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國》漢水漢中
簡介:漢江,發源于秦嶺、巴山的環抱中。漢江上游流經的區域,孕育出富足的漢中盆地,陜西省漢中市便位于此。億萬年來,復雜的自然變遷,打造出壯麗的山川江河。秦巴山地、漢中盆地,地貌千變萬化,自然資源豐富。數千年來,人類在這片區域,書寫出無數令人感懷的詩篇。
立即觀看劇集列表
《地理中國》 20160720 漢水漢中 第三集 爭·融《地理中國》 20160719 漢水漢中 第二集 山·魂《地理中國》 20160718 漢水漢中 第一集 源·流《地理中國》 20160721 漢水漢中 第四集 通·途《地理中國》 20160722 漢水漢中 第五集 地·靈《地理中國》 20160723 漢水漢中 第六集 人·杰分集劇情
觀看 《地理中國》 20160720 漢水漢中 第三集 爭·融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本集將沿著歷史的脈絡,以自然地理為依托,依次講述東周武丁開道,秦末劉邦建業、三國鼎立標志事件——定軍山之戰等重大戰事的來龍去脈,并標注這些戰事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的重要意義。(《地理中國》 20160720 漢水漢中 第三集 爭·融)
觀看 《地理中國》 20160719 漢水漢中 第二集 山·魂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漢中盆地,北依秦嶺,南屏巴山。眾山的護佑,漢江的潤澤,讓沃野安詳而富足。不過,這片山川卻有著非凡的自然身世。從遠古伊始,它的變遷,深刻地影響著中華大地的氣候和人類活動。然而近年來,在這片寂靜的山川深處,人們發現了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已經探明的油氣儲量達到了兩千多億立方米,在中國乃至亞洲都位居前列。眾所周知,石油、天然氣是在遠古的海洋中孕育而成的。這一發現證明了這里曾經是一望無際的浩瀚海洋。那么遠古的海洋,經歷了怎樣的變遷,演化成今日連綿起伏的巴山呢?本期節目帶您走進巴山腹地。(《地理中國》 20160719 漢水漢中 第二集 山·魂)
觀看 《地理中國》 20160718 漢水漢中 第一集 源·流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漢江發源于秦嶺巴山深處,是長江最長的支流。幾千年前,漢中先民操著簡陋的工具,劈山、導流、排洪,揭開祖先治水的篇章。漢江上游區域是漢中盆地,在中國歷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四千年前,漢中盆地的青銅冶煉技術和鑄造工藝已相當成熟。于是富饒的漢中盆地開始承載了溝通東西、連接南北的使命。 (《地理中國》 20160718 漢水漢中 第一集 源·流)
觀看 《地理中國》 20160721 漢水漢中 第四集 通·途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自春秋伊始,直到秦漢時期,漢中一地戰火不斷。軍事征戰和貿易的往來,促進了西北、中原、巴蜀、荊楚幾大區域民族、文化的融合,也加速了各地經濟的繁榮。從西漢至唐中期的數百年中,漢中盆地,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這與秦巴山地崇山間道路及交通設施的構建有著重要關系。本期節目,將重點圍繞褒斜道和儻駱道這兩條古代重要“官道“修筑過程進行考察和研究,展現古代筑路史的輝煌成就,揭示先民們在崇山峻嶺間開鑿道路的智慧和艱辛,探求地理環境與人類文明演進間的內在關聯。(《地理中國》 20160721 漢水漢中 第四集 通·途)
觀看 《地理中國》 20160722 漢水漢中 第五集 地·靈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秦巴山地,漢江平原,自然環境復雜。地理與氣候交相作用,形成眾多世間罕見的自然奇觀。一個世紀以來,秦巴山地一直被譽為濕帶、亞熱帶自然物種基因庫,自然地理地貌的大觀園。攝制組成員將頂風冒雪,跟隨專家登上秦嶺漢中區域最高峰——海拔3000米的昏人坪,在這座秦嶺的巨人頭頂,專家將揭示出這片群山,與無數珍奇物種密集分布的現象背后鮮為人知的自然誘因。(《地理中國》 20160722 漢水漢中 第五集 地·靈)
觀看 《地理中國》 20160723 漢水漢中 第六集 人·杰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劉邦在漢中奠定基業,最終統一天下,建立大漢王朝。千百年來,漢中這塊土地上無數英豪賢達之士,懷揣著家國理想,矢志不渝地奮發進取,他們為中華文明的演進書寫了一頁頁令人感懷的篇章。發明紙張的蔡倫,打通西域,建立絲綢之路的張騫以及嫉惡如仇的東漢名臣李固,這三位杰出的漢朝人,是中華美德情操的踐行者。 (《地理中國》 20160723 漢水漢中 第六集 人·杰)
桃源釣翁編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