視野卻不限于此。我們期待著這位畫壇前輩能夠創作出更多反映時代、謳歌時代、傳播正能量的佳作!
姚鐘華漫畫作品
Q:您怎么評價唐工坊或者對它有怎樣的理解?
唐工坊作為文創交流平臺,致力于藝術的傳播,我很欣賞。一些有傳承價值的作品或者文化需要借助這樣的平臺來傳播。
唐工坊-創客聯盟以開放、共享、跨界、重構的經營理念和社會情懷,致力于構建“共享”經濟發展平臺。孵化本土的文創藝術創客,引入一線城市的先進科技技術和“雙創”理念,打造“共享”經濟時代、可協同持續發展的創客聯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