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民周刊
10月26日,滾石唱片官方發布了1986年群星演唱《明天會更好》的高清版MV,居然在朋友圈掀起了一陣不小的熱潮,這似乎還表明真正熱愛音樂的朋友依然存在,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明天會更好!
文 | 河 西
吻別
張學友 - 吻別
備受胃癌折磨的臺灣著名音樂人殷文琦先生,2019年10月15日,因第三次胃癌手術失敗不幸病逝,享年54歲。
殷文琦這個名字你可能感到陌生,可是要提到他作曲的代表作《吻別》,不知道的可能是鳳毛麟角。
1993年3月,如日中天的張學友發行了國語唱片《吻別》。《吻別》發行后橫掃各大頒獎禮,作曲殷文琦也憑借該曲獲得第五屆臺灣金曲獎最佳編曲人獎。這張唱片全球范圍內共賣出了400多萬張,打破多個地方的唱片歷史最高銷量,令張學友得到“歌神”的封號,他的歌唱事業至此達到最高峰。
主打歌《吻別》紅極一時,街頭巷尾,傳唱至今,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吻別》,一點都不夸張。這首歌還被來自丹麥的麥克學搖滾樂隊翻唱成英文版《Take Me To Your Heart》,幫樂隊打開了中國市場。
殷文琦的創作當然不止《吻別》這一首,他曾以張鎬哲的《北風》拿下第二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曾任寶麗金、波麗佳音唱片公司音樂總監,為1987至1998年的華語樂壇,創作超過了500多首歌曲。其中,就有張學友的另一首《忘情冷雨夜》,以及譚詠麟的《難舍難分》、陳明真的《情債》、葉倩文的《真心》、王杰的《我愛你》等眾多名曲。
殷文琦任職的臺灣寶麗金唱片公司是香港寶麗金在臺灣地區的分支機構,香港寶麗金的眾多明星,出國語唱片,就由臺灣寶麗金的音樂人負責。最初,殷文琦負責的不是張學友,而是譚詠麟和劉德華,所以就有了譚詠麟著名的《難舍難分》。它的粵語版,則是《今夜情為證》,同樣是譚詠麟的代表作。
說到《吻別》這首歌,最初殷文琦創作此曲,并非自己有什么吻別的凄美愛情故事,而是因為他喜歡坂本龍一為電影《末代皇帝》創作的主題曲,所以你聽《吻別》的前奏,還真有一點《末代皇帝》音樂的影子在里面。
至張學友《吻別》專輯籌備之時,殷文琦將這首曲子拿出來,稍加修改,并由他的老搭檔何啟弘填上凄美的歌詞,作為專輯的主打歌推出,立即一炮而紅。
他和何啟弘合作的另一首名作,則是從韓國來到臺灣地區發展的歌手張鎬哲演唱的《北風》。
張鎬哲1962年出生在韓國首爾,1982年來臺留學,在西門町西餐廳駐唱而被發掘出道。
1990年,張鎬哲發行他的第三章個人專輯《北風渡河》,殷文琦作曲、何啟弘和黃慶元作詞的主打歌《北風》詞曲完美的結合,道出張鎬哲的心事,所以張鎬哲演唱此曲也是分外用情,輕易就打動了聽者:
放開陳舊的往事
看見一身滄桑
走過陌生的地方
我回到異鄉風吹的太狂
我感到有點涼
我在鄉愁里跌倒
從陌生中成長
未來旅程卻更長
我想到北方無助的眺望
我知道不能忘
——張鎬哲《北風》
北風
張鎬哲 - 北風渡河
張鎬哲、張學友和殷文琦遇上了好時代,那是流行音樂的黃金時代,盜版和網絡還沒有起來,一個追求個性自由的時代又蓬勃而起。一個個個性昭彰的好聲音如雨后春筍,唱片卡帶銷量十萬、幾十萬、上百萬的增長,一首歌,就可以紅遍大江南北。
1987年,由龍虎武師出身的王杰經制作人李壽全先生賞識之下加盟臺灣飛碟唱片公司,以唱作人身份推出第一張個人專輯《一場游戲一場夢》,雄霸排行榜冠軍長達半年之久。王杰的出現如一場旋風席卷東南亞,《一場游戲一場夢》至今在亞洲銷售出約1800萬張。
1988年12月,王杰推出第二張專輯《忘了你忘了我》,這首歌,是王家衛的處女作《旺角卡門》的主打歌,兩周銷售達到8白金(40萬張)(至2014年突破350萬張)。這張專輯里,王杰作曲演唱的《安妮》一曲攀登香港“中文歌曲龍虎榜”冠軍,至今仍是王杰最令人難忘的作品之一。
和張鎬哲一樣來自韓國而在臺灣大放異彩的,則是姜育恒。姜育恒1958年出生于韓國首爾,原籍山東榮成,1984年,他在臺灣地區發行首張個人專輯《孤獨之旅》,比張鎬哲發行第一張唱片還早4年。
1989年,姜育恒發行專輯《多年以后,再回首》,其中主打歌曲《再回首》大火讓他真正嘗到了走紅的滋味,并因此而登上了1990年的央視春晚舞臺。
這首歌,資深樂迷可能會比較清楚,其實原唱是蘇芮,是蘇芮1988年的專輯《一切為明天》的主打歌。作曲,則是寫《一生所愛》的盧冠廷。
再回首
蘇芮 - 蘇芮 . 回首蘇芮時代全經典
姜育恒翻唱出版《再回首》專輯是在1989年6月,1個月后,臺灣女歌手李翊君同樣發行了《再回首》專輯,結果,李翊君的演繹遭惡評如潮(現在看來實在是不太公平的),而姜育恒則大勝而歸,甚至讓很多人誤以為,姜育恒就是原唱。
蘇芮、王杰和姜育恒都屬于飛碟唱片,這個用UFO作為logo的唱片公司,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臺灣地區,是唯一能和滾石唱片分庭抗禮的唱片公司。旗下鄭智化、小虎隊、紅孩兒、林志穎、張雨生、伊能靜、憂歡派對等等藝人,要唱將有唱將,要偶像有偶像,迎來了屬于他們的全盛時期。
而李翊君所屬的上華唱片,也不弱,高勝美、裘海正、孟庭葦、陳明真、黃安、齊秦、許茹蕓、許美靜、熊天平、動力火車、迪克牛仔等歌手都曾簽約上華。作為臺灣地區本土非常有特色的一家唱片公司,上華的音樂風格鮮明,留下許多傳唱度極高的金曲。比如孟庭葦的《你看你看月亮的臉》和許美靜的《都是夜歸人》。
上世紀90年代末,先經過國際大唱片公司的一輪收購,后遭到盜版和網絡下載的沖擊,港臺流行音樂遭遇大滑坡,到今天,那個流行音樂的黃金時代只停留在我們的記憶之中了。
在一個神曲盛行的時代,我們聽的是《小蘋果》這樣的廣場舞歌曲,像《北風》《再回首》這樣有深度有內涵同時又兼具可聽性的好歌真的是少之又少幾乎絕跡,這是音樂生態所決定了的。
神曲時代,鳳凰傳奇、TFboys和各種選秀女團挑大梁唱主角,這不是一個沉得下心聆聽音樂獲得感動的時代,有的,是消費,消費顏值、消費話題、消費緋聞。還有多少人在關心音樂中的人性、理想與熱血呢?想一想,是有點讓人覺得悲哀的。
不過,10月26日,滾石唱片官方發布了1986年群星演唱《明天會更好》的高清版MV,居然在朋友圈掀起了一陣不小的熱潮,這似乎還表明,真正熱愛音樂的朋友依然存在,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明天會更好!
視頻:滾石發布《明天會更好》高清MV
作詞:羅大佑、張大春、李壽全、邱復生、徐乃勝、張艾嘉、詹宏志
作曲:羅大佑
制作人:李壽全
群星名單(依筆畫序):
小松、小柏、王日升、王芷蕾、王夢麟、文章、水草三重唱(黃元成、許環良、許南盛)、包偉銘、成鳳、江蕙、江音潔、百合二重唱(李靜、周月綺)、李佩菁、李碧華、李宗盛、李建復、余天、何春蘭、芊苓、巫啟賢、吳大衛、林禹勝、林淑蓉、林慧萍、洪榮宏、邰肇玫、施孝榮、岳雷、唐曉詩、徐乃麟、徐煒、姚乙、金智娟(娃娃)、麥瑋婷、許慧慧、陳淑樺、陳黎鐘、黃慧文、黃鶯鶯、張清芳、張海漢、童安格、費玉清、楊林、楊烈、楊耀東、甄妮、齊秦、齊豫、廖小維、潘越云、鄭怡、賴佩霞、鍾有道、蔡琴、藍心湄、羅吉鎮、蘇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