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袋蘋果為什么會爛果?
(1)病菌侵染,由粉紅聚端孢菌、粉紅單端孢菌以及鏈格孢菌侵染所致。這些致病菌一般情況下不侵染果面,套袋后,袋內高溫高濕,透氣性差易發病。套袋前可用多抗霉素,農抗120、大生m—45+甲托等藥劑進行防治。
(2)康底粉蚧危害,發芽前用5be°石硫合劑,套袋前用1.8%阿維霉素進行防治,套袋時要扎緊袋口防止害蟲進入,套袋后的7月下旬和8月上旬是康底粉蚧第二代、第三代若蟲盛發期,可用速撲蚧、樂斯本進行防治。
(3)缺鈣引起,落花后到套袋前進行2—3次根外補肥,可用氨基酸鈣、鈣寶等結合打藥進行。另外氮對鈣有拮抗作用,應減少氮肥施用量,增施有機肥,促進果樹對鈣的吸收。
(4)藥害引起,乳油劑型的農藥易封閉幼果皮孔,使皮孔細胞窒息死亡,造成果點粗大,爆裂成黑點狀。含銅離子的藥劑,顆粒粗,懸浮力差的粉劑,在幼果果面易發生藥害形成黑點,因此在套袋前使用農藥—定要注意,盡量少用乳油劑型的農藥,不用含銅離子的農藥。噴藥時霧化程度要好,噴頭與幼果保持60mm以上距離。
(5)與紙袋質量有關,疏水性,透氣性差的果袋易發病;果袋規格小,果實撐滿紙袋,透氣性降低,易發病。
(6)與氣候條件有關,6月下旬到7月上旬,降雨過多易發生黑點病。
(7)與果園條件有關,地勢低洼,果園郁閉,通風透光差,樹勢弱,環剝過重,偏施氮的果園易發生。黑點病是多種原因引起的,應針對不同原因進行綜合防治才能有效控制黑點病的發生。
二、蘋果袋如何選擇?
蘋果袋的好壞直接影響套袋的效果,用袋不當不僅不會提高果品質而且會嚴重損傷果實,還會造成一些蟲害的發生(康氏粉蚧)。
果袋的質量決定于袋紙的質量和制做工藝,外袋紙質要求能經得起風吹日曬雨淋,透氣性好不滲水遮光性強,內袋要求不褪色,蠟層均勻,日曬后不易蠟化,在制做工藝上要求果袋有透氣孔,袋口有扎絲,內外袋相互分離。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為偽劣產品,望廣大果農在購買紙袋時,注意袋子質量。目前我國生產應用的果袋有進口袋和國產袋兩大類,分單層和雙層兩種。進口袋優于國產雙層袋,雙層袋優于單層報紙內黑(內面用油墨刷成黑色)袋,報紙內黑袋好于乳白單層袋。
不同品種用不同袋子,一般紅色品種用雙層袋,黃色品種用單層袋,現在生產上主要給價值較高的紅富士套袋,所以應以雙層袋為主,紙袋規格以大小而定,一般內袋為155-135mm(直徑86mm),要求套袋果最好為80、85果,外袋180-140mm,外袋口粘有40mm的扎口絲,紙袋下部兩角有5mm的通氣孔。由于進口袋價格高,大部分果農難以接受,在生產中應用的少,國產袋子良莠不齊,望廣大果農根據自己經濟實力酌情處理,最好是買質量可靠的國產袋。
三、套袋時間和技巧,你真的懂嗎?
套袋果園應具備的條件:①需具備較高的土肥水管理水平,應控氮,增鉀,多施有機肥增加葉面噴肥+瓜果壯蒂靈,有條件的果園可進行生草或覆草,努力提高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大水漫灌為滴灌、噴灌或滲灌;②合理修剪,樹冠必須通風透光,樹體結構良好,枝組強壯,配備合理,負載適中;③疏花疏果,為確保套袋果能長大、長好,必須進行疏花疏果。紅富士蘋果進行套袋時必須疏成單果,留中心果,強壯枝上的果、下垂枝果;④病蟲害防治。蘋果套袋后,果品再不接觸藥肥,易造成病蟲危害和缺素癥,因此加強套袋之前的病蟲防治和葉面噴肥非常重要,在這一時期至少噴兩次殺蟲殺菌劑以及微肥+瓜果壯蒂靈,以保證果實免受病蟲危害以及對鈣、硼、鐵、鋅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套袋的時期和方法:①套袋宜在6月下旬進行,7月初完成,這樣6月落果已經結束,果實優劣表現明顯,果柄木質程度和果皮老化程度都增高,不易損傷果子。同時暴露時間長,病蟲防治時間拉長,病蟲危害和缺素癥少;②套袋方法:將袋子下部兩角橫向捏扁向袋內吹氣,撐開袋子,袋口扎絲置于左手,縱向開口朝下,果柄置于縱向開回基部,將果子懸于袋中(不要讓果子和袋子磨擦,勿將枝葉套人袋內)再將袋口橫向折疊,最后用袋口處的扎絲夾住折疊袋口即可。
摘袋的時間與方法:①在采前30天左右摘袋,如果太早,果子暴露時間長,日灼和輪紋病易發生,且著色差,如果太晚含糖量低,風味淡,且采收后易褪色,如果單從著色考慮可稍晚(采前20天)一些搞袋。②方法:先摘外袋,再摘內袋。最好在陰天摘除外袋,一般在袋內外溫差較小時摘袋,即上午10時至下午4時摘除外袋,經5-7個晴天后開始摘除內袋,摘內袋時應于上午10-12時摘樹冠東,北方向的,下午2-4時摘樹冠西、南方向的,這樣可以減少日灼發生,摘除袋時應一手托果子,一手解袋口扎絲,然后從上到下撕爛外袋,這樣可以防止墜落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