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第六章:職場處事法寶(共八項)
第一效應:離抱怨遠一點
有些人心胸不夠寬廣,對一些事情總是放不開,喜歡怨天尤人。如果你總和這樣的人在一起的話,那么久而久之自己也會變成一個愛抱怨的人。
身在職場就應該懂得職場內部的一些規則。不要把自己糟糕的形象暴露在同事面前,這樣只會讓他們覺得你很無能。怨天尤人一點好處也沒有。要把自己消極的情緒鎖起來,永遠呈現出積極陽光、精明能干的一面,這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領導的器重,使工作順利開展。無論是老板還是同事,與你合作是希望你來解決問題的,而不是聽你抱怨。做好工作是你的本職,抱怨只能讓人討厭,如果你不能認識到這一點,那么你就離“死期”不遠了。
第二效應:要學會與領導互動
有反饋才有動力,有反饋才能發現問題,有反饋才能進步,有反饋才能加深了解。對領導布置的任務要及時的給予反饋,更要主動地進行反饋,這樣領導才會及時的知道你的工作進度和工作能力,對你產生信任和給予支持。所以,平時要養成主動向領導匯報工作和領導互動的習慣。在工作中一定要表現的主動一些,主動一些不會吃虧。而過于被動才會使自己陷入更被動的局面。你有困難時不說,自己扛著,到最后仍然完不成任務,自己累得夠嗆,還給公司造成了損失,這個時候領導會把責任都歸咎到你的沉默態度上,你的委屈也無處訴苦。所以有什么事情就及時與領導溝通,這樣你的工作會進展的更順利,與領導的關系也會更親密,有問題也找不到你頭上,何樂不為呢?
第三效應:面對困難,勇于挑戰
當領導分配下來難以完成的任務時,他的要求看起來很高,可心理預期值并不高,這樣的任務其實才是責任風險很小的任務。你若是接受這個任務,已經讓領導對你產生好感,認為你是有膽量的人;而如果你只知道一味退縮,那么領導和同事都會覺得你是個懦夫,不敢擔當的人。在職場上要想比別人職位高,比別人升的快,就得敢于挑戰別人不敢挑戰的“燙手山芋”,狹路相逢勇者勝,這是更古不變的真理。所以當領導分配下來看似無法完成的任務時,你要敢于接受,但說話時也應注意分寸,不要說得過于肯定,要這樣說:“這個工作對我來說有點難度,不過我會盡全力的”,這樣即使你不能完成,領導也不好說什么。但任務執行的過程中,一旦發現自己目前的能力實在是無法完成,就要及時與領導溝通讓領導知道你的情況,以便調整工作要求或更改執行方案,這樣既不影響工作進度也不會給公司造成損失,而且也能鍛煉自己的工作能力。
第四定律:新人起步,且勿過早露鋒芒
眾所周知,蘑菇長在陰暗的角落得不到陽光也沒有肥料,自生自滅,只有長到足夠高的時候才開始被人關注。這種經歷對于成長中的職場年輕人來說就像“蛹”,是化蝶前必須經歷的一步,只有承受這些磨難,才能成為展翅的蝴蝶。初涉職場的新人,不僅要承受做蘑菇階段的歷練,還要注意不能過早地鋒芒畢露。職場有職場的游戲規則,你如果想在職場上有所作為,就要先適應這里的游戲規則,等實力壯大與豐滿之后再通過你的能力來制定新的游戲規則,否則你一定會碰得頭破血流,留下“壯志未酬身先死“的怨嘆。中國有一個成語叫“大智若愚”行走職場,必要的時候你一定要學會做一個愚人,以保全自己,這往往能讓你以不變應萬變。
第五定律:點亮心中的自信明燈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挫折襲來,有的人始終不能產生足夠的自信心,從而一蹶不振;有的人卻能在焦慮和絕望后迅速產生強大的自信。從而拼勁十足的完成目標。
其實產生這種差異并不完全是由先天因素決定的,往往是因為前者平時不注重自信心的樹立,而后者卻懂得經過長期的自我訓練,增強自信心。無論從事什么職業,自信都能給人以勇氣,使你敢于鋌戰勝工作中的一切困難。在工作中誰都愿意自己出類拔萃,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挑戰人生,要挑戰就必須以充滿自信為前提,如果我們連自信心都沒有,還能做好什么事情呢?
既然自信心如此重要,那么,我們該怎樣才能樹立自信心呢?首先在平時工作中要不斷地學習,并提升自己。其次,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毅力,有些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需要我們持之以恒的努力。
最后不要總想著自己的缺點,要時刻告訴自己,我是最棒的,我是最優秀的,每個人都有缺點,完美無缺的人是不存在的,對自身的缺點不要念念不忘。要知道別人往往并不那么在意你的缺點,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最優秀的。
第六法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一個人如果喪失了憂患意識。那么就會像被水煮的青蛙一樣,在麻木中死亡。所以在從初涉職場到工作干練的漸變過程中,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感知。對新變化作出快速的反應,不要貪圖享受安于現狀,否則當你意識到環境已經使自己不得不有所行動的時候,也許會發現自己早已錯過了行動的最佳時機,等待你的只是悲哀、遺憾和無法估量的損失。
漫漫職場路我們都希望自己能一帆風順,不希望遇到憂患與危機,但客觀上講憂患與危機,并不是什么可怕的魔鬼?當它們出現在我們面前時,往往能激發潛伏在我們生命深處的某種能力,并促使我們以非凡的意志做成平時不能做的大事。所以,與其在平庸中渾渾噩噩地生活,不如勇敢地承受外界的壓力,過一種更有創造力的生活。
在當今世界上有許多人都把自己的成功歸功于某種障礙,或缺陷帶來的困境。如果沒有障礙或缺陷的刺激,也許他們只能挖掘出自己20%的才能。而正因為有了這種強烈的刺激,他們另外80%的才能才得以發揮。所以,身處今天快節奏、不斷變換的職場,我們要懂得居安思危,要知道危機并不代表滅亡,而恰恰可能是一種契機,我們經由這些危機,往往發現自己真正的價值所在,激發出深藏于心的巨大能量,從而使人生更精彩。
第七效應:學會遵循公司的規則
人民大部分情況下很難親眼看到事情的真相,所以很多事情都會靠著常規思路進行推理,你認為努力工作的人就應該天天加班,而更多的人卻覺得工作量正常還每天加班,那就是為了占用公司的資源,如果你給同事老板留下這樣的印象,那可就慘了慘了。劉記原來的公司經常加班,到了新公司之后延續原來的習慣。同事們就開始議論紛紛:“他是不是為了給自己家省電或者省點網費?可能是為了晚上用公司的電話打私人電話,也有可能是利用公司的資源干私活”。很快,老板也知道了這件事。他的第一直覺也是:這個人到底每天晚上加班到很晚是在搞什么陰謀?是不是為了占用公司資源?通常情況下,在工作量正常的時候依然每天加班到很晚,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些,老板也不例外。不要給老板懷疑你的機會,也不要給同事議論你的可能,要學會遵循所在公司的規則,這樣你的職場生活才會一帆風順。
第八定律:工作中戒驕戒躁
自我評價太低,就會抬不起頭做人;自我評價適中就會積極面對人生,自我評價過高就會四處碰壁。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做人要有長遠眼光,不能被一點小小的成就拌住了前進的腳步,因而導致最后的失敗。
氣怕盛,心怕滿。這是因為氣盛就會氣勢凌人;心滿,就會不求上進。真正成功的人都會極力做到虛懷若谷,謙恭自守。一個人在成功的時候還能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趾高氣揚,那么他往往會取得更大的成功。
當我們開始成功的時候,能夠在成功面前保持平常心態,能夠不因此而自大起來,這實在是我們的幸運。對于每次的成功,我們只能視其為一種新努力的開始,我們要在將來的光榮中生活,而不要在過去的冠冕上生活,否則總有一天會為此付出代價的。
個人總結:
初入職場,要學會適應公司的規則。
踏實學習進步,不要過早露鋒芒。
平時遠離抱怨的人,多親近積極向上的人。
等到一定時期要敢于接受領導安排的任務,過程中要多和領導匯報進展,說明困難,已獲得老板的認可。
做出成績時要戒驕戒躁,繼續努力,不能喪失憂患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