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得與失,有時表面上得到了,但實際卻失去了。有時表面上失去了,但實際卻得到了。如果說成敗是成功之母,那么我覺得,失去乃收獲之父。失去是一種痛苦,也是一種幸福。因為在失去的同時也在得到,失去太陽,可得到了天上的繁星。失去了綠色,卻得到了豐碩的金秋。失去了熱鬧,換來了幽靜。失去了成功,可以總結(jié)取勝的經(jīng)驗。塞翁之馬,焉之非福。所以我們不但要學(xué)會享受得到的歡樂。同時也要學(xué)會享受失去的痛苦。如果因為失去太陽而流淚,那么你連群星也失去了。很多時候在你明白一件事之后你就已經(jīng)失去了。既然失去了,就要想辦法忘記,拿回憶來折磨自己的都是傻瓜。失去了有什么不好?這個世界那么大,失去了再去找新的。就算全世界都拋棄了你,至少你還擁有你自己。
上天對得與失是充滿了絕對的公平。在上天的公平原則下,誰也不能多得!上天安排了人世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無形規(guī)律。現(xiàn)實雖說有極少有的惡人行惡而絲毫不受懲罰的,而絕大多數(shù)為惡者都不得善果。不受懲罰的人的經(jīng)歷也和一個社會中一個民間家庭一樣,你做的好事與壞事之間有一種貸方與借方的平衡關(guān)系。你行善甚多,積累甚豐,乃至從上一輩那里有所繼承,家底自然甚厚,搞了點(diǎn)壞事行了一次惡就好比揮霍了一部分家底,似乎還能撐得住,還破不了產(chǎn),這就叫氣數(shù)未盡;而一旦你大量透支,甚至連老祖宗留下的那點(diǎn)功德也透支殆盡,你再想填補(bǔ)虧空也辦不到,這叫做氣數(shù)已盡,病入膏肓,再杯水車薪地補(bǔ)救也是不管用了。最后,豈有不完蛋之理?
你富有嗎?那么同一個感受便需更多的金錢才能獲取。上天讓你富有,但不會讓你比別人更幸福。你追求財富遞增嗎?那么上天就讓你的感受遞減。你清貧嗎?上天就讓你感受遞增,福與富不可兼得。這難道不是上天的絕對公平嗎? 如你只會享受而不勞動嗎?那么即使是山珍海味吃起來也無味發(fā)膩,變得與粗茶淡飯并無差別。你勞動而缺乏享受嗎?勞作而饑餓時吃粗茶淡飯也如同人參燕窩。你清貧而必須勞作嗎?其結(jié)果你因被迫“鍛煉”獲得了健旺、健康。你富有不勞作而整天錦衣玉食嗎?過分的營養(yǎng)積在身體中成肥胖或變成疾病損害你的健康,享受與健康不可兼得,不勞與胃口不可兼得,這難道不是上天的絕對公平嗎?
我們必須看到,任何社會,成功者總是少數(shù),更多的人,只是過著平凡清貧生活的蕓蕓眾生。但能安守清貧并能自得其樂就是人生美德,能在匱乏中仍能保持尊嚴(yán)并在進(jìn)取的過程中體驗快樂是值得稱道的。當(dāng)他說“我不是很有錢,但是我很充實、很快樂”時,應(yīng)該是自信的,甚至帶一點(diǎn)優(yōu)越感。 一個人不見得要賺很多的錢,也不見得要有很了不起的成就,能在一份簡樸平淡的生活中,活得快樂而自我,也是一種上乘的人生境界。淡泊的人生是一種享受。
生活中,因為執(zhí)著于知識智慧的追求,習(xí)慣于把一些優(yōu)美、細(xì)膩、自然、靜謐、珍惜、社會、感恩、想法隨時用文字記錄下來,都是一些感悟生活的片斷體,這便是生活中為數(shù)不多的精神積累,盡管生活在清貧世界里,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的暢想。清貧嗎?上天讓你知足,富有嗎?上天讓你貪婪,勞作嗎?上天給你胃口,讓你健康,享受嗎?上天讓你乏味,給你肥胖。追求幸福者上天讓你感覺命短,遭受痛苦者上天讓你感覺壽長,上天的公平,是真正的公平,絕對的公平。在上天面前,這才真叫人人平等啊!這才真叫有得有失,上天的能耐,不得不服呢!
得不到和已失去固然珍貴,但這并不是最珍貴的,人間最珍貴的應(yīng)該是把握好現(xiàn)在你手中的幸福。有句禪語這樣說: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活在昨天的人迷惑,活在明天的人等待,只有活在今天的人最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