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北宋王朝,
1126年靖康之役,次年徽欽二帝被劫,北宋亡。
歷九帝,三十五個年號,共計一百六十七年。
①
宋太祖趙匡胤建宋,定都汴京,共計使用三個年號,前后分別為:建隆、乾德、開寶,在位十七年,只鑄有宋元通寶一種,為北宋開國錢幣,有銅鐵兩種材質,屬國號錢,錢文形制均仿唐代開元通寶。
宋元通寶鐵母
②
宋太宗趙光義,在位二十二年,前后使用太平興國、雍熙、端拱、淳化、至道五個年號。鑄有太平通寶、淳化元寶、至道元寶三種錢幣,太平通寶是北宋第一個年號錢,淳化元寶及至道元寶錢文為宋太宗御書,每種錢幣均有三種字體,分別為楷書、行書、草書。淳化元寶是目前已知中國錢幣史上第一種御書錢。
淳化元寶鐵母
③
宋真宗趙恒,在位二十五年,共計五種年號,分別為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興,除乾興外均有鑄幣,分別為咸平元寶、景德元寶、祥符元寶、祥符通寶、天禧通寶,錢文均為楷書。
祥符通寶母錢
④
宋仁宗趙禎,在位四十二年,年號共計使用九種,分別為天圣、明道、景祐、寶元、康定、慶歷、皇祐、至和、嘉祐。鑄有天圣元寶、明道元寶、景祐元寶、皇宋通寶、康定元寶、慶歷重寶、皇祐元寶、至和元寶、至和通寶、至和重寶、嘉祐元寶、嘉祐通寶,其中皇宋通寶屬國號錢,康定元寶皆為小平鐵錢,皇祐元寶為近年所知罕見珍品,天圣元寶開北宋標準對錢先河。

至和重寶背虢鐵母
⑤
宋英宗趙曙,在位四年,僅有治平一種年號,鑄有治平元寶及治平通寶錢,均楷書篆書成對。

治平元寶篆書母錢
⑥
宋神宗趙頊,在位十八年,年號并不多,只有兩種,分別是熙寧、元豐。熙寧年間鑄有熙寧元寶、熙寧通寶、熙寧重寶,熙寧元寶為小平錢,錢文楷、行、篆皆有。熙寧重寶為折二錢,錢文有楷、隸、篆三種。熙寧通寶為鐵錢。元豐年間鑄有元豐通寶及重寶兩種,通寶多泛,重寶屬試鑄樣幣,極罕見。

元豐通寶折二背俯月母錢
⑦
宋哲宗趙煦,在位十五年,有年號三種:元祐、紹圣、元符。三個年號均鑄有錢幣,元祐通寶有小平及折二兩等,銅鐵錢均有,錢文行篆成對。紹圣元寶也有銅鐵兩種,小平折二皆有,錢文行篆成對,其中有隸書者為試鑄樣幣。紹圣通寶為小平錢,銅鐵均有。紹圣重寶是試鑄樣幣。元符通寶小平折二銅鐵皆有,相對少見,元符重寶則為試鑄樣幣。

元符通寶篆書母錢
⑧
宋徽宗趙佶,在位二十五年,年號六種,分別為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建中靖國年號錢皆為樣幣,期間鑄有圣宋元寶行用錢,圣宋通寶則屬試鑄。崇寧年間以鑄大錢為主,錢文有崇寧元寶、崇寧重寶及崇寧通寶,重寶和通寶初為折十,后貶為折三錢,大觀年間鑄有大觀通寶,等級豐富。政和通寶銅鐵錢均多,政和重寶鐵錢較少。重和年間鑄有小平對錢,少見。宣和年間鑄有宣和元寶和宣和通寶,后者版別非常豐富,宋徽宗本人藝術造詣極高,其鑄幣多為御書錢文,工藝精美,藝術價值很高,與王莽合稱“錢法二圣”。

宣和通寶折二母錢
⑨
宋欽宗趙桓,北宋最后一位帝王,在位僅一年,年號為靖康,鑄有靖康元寶及靖康通寶,在錢幣收藏界是名譽品,哪怕相對常見的普通靖康元寶折二,現在也非常熱門。

靖康通寶折二
縱觀北宋時期鑄幣,北宋各個時期鑄幣都注重錢文布局,版別更是復雜多變。徽宗時期鑄幣工藝出類拔萃,是中國錢幣史上藝術成就極高的時期之一。北宋晚期的戰爭讓帝王更替變得很有戲劇性,正是這段歷史,又為北宋錢幣的收藏增添了熱度和難度,哪怕對北宋錢幣版別望而生畏的藏友也希望自己能入藏一枚靖康錢,目前北宋錢幣整體來講價格還很便宜,而且量大版多不太容易被炒作,作為愛好肯定是絕佳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