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綜述是跟蹤和吸收國內外學術思想、了解科學研究前沿動向的重要途徑,作用在于揭示研究的現狀,闡明選題設計的依據、研究的目的與意義,提出選題的創新之處。如何寫好文獻綜述?需要記住這五條原則:
在明確的選題之上,第一步自然是文獻檢索,以下是4條建議:
1.記錄文獻檢索的過程,以便后續有需要可以進行重復檢索。
2.使用文獻管理系統,如Endnote、NoteExpress、Mendeley、Zotero等。
3.提前確認論文保留、舍棄的標準。這一標準也就是文獻檢索涵蓋的范圍,可以在綜述中做出相應介紹。
4.檢索要涉及以往的綜述文章,可以這樣應對:在你的綜述中討論之前綜述的研究方法、不足和結論;努力找出一個之前綜述沒有涉及或者討論不夠深入的方向;整合該綜述之后出現的新的研究成果。
5.檢索要全面,最好在不同的數據庫都進行檢索。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文獻時最好將重要的內容和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尤其是猛然一現的靈感,如果不及時記錄很可能就再也想不起來了。當然基本的信息如作者、年份、題目等也不能忘,以備參考。
記錄時應避免直接復制拷貝原文語句,盡量用自己的話進行表述。同時邊讀邊思考這篇文獻應該放在綜述的哪個位置、哪個部分。有了這些筆記,組織正文會容易得多。
綜述要討論的問題需要明確,才能保證重點突出、有針對性。但同時也要將其置于學科領域發展的大背景中,這樣可以吸引除本專業人員外的更多人進行閱讀。
綜述不是羅列文獻,需要對研究進行評述,指出其中不足。評述時需保持客觀公正,不可過分貶低他人成果甚至完全不予提及。一篇好的綜述,讀完之后應該讓讀者明了:
1.所綜述領域的主要進展;
2.有爭議的話題或部分;
3.主要的研究問題。
要交待好綜述的范圍、背景和意義,列清楚綜述的主要結論以及要傳遞的最重要信息(takehome message)。為了讓結構更清楚,可以畫一個流程圖,設定好各部分的內容,分別撰寫后再串起來,甚至可以將其放在綜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