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推的這冊書,是1992年人教版初級中學語文課本第一冊。1992年人教版初中語文,是人教社成立以來推出的第九套中學語文教材。1986年原國家教委成立了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標志著“一綱多本”的審定制時代開始。1990年,人教社根據《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開始編寫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課本,并開始在部分地區試驗。1992年,《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頒布。人教社根據此大綱,在90年版本的基礎上組織編寫了《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語文》并于1993年在全國推廣使用。今天這冊教材,就是1992年10月版初中語文課本的第一冊。
封面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于謙老師主演的《老師·好》的那幅海報,在海報上于謙老師手里拿著的那冊語文課本從顏色上來看應該就是1992年版初中語文的第二冊。有意思的是,這張海報有一個明顯的錯誤:《老師·好》講述的是1983年一個高中語文老師的故事,結果海報上卻出現了1992年的初中語文課本.。那么,1985年的高中語文課本第一冊封面是啥樣的呢?我估計,他們用得應該是這套。
1983年版高中語文第一冊封面
好了,言歸正傳,我們接著來說這冊課本。1992年初中語文第一冊,顧振彪、張厚感等編寫,32開本。全書共317頁,除目錄外,含說明1篇、單元提示8篇,課文31篇(其中3課為多首),彩色插頁4頁8幅。課文方面,分為教讀課文和自讀課文兩部分,31篇課文分17篇教讀課文和14篇自讀課文。
全書共8個單元,每個單元均分為單元提示‘、課文和作文訓練/聽說訓練三部分。課文前有提示:教讀課文前有訓練重點和預習提示,自讀課文前有自讀提示;課后有練習:教讀課文的課后練習一般分三個層次,分別是《理解·分析》、《揣摩·運用》、《積累·聯想》。在教讀課文后還附有語法知識,分別是漢字、語法和詞匯。按照課文反映的生活內容,8個單元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分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革命生活、自然景物、經濟文化生活、科學世界及想象世界進行編排。全書31課,有26課后除聯系外還附有與課文相關的“小知識”來拓展孩子們的視野。好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這冊課本,由于篇幅所限,除全部教讀課文外,自讀課文選擇性展示。
彩圖部分如下:
第六單元:《<詠柳>》賞析、《看戲》
你用過這冊課本嗎,有沒有那么一篇文章曾經讓你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