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廈門南普陀寺
8-4. 南普陀寺寺外名勝古跡
太虛大師紀念塔(萬壽塔)、五老峰、石刻、千佛洞
2020 年10 月 15 日 智慧的源泉
【太虛大師紀念塔(萬壽塔)】
廈門南普陀寺正門兩側立著兩座石塔,名為萬壽塔。萬壽塔高11層,富有南亞佛教建筑的風格。南普陀寺外的這兩座11層高的萬壽塔,是由信士捐建的,萬壽塔前有個蓮花池,夏日荷花盛開時,藍天,白塔,綠葉,花海,定能展現出一個分外清靜高潔的佛門凈地。
【太虛亭】
【五老峰】
五老峰位于南普陀寺后面五個山頭,崢嶸凌空,時有白云繚繞,云下叢林蔥郁,隱約如垂長須,遠遠望去,好像是五位須發皆白、歷盡人間滄桑的老人,翹首遙望茫茫大海。這就是廈門八大景之一"五老凌霄"勝景。五老峰,海拔184.8m,一般登頂需一個小時。
若從藏經閣后面登階,山坡上鐫刻著"五老峰"三字,迎面巨石上刻著特的"佛"字,高4米多,寬3米多,筆劃豐滿有力,粗獷豪放,似乎大筆一揮而就。這就是清光緒年間(1905年)振慧和尚所書。它吸引了許多善男信女來此燒香磕頭。
在"佛"字左側,有景峰和和尚與喜參和尚墓塔。西側穿過石徑有轉逢和尚墓塔,塔下有普照寺遺址,早先普照寺以洞為室,洞壁上有"飛泉"二字,洞外有"息心臂"四字。五老峰半山上,有一個兜率陀院,是轉逢和尚任南普陀寺都監時建的,太虛法師任該寺住持,在此講"慈崇三要",也是寺中退休和尚與高僧大德靜養處。大醒法師為紀念太虛法師,在這里成立慈崇學會,近旁建太虛大師塔和紀念亭。半山腰除了兜率陀院外,還有須摩提國、阿蘭若處等亭臺樓閣。
五老峰山上,遍是相思樹,也稱"臺灣相思",由于相思樹來自臺灣,至今大陸和臺灣的骨肉同胞對相思樹都有特殊的感情。全國政協副主席胡子昂先生題贈南普陀寺字幅:"觀賞南普陀,緬懷日月潭",表達了全國人民希望臺灣早日回歸祖國,海峽兩岸統一的愿望。
千佛崖
南普陀寺石刻
五老凌霄
【普照寺】
乾隆五十三年的御制平臺記功碑
太虛大師海天瓊閣
太虛大師
太虛大師的舍利塔
弘一大師
圓通—景峰和尚與喜參和尚塔
七星佛塔
【兜率陀院】
飲知泉
金盧亭
【五老峰石刻】
《御制福康安奏報生擒莊大田紀事語》碑文
【千佛洞】- 在普照寺后,又稱千佛崖
未完待續 ..........
上一篇:8-3. 南普陀寺佛事與文化
下一篇:9-1. 廬山東林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