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我們的國家看作一個繁花似錦,芬芳馥郁的大花園,牡丹、玫瑰、月季、蘭花、梅花、桃花、李花、菊花、荷花、郁金香……在園里競相怒放,爭奇斗艷,把花園裝扮得繽紛奪目,那么我國56個民族就是 56種色彩斑斕,香氣四溢的鮮花。漢族、回族、苗族、瑤族、彝族、傣族、白族、水族、蒙古族……數千年來他們以自身的聰敏才智,悠久的歷史,頑強的精神,獨特的文化,瑰麗的藝術為祖國增光添色,把中華大地點綴得姹紫嫣紅,花團錦簇。
正如牡丹不同于玫瑰,康乃馨有異于郁金香一樣,我國每個民族除了勤勞、聰敏、正直、勇敢等共性外,他們還各具個性,致使中華大地分外靚麗,華彩萬丈。
但是,我早些年對記錄少數民族文化的意識不強,例如東三省我先后去過六次,見過無數達斡爾族、朝鮮族、滿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赫哲族和钖伯族等,并多次去過少數民族比較密集的甘肅、陜西、四川等省,結識了一些少數民族朋友,但由于他們穿著漢裝,說一口道地的普通話,于是忽略了留影。 Lost chance is never found again(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今天只能留下大大的遺憾了。
本篇涉及我國30余個民族,按族名的漢語拼音順序安排。我堅守初衷,一概只用自己拍攝的照片,寫自己頭腦中流岀的文字,盡管粗鄙,好歹是原創。
愿56個民族繁榮昌盛,團結一致,把我們遼闊的土地澆筑得更加璀璨輝煌。
白族一一攝于2006年8月20日云南大理美登大酒店。中午酒店老總陪我游覽洱海后回酒店,在自助餐廳發現此穿著白族民族服裝的女孩在準備午餐。她模樣秀麗,舉止端莊,形象特別可愛文雅。
白族——攝于1996年9月26日云南大理洱海游船上。我應邀前往云南大學講課,邀請方課后陪同去大理,游覽蒼山洱海三塔等名勝。游船上享受白族人的三道茶,中間穿插白族姑娘表演婀娜多姿的傳統舞蹈。
白族一一攝于2006年8月20日云南大理洱海畔。10年前我游過洱海,因此這次只想坐在汽車里沿洱海四周兜上一大圈。酒店馬總關照司機車速盡可能慢,便于我仔細觀察當地的民俗民風。來到一處見兩位擺攤老嫗,馬總告訴我她們也是白族人,我怎么都不相信。天哪,她們年輕時穿上風花雪月服飾應該也很養眼的吧?
布朗族一一攝于1996年9月24日云南西雙版納民族風情園。布朗族有染齒的風俗,但我在西雙版納以及10年后在昆明民族村內遇到的布朗男女沒有一個把齒染黒的。看來風俗也是與時俱進的。
布朗族一一攝于2006年8月29日云南昆明民族村布朗族村寨。一位美麗文靜的姑娘聚精會神于手中的繡活。屋里四面壁上擺滿手工剌繡的大小掛件,藝術感十足。:
布衣族一一攝于1993年8月27日貴州荔波。中國旅游報刊主編成立大會在貴陽召開,隨后部分代表在荔波旅游局長陪同下游覽了大小七孔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區。在我們的要求下,局長帶我們訪問一個交通極為偏僻的布衣族村寨。這天正好是趕集的日子,恰遇這位布衣族漢子。
傣族一一攝于1996年9月24日云南西雙版納橄欖埧潑水村。潑水活動前有一場傣族舞蹈表演。頎長苗條的傣族姑娘為大家表演傘舞。雖動作不夠整齊,音響效果也較差,但演員們柔軟的身姿和優雅的造型還是贏得觀眾好評。
傣族一一攝于1996年9月24日云南西雙版納橄欖埧。這里是傣民集居地,這位傣族婦女設攤岀售自制的食品,態度周到,邊吆喝邊翻動炊具。我怕辣不敢嘗試,但同行者吃了交口稱贊。
德昂族一一攝于2006年8月29日云南昆明民族村德昂族村寨。一對英俊靚麗,穿戴講究的男女青年站在村寨入口處用音樂和微笑迎接每一位前來參觀的賓客。
德昂族一一攝于2006年8月29日云南昆明民族村德昂族村寨。這是村寨一角的景致,色彩斑斕的涼亭外有兩位德昂族男女。據說過去未婚德昂族姑娘剃光頭,但如今此風俗改了,現在也愛留長發,不過橫紋筒裙還是她們最愛。瞧,這位含情脈脈的德昂姑娘多么嬌羞可人!
侗族一一攝于1994年10月20日廣西柳州大龍潭侗寨。柳州市旅游局潘局長推薦我去大龍潭侗寨觀光。果然不錯,我領略了原汁原味的侗族風情。游客不僅可觀賞演出,還有一些互動式的項目,氣氛十分熱烈。
獨龍族一一攝于2000年10月27日云南昆明怒江大峽谷酒店。怒江周圍聚居著多種民族,為此昆明的怒江大峽谷酒店招收了多名各族員工,既是服務員又是歌舞演員。這位獨龍族姑娘長得豐姿冶人,她負責向賓客敬酒,對重要客人更是同飲交杯酒。
哈尼族、苗族與白族一一攝于2006年8月29日云南昆明民族村哈尼族村寨。從左至右分別是哈尼、苗和白族姑娘。她們的前面是一只放著幾根煮熟玉米的大籃子。穿著絢麗盛裝的她們毋需吆喝,站在那兒便是最誘人的廣告。
哈尼族一一攝于2006年8月29日云南昆明民族村哈尼族村寨。我抵達時一場互動的竹竿舞正在進行之中。同哈尼族人相比,游客顯得笨拙得多了。
哈薩克族一一攝于2005年8月27日新疆伊犁烏蘇。我在新疆旅游最后一個城市是伊犁,從烏魯木齊包了一輛車大清早岀發一路西行。下午兩時多到達烏蘇,那里聚集著許多哈薩克族民。我匆匆扒了兩口飯后便在周邊尋找攝影目標,忽然發現不遠處這對小餐館的老板和老板娘,正朝我親切微笑。
漢族一一攝于2012年9月25日福建龍巖永定土樓。這位蓄著長須的漢族老漢無疑是位攝影迷,我上前招呼,他回應我時似乎帶山東口音。
漢族一一攝于2018年4月11日江蘇南通博物苑的大草坪。一位60岀頭的女子在眾人圍觀下打了一整套拳。但見她拳姿優雅,全身動作協調,四肢靈活,表情豐富,猶如一個10多歲的中學生。我看得岀神,結束后連連夸贊她老當益壯。
回族一一攝于2013年9月6日寧夏銀川鎮北堡影視城一家餐館內。回族女子愛戴頭巾,男子戴無沿小圓帽。這家餐館內三位老人圍著八仙桌團團坐,一壺茶,一瓶水,優哉游哉,海闊天空,心無牽掛,頤養天年。
回族一一攝于2005年8月31日新疆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內。新疆人稱商場為大巴扎,內中可見各種民族的鋪主和顧客。這位留著長須的回族老人正在整理攤中雜貨。
基諾族一一攝于2006年8月29日云南昆明民族村基諾族村寨。全國基諾族民2.6萬人,是我國人口最少的民族。基諾族男性到十五六歲便要舉行成年儀式。他們崇拜太陽。男子喜歡穿腳管寬大帶彩色橫條的褲子,上身穿自織的土布對襟衫。
基諾族一一攝于2006年8月29日云南昆明民族村基諾族村寨。一對基諾族金童玉女在寨內設立射擊游戲攤。這位漂亮的基諾姑娘頭上戴的是尖頭披肩帽,身穿本族人稱之為"彩虹衣"的對襟小掛,羞澀的神態盡顯基諾姑娘的溫潤柔順。
景頗族一一攝于2006年8月29日云南昆明民族村景頗族村寨。趕至景頗村寨時正逢演出。一名男孩帶領若干女孩為我們表演景頗族有代表性的祭祀活動。男孩手持一把長刀,女孩全都穿著紅色的筒裙,動作還算整齊。據說該節目名叫目瑙縱歌,不知何意。
柯爾克孜族一一攝于2005年8月18日新疆喀什阿依拉尼什雪山腳下。一家柯爾克孜族祖孫三代生活在這里。我的朋友在帳篷外的地毯上向老人和孩子顯示數碼相機內的照片,看得老人瞇花眼笑,小孫女驚訝萬分。
柯爾克孜族一一攝于2005年8月18日新疆喀什奧依塔克森林公園。這對柯爾克孜族青年夫婦為我們宰殺了一頭黑羊,洗凈后再為我們在一個大筒內煮熟。味道鮮美無比,才120元。
拉祜族一一攝于2006年8月29日云南昆明民族村拉祜族村寨。一位五官端正的拉祜族男孩一身民族服裝,懷里一把吉他。他邊輕唱邊彈琴,自娛自樂。沒想到大山里的拉祜族青年會撥弄時髦的西式樂器。
拉祜族一一攝于2006年8月29日云南昆明民族村拉祜族村寨。這個竹屋內琳瑯滿目的各種手工制作的玩具、樂器、面具、生活用品掛滿四壁。當我夸贊工藝高超時,兩位文靜的女孩紅著臉,似乎有點害臊。
傈僳族一一攝于1996年9月26日云南西雙版納民族風情園。傈僳族姑娘不但貌美,而且雍容文雅,同客人合影時主動拉開裙邊,更顯迷人風韻。
傈僳族和水族一一攝于1993年8月23日貴州荔波龜背山。右一是荔波年輕的旅游局長,傈僳族,左一是導游,水族。一張合影三個民族,顯示民族團結友好。
苗族一一攝于2014年5月22日湖南張家界金鞭溪。穿著盛裝,戴著高高的銀花冠的苗族姑娘在金鞭溪可以見到很多。她們長相大多清麗脫俗,模樣楚楚動人,打扮艷若桃李,舉止儀態萬方,她們無疑是金鞭溪一道別樣的景致。
苗族一一攝于1994年10月22日廣西柳州融水苗寨。苗族有拉耳朵敬酒的風俗。圖中那位男子被姑娘拉住耳朵感到莫名其妙,過后才明白過來,引起滿堂大笑。
蒙古族一一攝于2013年9月7日內蒙古希拉穆仁草原一蒙古包內。生活在草原上的人身高馬大,魁梧雄壯,連女同胞都彪悍威武,不輸男性。
蒙古族一一攝于2013年9月7日內蒙古希拉穆仁草原一餐廳內。女服務員穿著色彩鮮艷的裙子,給她們英武勇健的形象平添了幾分女性的嫵媚。
蒙古族一一攝于2013年9月9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中心格勒日餐館。一位蒙族男孩躲在角落里一塊布幔的后面,懷揣馬頭琴,準備為用餐客人演奏助興。
納西族一一攝于2000年10月22日云南麗江東巴神園。位于著名景區玉龍雪山的東巴神園意在展示納西人敬畏自然的傳統文化。圖中男子是納西族中的智者。
普米族、怒族、傈僳族和獨龍族一一攝于2000年10月27日云南昆明怒江大峽谷酒店的餐廳內。這四位漂亮的姑娘分別是普米族、怒族、傈僳族和獨龍族,她們每天穿著本民族的服裝向賓客展示怒江地區的民族文化。
畬族一一攝于2018年6月18日浙江麗水東西巖。在麗水玩了三整天后沒有看到畬民的影蹤,再三問詢后知道離酒店較遠的東西巖尚保留一些畬族文化。果不其然,我在半山的亭子里發現這位畬族中年婦女,是景區的保潔員,此時正小憇片刻玩著手機。
土家族一一攝于2014年5月23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芙蓉鎮。抬轎的兩位土家族英俊小伙子走在人群中非常搶眼,這樣的轎夫為你服務太幸福啦!
土家族一一攝于2014年5月24日湖南張家界鳳凰古城。在古城的一個犄角旮旯看到這位穿著土家族服裝的老嫗。她自強不息的精神令人欽佩。
佤族一一攝于2006年8月29日云南昆明民族村佤族村寨。佤寨入口處一位上穿黑色對襟掛衫下穿紅色長裙的佤族姑娘循規蹈矩地站在一張大鼓前,顯得十分穩健莊重但又不失熱情,她看到客人到來便擊鼓以示歡迎。
維吾爾族一一2005年8月19日新疆喀什一民居內。我應邀在喀什一維吾爾族民家中歡度一日。這位當地原住民為客人示范手抓飯,我看了,但不習慣,最后還是用筷子完事,辜負了主人一片盛情。
維吾爾族一一攝于2005年8月24日新疆吐魯番葡萄溝。這里有個旅游項目:由穿著五光十色維吾爾族服飾的如花似玉的美女提供有償陪照。看來業務情況較差,幾位光鮮亮麗美女只能打鬧取樂以打發待客上門的乏味時光。
烏玆別克族一一攝于2005年8月25日新疆阿勒泰。在一片廣袤的大草原上這兩個五六歲大小的男孩,似乎正在進行友好交談。周圍一位當地人說,他們是烏茲別克族孩子。果然,我用普通話問話他們只會撓頭瞪大眼睛,然而他們說話我同樣不知所云。
瑤族一一攝于1996年9月24日云南西雙版納民族風情園。瑤寨屋里站著一位頗時尚的姑娘,留著大城市姑娘流行的直發,腳穿半高跟皮鞋,不過上身穿的仍是瑤族女孩傳統的服裝,正在巧笑嫣然迎接進寨的賓客。
瑤族一一攝于1993年8月23日貴州荔波三蒙鎮瑤寨。荔波旅游局長應我們的要求帶領我們走訪正在趕集的三蒙鎮瑤寨。我走進好幾家瑤民的屋子,同一些瑤民親切交談,獲得不少關于他們生活狀況的信息。這位姑娘的裙子是很典型的瑤族女性服裝。
彝族一一攝于2006年8月16日云南大理巍山古南詔國遺址。在巍山我不僅目睹了金庸筆下的南詔遺風,而且邂逅了許多彝民,看到許多他處很難看到的彝族民俗民風。這位大個子彝民抽的煙槍大開我等眼界。
彝族一一攝于2006年8月26日云南大理。兩位酒店經理陪我在大理市中心外的一條大街上信步觀光。適遇三位穿紅戴綠的彝族婦女,她們的服裝艷麗耀眼,我有點目瞪口呆,陪同我的兩位卻習以為常。
彝族一一攝于1996年9月27日云南昆明路南石林。這天是中秋節,邀請方安排我們去石林游覽,晚上舉辦中秋篝火晚會。在銀白色的月光下彝族男女用熱烈奔放的舞蹈陪伴我們度過了一個令人難忘的中秋之夜。
藏族一一攝于1996年7月20日四川成都西藏飯店。成都西藏飯店的員工多半是藏族人,他們能歌善舞,脫下工作服換上藏服便是演員。餐廳前方是個大舞臺,我們坐在餐桌前便能欣賞他們的精彩演出。
藏族一一攝于2006年10月22日云南麗江云杉坪。下午3點我悄悄走岀我講課的麗特酒店坐上一輛出租車直奔50公里外的云杉坪。司機幫我找了一個女導游,是藏族人。她牽來一匹馬,讓我騎上,她步行陪我上云杉坪。一路她指揮馬匹,熱情講解,間或還主動為我拍照。服務極佳,攝影技術也不錯。上下山一個多小時收費才61元。
壯族一一攝于1996年9月24日云南西雙版納民族風情園。這位壯族姑娘性格豪爽,十分大方,一位男遊客告訴她頭上插的花快要掉下,并愿意幫忙重插。姑娘毫無忸怩作態,欣然同意,盡情享受別人的"慇懃"。
壯族一一攝于2006年8月13日云南昆明新世界美食城。那天應昆明酒店界幾位朋友之邀去負有盛名的美食城品嘗云南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席間有壯族演員表演。最后,演員到每張餐桌前用唱山歌的形式敬酒,整個餐廳立刻被歡慶熱鬧的氣氛所籠罩。
謝謝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