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宣帝劉詢即位之后不久便開始為“巫蠱之亂”平反,說是平反,實際上漢宣帝搞得非常低調,他并沒有從國家層面高調為“巫蠱之亂”平反,而是選擇了一種親情層面的低調處理方式——恢復自己祖父劉據的皇太子身份并予以追謚。很多人要說了,漢宣帝已經是皇帝了,他為何不給自己的祖父追尊一個皇帝名分,而且給的謚號“戾”還是一個惡謚!并不是漢宣帝不想,而是不得已……
劉據是因為謀逆而被處死,雖然有冤枉的成分在里面,但是他起兵造反是不可爭得事實,所以在以“以孝治天下”為基本準則的漢朝,劉詢如果追尊自己的祖父為皇,就會喪失自己繼位的合法性。
“戾太子”之謚號雖然不是什么美謚,但是劉詢已經通過“戾太子”的謚號把自己祖父謀逆的“大罪”降格為“小過”了,已經是在為自己的祖父遮羞了。并且“戾”字獨立于《逸周書·謚法解》之外還有一種解釋——“蒙受冤屈”。
但是,今天的戾,大多時候跟暴戾、戾氣聯系在一起,是一個徹底的否定詞。從而,給人一種漢宣帝沒有給自己的爺爺一個美謚,好像不孝,稱不得明君。
事實恰恰如此,漢宣帝一直以漢武帝的繼承者自居。如漢宣帝正式掌權后,他就和自己手下的大臣爆發了爭論,關于要不要封漢武帝為世宗。最后,漢宣帝將大臣打入大獄,強制將漢武帝封為世宗。而對于漢武帝頗受詬病的開邊政策,漢宣帝也是違背眾論,全盤接受。
所以說,為了繼承漢武帝的意愿,漢宣帝將自己的爺爺稱為暴戾的太子,可能性是很大的。
漢昭帝去世后,由于沒有子嗣,因此,由當時朝廷中唯一的權臣霍光主持,立劉賀為皇帝。劉賀當了皇帝以后,只有27天時間,就被霍光趕下臺。霍光在把劉賀趕下臺之前,給他列了一千多條罪錯。但實際上,也并不是劉賀有什么罪錯,而是劉賀做事張揚。剛接到霍光送來的皇帝璽印,就開始組建自己的執政班子。組建執政班子并沒有錯,錯的是劉賀把霍光排除在外。
霍光是誰?劉賀的皇位是霍光給他的。劉賀本來根本就沒有資格獲得皇位,因為劉賀的父親的舅舅李廣利,曾謀求立劉賀的父親為太子,因此被漢武帝嚴厲處罰,劉賀的父親,也因此叫做昌邑哀王。也就是說,劉賀其實是沒有任何資格獲得皇位的。他獲得皇位,都是霍光給他的。現在他竟然把霍光排斥在外,霍光的心里怎么受得了呢?
所以,劉賀就悲劇了。
劉賀悲劇了,好運就到了漢宣帝頭上。但是,雖然好運到了漢宣帝頭上,并不表明漢宣帝就能夠留住這個好運。因為他可能像劉賀一樣,稍有不如意,就被霍光給踢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