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學習方法(四十條)
學習方法在學習過程中, 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條件。 為此, 我校制定了 《學 習方法(四十條),供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運用。 》
第一章 預習 預習,一般是指在老師講課以前,自己先獨立地閱讀新課內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知 識上的準備工作。所以,預習實際上是學生進行課前自學的一種良好形式。要做到:
第一條 通覽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
第二條 預習時, 如果發現與新課相聯系的舊知識掌握得不好, 就回過頭來查閱舊知識, 補習舊知識,給學習新知識打好牢固的基礎。 注意發出自己難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 以便在聽課時特
第三條 在閱讀新教材過程中, 別注意,達到聽懂、學會。
第四條 做好預習筆記。預習的結果,要認真記在預習筆記上。預習筆記應記載:教材 的主要內容;自己沒有弄懂、需要在聽課時著重解決的問題;查閱的舊知識等。
第二章 上課 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環節。不言而喻,聽課也應是同學們學好功課、掌握知 識、發展能力的決定性一環。要做到:
第五條 三分鈴一響,立即進入教室,準備好上課所需的課本、筆記本和其他文具,并 回憶或復習一下上節課所學的內容。 希望上課時能向老師學到些新知識, 解決些新問題。
第六條 要帶著強烈的求知欲上課,
第七條 上課時要集中精力聽講,上課鈴一響,就要迅速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排除分 散注意力的各種內外因素。 眼睛盯著老師的一舉一動, 專心致志地聆聽老師的每一句話。
第八條 聽課要抬起頭來, 要緊緊抓住老師的思路, 注意老師敘述問題的邏輯性, 問題是怎樣提出來的, 以及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方法步驟。 ,而要
第九條 上課時,如果遇到某一個問題沒有聽懂,不要在課堂上死鉆“牛角尖” 先記下來,接著往下聽講,不懂的問題放到課后再去鉆研或向老師請教。 要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 要認真觀察老師的每一
第十條 要當課堂的主人。 個演示實驗,要大膽舉手發表自己的看法,積極參加課堂討論。 ,往往是概括上節的
第十一條 要注意老師講課的開頭和結尾。老師上課的“開場白” 內容,引出本節的新課題,并提出本節課的目的要求和講述的中心問題,起著承上啟下的作 用。 老師的課后總結, 往往是一節課的精要提煉和復習的提示, 是一節課的高度概括和總結。
第十二條 要養成筆記的習慣。記筆記要一邊聽、一邊記,當聽和記發生矛盾時,要以 聽為主, 下課后再補上筆記。 記筆記要有重點, 要把老師板書的知識提綱, 補充的課外知識, 典型題目的解題步驟,課堂上沒有聽懂的問題筆記下來,供課后復習時弄懂。
第三章 作 業 作業是學習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通過作業,不僅可以及時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加 深對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學過的知識加以運用,以形成技能技巧,有利于發展智力和 培養能力。必須做到:
第十三條 先看書、后作業,看書和作業相結合。只有先弄懂課本的基本原理、法則, 才能順利地完成作業,減少作業中的錯誤,也可以鞏固知識的目的。 要搞清題目中所給予的條件, 明確題目的要求, 應用所學的知識,
第十四條 注意審題。 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第十五條 態度要認真,推理要嚴謹,養成“言必有據”的習慣。準確運用所學過的定 律、定理、公式。作業之后,認真檢查驗算,避免不應有的錯誤的發生。
第十六條 作業要獨立完成。要經過自己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自 己對知識的消化、理解,才能增強自己的刻苦鉆研的精神,才能培養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 也能檢驗自己掌握的概念是否準確, 在知識上是否有漏洞, 從而克服自己學習上的薄弱環節, 使自己有一個比較扎實的知識基礎。 作業經老師批改后, 要認真看一遍, 對于作業中出現的錯題,
第十七條 認真更正錯誤。 要認真更正。題目出錯的地方,正是暴露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的弱點所在。經過更正,就可以 及時彌補自己知識上的缺陷。
第十八條 作業要規范,解題時,不要輕易落筆,要在深思熟慮后,一次寫成,切忌寫 了改,改了又擦,使作業上涂改過多。書寫要工整,解題步驟既要簡明、條理,又要完整無 缺。作業時各學科都有各自的格式。要按照各學科的作業規范去做。
第十九條 作業要保存好,要定期的將作業分門別類的保存起來,到復習時,可隨手拿 來參考。
第四章 復 習 復習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復習的主要任務是在復習過程中達到對知識的深入 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的過程中,提高運用的技能技巧,進而在運用的過程中,使知識 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并且通過歸納、整理達到系統化,使知識真正被消化吸收,成為自己 知識鏈條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從而達到開闊的,擴展知識領域,總結掌握學習規律,為進 一步向新知識高峰攀登創造條件。要做到: 并且要同時復習頭一天學習和復習過的內容, 使新舊
第二十條 當天的功課當天復習, 知識聯系起來。對講課的主要內容應全面復習,并抓住重點和關鍵,聽課中存在的疑難問題 應認真解決。對重點內容要熟讀牢記,對基本概念、定律能準確闡述,并能準確掌握它的意 義,對基本公式會自行推導,曉得它的來龍去脈,同時要搞清楚知識前后之間的聯系,弄清 知識規律。 在課程進行完了一個單元以后, 要把全單元的知識要點進行一
第二十一條 單元復習, 次復習,重點領會各知識要點之間的聯系。使知識系統化、結構化,以便加深理解,掌握運 用知識的規律, 系統提高。 有些要記憶的知識, 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記憶, 切忌死記硬背。
第二十二條 期中復習。期中考試前,要把上半期學過的內容進行一次復習,全面掌握 所學過的內容,并弄清各單元知識之間的聯系。
第二十三條 期末復習。期末考試前,要對全學期所學過的知識進行一次全面復習。對 知識應達到: “透徹理解,牢固掌握,靈活運用” 。
第二十四條 假期復習。每年寒假、暑假期間,除完成各科作業外,要把以前學過的內 容進行一次全面的復習,防止邊學邊忘,造成高三總復習時負擔過重的現象。
第二十五條 在達到上面要求的基礎上,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可在老師指導下,適當閱 讀一些課外參考書,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第五章 考 試 考試是學習過程中重要的一環。通過考試可以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以便總結經驗教 訓,改進學習方法,為以后的學習明確努力方向,對學習起到促進作用。要做到:
第二十六條 正確對待考試。考試是對自己學習效果的一種檢查方法。考得好,促使自 己進一步努力學習。考得不好。促使自己認真分析原因,找出自己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及時 進行調整,改變現狀。
第二十七條 做好考前的準備工作。 考試前要對所學各門功課進行全面的、認真的復習。這是取得優異成績的基礎。 考前和考試期間要注意勞逸結合, 保證充足的睡眠和充分的休息, 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健 康的身體,這是取得優異成績的條件。
第二十八條 答卷應注意的問題 認真審題,拿到試卷后,對每一個題目要認真閱讀,看清題目的要求,找出已知的條件 和要求的結論,然后動筆答題。 想不起來,先放一放。在答卷過程中,如果遇到有的公式、定律等一時想不起來可把此 題先放一放,去解答別的題目。有時遺忘的問題會突然“再現”出來。這時再去解答遺留的 問題。 仔細檢查,更正錯誤。試卷答完以后,如果還有時間,就要抓緊時間進行檢查,要先檢 查容易的,省時間的,而且自己沒有把握的題目,后檢查難的、費時間的、錯誤低的,把握 大的題目上,卷面要整潔,書定要工整,解題步驟要完整。
第二十九條 考后分析。每個同學拿到老師批閱的試卷后,不僅要看成績,而且要對試 題逐一進行分析。 首先要把錯題改正過來,把錯處鮮明地標出來,引起自己的注意,以便復習時查時。然 后分析進行分類統計。要看看因審題、運算、概念、原理、思路、馬虎等錯誤,各扣了多少 分,經過認真分析統計,找到自己在學習上存在的主要問題。 對于做對了的題目也要進行分析, 檢查一下自己對題目的表達論證是否嚴密、 解題方法 是否簡便。
第三十條 各科試卷要分類保存、以便復習時參考。
第三十一條 嚴防作弊。考試作弊是一種投機取巧、弄虛作假、自欺欺人的不良行為, 協同另人作弊同樣是違犯考試紀律的。在任何規模的考試中、作弊或協同別人作弊、都要受 到嚴厲的紀律處分。
第六章 課外學習 課外學習是課內學習的補充和發展,二者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整體。在搞好課內學 習的同時,適當參加一些課外學習活動,可以開闊自己的知識領域,發展個人的興趣、愛好 和特長。要做到: 選擇一些有利于加強基礎知
第三十二條 每個同學可根據自己對各門功課的學習情況, 識學習,有利于彌補自己學習弱點的參考書進行學習。 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選擇一些有關學科的課外讀物進行學習。 課外閱讀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量力而行,要做到少而精,且忌好高騖遠,貪多求全。
第三十三條 對于學有余力的同學,可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選修課、科技小組、科技講 座和其他社團活動。 第七章 實驗課 實驗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及擴大短程領域;培養 實驗操作的技能技巧; 培養觀察能力, 判斷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培養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 要做到:
第三十四條 實驗前要做好預習,明確目的要求、實驗原理及其方法步驟。
第三十五條 注意熟悉實驗儀器的名稱、功能和操作方法。
第三十六條 實驗要自己動手,親自操作。仔細觀察現象,認真測定數據,做好記錄, 分析誤差的原因。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愛護儀器,注意安全。
第三十七條 實驗完后,認真地、實事求是地寫好實驗報告。 第八章 體育課 體育課的目的是:增強體質,促進身心發展,使自己在品德、智力、體質幾方面得到全 面發展。要做到:
第三十八條 上體育課時,要嚴格按照學校的要求著裝。
第三十九條 注意聽老師講解,注意觀察老師的示范動作。掌握動作的要領。
第四十條 認真練習,既要大膽,又要細心,勇于克服難點,注意安全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