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的循行路線是起于會陰,繞陰器,過少腹,布兩脅,去乳中,夾咽喉,抵舌本,連目系,上接巔頂。由于肝失疏泄,三焦不利,已經形成了痰。這些痰就會循經而上,肝氣主升,最后就會走到我們咽喉部,停在這里。這是無形的痰停在這里,中醫里面有一句話叫:有形的為氣聚,氣聚在一塊就是有形的,有形的東西散了,那就叫無形的氣。
如水倒在鍋里這是有形的水,當我們加熱以后,變成了氣跑了,有形的東西散了,就叫氣。如果我們把這散了氣回聚回來,就是有形的水。所以,水可以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也可以變成水。所以,氣聚乃成形,形散則為氣。
所以,這里形成的痰是無形的痰,既然是無形的就叫氣,這個無形的痰在咽喉部,因此,咽喉部會感覺到難受,總是覺得咽喉部有東西,象核一樣大小,我們把他叫梅核氣。這個梅核氣咳是咳不出來,咽是咽不下去,看是看不見的東西,所以,梅核氣就是一個無形的痰。
如果患者常常感覺到咽喉部有異物感,吞之不下,咳之不出,但是,總是感覺到難受,我們把這個現象叫做梅核氣。梅核氣常常和人的情緒有關系,有的人還把梅核氣當成是慢性咽炎。其實,梅核氣和慢性咽炎,這兩個疾病是不一樣的。
但是,梅核氣和慢性咽炎都有一個共同的表現,都是感覺到咽喉問有東西。所以,還常常會有一個短促的咳嗽聲,就是經常想咳一下,但是,咳了半天還是沒有東西。所以,梅核氣和慢性咽炎特別容易混淆。
慢性咽炎的病位在肺,梅核氣的病位在肝。慢性咽炎的病因,第一個是說話說得太多,用嗓子過度,第二個就是抽煙抽得太多,第三個就是經常用異物來刺激。而梅核氣的病因與情緒有關,肝氣郁結。從發病的機理來講,慢性咽炎由于經常說話,是話嘮,經常說話,咽部的水就會少,咽部就發干,中醫叫津液不足,那么,慢性咽炎的病機是肺津虧虛。而梅核氣與情緒有關,常常使自己的情緒不好,肝氣郁結,三焦不利,聚濕成痰,梅核氣的病機是肝氣郁結。
慢性咽炎與梅核氣的癥狀也不一樣,由于慢性咽炎是說話太多,用嗓子太過,肺是唯一一個直接與外界連系的臟器,所以,用嗓子太過,造成了肺陰虧虛了,慢性咽炎不僅僅是咽喉部發干發癢,還有咽喉部覺得有異物感,而且經常會出現短促的咳嗽聲,有的會出現輕微的疼痛或者有灼熱般的疼痛。而梅核氣只是感覺到咽喉部有異物感,咳不出來,咽不下去,沒有發干發癢疼痛的感覺。
由于慢性咽炎和梅核氣病因病機不同,表現出來的癥狀不同,所以,從治療方面來講也不同。慢性咽炎的治療方法是滋陰潤肺,而梅核氣的治療方法是疏肝解郁,理氣化痰。
肝失疏泄而導致了無形的痰集聚咽喉,而出現了梅核氣。如果說三焦通道不利,再嚴重了,還可以見到有形之痰。當肝氣郁結嚴重了,就會在腹腔當中形成大量的水液停聚,這就是中醫所說的臌脹,腹大如臌,脹得很厲害,象鼓一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腹水,也叫肝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