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盤作用是支承、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并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四部分組成。
汽車底盤
寶馬新X5底盤
傳動系簡介
傳動系一般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主減速器、差速器和半軸等組成。
一.傳動系的功用
汽車發動機所發出的動力靠傳動系傳遞到驅動車輪。傳動系具有減速、變速、倒車、中斷動力、輪間差速和軸間差速等功能,與發動機配合工作,能保證汽車在各種工況條件下的正常行駛,并具有良好的動力性和經濟性。
二.傳動系的種類和組成
傳動系可按能量傳遞方式的不同,劃分為機械傳動、液力傳動、液壓傳動、電傳動等。
1、機械式傳動系一般組成及布置示意圖
1-離合器 2-變速器 3-萬向節 4-驅動橋 5-差速器,圖1發動機前置、縱置,后輪驅動的布置示意圖
圖1是傳統的發動機縱向安裝在汽車前部,后橋驅動的4×2汽車布置示意圖。發動機發出的動力經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傳到驅動橋。在驅動橋處,動力經過主減速器、差速器和半軸傳給驅動車輪
圖2發動機前置、縱置,前輪驅動的布置示意圖
發動機前置、縱置,前橋驅動,使得變速器和主減速器連在一起,省掉了它們之間的萬向傳動裝置。
2、典型液力機械傳動示意圖
1-液力變矩器 2-自動器變速器 3-萬向傳動 4-驅動橋 5-主減速器6-傳動軸
圖3 液力機械傳動示意圖
液力傳動(此處單指動液傳動)是利用液體介質在主動元件和從動元件之間循環流動過程中動能的變化來傳遞動力。液力傳動裝置串聯一個有級式機械變速器,這樣的傳動稱為液力機械傳動。
3、靜液式傳動系示意圖
1-離合器 2-油泵 3-控制閥 4-液壓馬達 5-驅動橋 6-油管
圖4靜液式傳動系示意圖
液壓傳動也叫靜液傳動,是通過液體傳動介質靜壓力能的變化來傳遞能量。主要由發動機驅動的油泵、液壓馬達和控制裝置等組成。
4、混合式電動汽車采用的電傳動
1-離合器 2-發電機 3-控制器 4-電動機 5-驅動橋 6-導線
圖5混合式電動汽車采用的電傳動
電傳動是由發動機驅動發電機發電,再由電動機驅動驅動橋或由電動機直接驅動帶有減速器的驅動輪。
三、傳動系的布置型式
機械式傳動系常見布置型式主要與發動機的位置及汽車的驅動型式有關。可分為:
1.前置后驅—FR:即發動機前置、后輪驅動
這是一種傳統的布置型式。國內外的大多數貨車、部分轎車和部分客車都采用這種型式。它是前輪轉向后輪驅動,發動機輸出動力通過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輸送到驅動橋上,在此減速增扭后傳送到后面的左、右半軸上,驅動后輪使汽車運行,前后輪各行其職,轉向與驅動分開,負荷分布比較均勻。
2.后置后驅—RR:即發動機后置、后輪驅動
在大型客車上多采用這種布置型式,少量微型、輕型轎車也采用這種型式。發動機后置,使前軸不易過載,并能更充分地利用車箱面積,還可有效地降低車身地板的高度或充分利用汽車中部地板下的空間安置行李,也有利于減輕發動機的高溫和噪聲對駕駛員的影響。缺點是發動機散熱條件差,行駛中的某些故障不易被駕駛員察覺。遠距離操縱也使操縱機構變得復雜、維修調整不便。但由于優點較為突出,在大型客車上應用越來越多。
3.前置前驅—FF: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
這種型式操縱機構簡單、發動機散熱條件好。但上坡時汽車質量后移,使前驅動輪的附著質量減小,驅動輪易打滑;下坡制動時則由于汽車質量前移,前輪負荷過重,高速時易發生翻車現象。現在大多數轎車采取這種布置型式。
4.越野汽車的傳動系
越野汽車一般為全輪驅動,發動機前置,在變速箱后裝有分動器將動力傳遞到全部車輪上。目前,輕型越野汽車普遍采用4×4驅動型式,中型越野汽車采用4×4或6×6驅動型式;重型越野汽車一般采用6×6或8×8驅動型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