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中描寫的蕓娘聰慧,知書達理。很多人就是深誤在聰慧上。蕓娘因為本著聰慧過人之處,插手了公爹納妾之事,引起婆婆的反感。公婆之間的事情,作為兒媳婦的她不能參與其中。尤其是沈家不是高門大戶,只是一個普通師爺的的家庭。清末一個師爺的收入不是很高,養活一大家子人,其實生活算不上富裕。蕓娘卻背著婆婆私下答應給公爹找侍妾,這個舉動已經是犯忌之舉了。婆婆在世,公爹私下納妾,已經有違夫妻之間的信任,相濡以沫。
第二件事蕓娘為夫納妾,心高氣傲,物色了一個青樓才女,但是其昂貴的贖身費,蕓娘無法支付。作為良家婦女,出入勾欄瓦肆間,和青樓女子來往,婆家的臉面掃地。這是古代婦女的一大忌諱,青樓女子又她們的不得意。
蕓娘只為了賭氣,就任性的想要物色才藝雙馨的女子做侍妾,最關鍵的還是貧窮無法贖身。
此時此刻的蕓娘有點迷茫,她的才華顯得如此的貧瘠。
還在給夫君的信中說,兄弟之間的過失,信被公爹看到,這是多尷尬的一件事。
作為兒媳婦,妻子,蕓娘已經將生活這張好牌打散了,而且為此種下了禍根,以至于后來孩子相繼離世。
一個失敗的母親,不合格的兒媳婦。因夫君愛戴,永遠是最好的。但是因為蕓娘的一些列莽撞舉動,最后被逐出家門,即使在現如今,亦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不能很好的料理自己的家人,照顧好年幼的孩子,這樣的一個人,普通人有點看不透。
世界有多少人,本著聰明伶俐,活生生的將本來幸福的生活,搞得支零破碎,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生活的智慧,更多的時候如同史老太君,看的明白,從來不說透。亦如王夫人,稀里糊涂的活著,家宅安寧,兒孫繞膝既好。
賈政納妾再多,終會不會說一聲休妻。王熙鳳最后被休,亦是賈家為了自保,不曾想沒有這只落入凡塵里的鳳凰,賈家那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只有一口氣而已。沒有了鳳凰拼死拼活的支撐,氣數已盡。平兒再伶俐,可惜她終究是一只普通的瓶子,沒有鳳凰的支撐,瓶子也支撐不了多久。
很多人為王熙鳳惋惜,事非功過,只有同一立場的人才能明白其中味。
賢惠聰明的女子,世上不缺了,可以活的通透,活的明白的人卻很少。
王夫人能夠善待妾生的孩子,教導探春,讓賈環抄經,才出了寶玉被燙傷的簍子。
王熙鳳,賈寶玉被扎小人的蠱惑所控,生病,她也沒有拿趙姨娘怎么樣。
人生難得糊涂,史老太君是糊涂了,劉姥姥一進榮國府亦是糊涂的。
眾人皆醉我獨醒,只有蕓娘才天真無邪的自我認為。
做一個看的透徹,看的明白的人,需要大智如愚,大愚若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