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受超強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影響 今年我國氣候十分異常常
中國天氣網訊 據國家氣候中心統計分析顯示,受2015/2016年超強厄爾尼諾和近期赤道中東太平洋拉尼娜狀態的影響,今年我國氣候十分異常,氣溫波動大、暴雨頻數和強度大、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城市內澇和高溫熱浪等氣象災害重。
降水多暴雨強 南北洪澇并發
1-10月,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5%,接近1954年和1998年,其中江蘇、福建、新疆降水量為歷史最多;七大流域降水量均偏多,其中海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分別偏多23%和18%。入汛前(1月1日-3月20日),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6%,華南首場暴雨比去年提前一周出現。3月21日華南進入前汛期,較常年偏早16天。入汛后共出現44次大范圍暴雨過程,86個縣市最大日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其中河南林州市東馬鞍的日降水量超過常年全年總降水量,輝縣、新鄉市的日降水量超過常年夏季總降水量。長江中下游梅雨期間(6月19日-7月20日)發生7次暴雨過程,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偏多74%,長江中下游和太湖流域全線超警。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 氣象災害重
1-10月,全國有72縣市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187縣市連續高溫日數突破歷史極值。共發生59次大范圍強對流天氣過程,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冰雹、龍卷等突發性強對流天氣為2010年以來同期最多,江蘇鹽城、廣東東莞、四川廣元等地受災重。突發暴雨造成城市內澇突出,地質災害重,全國26個省(區、市)、18個省會城市出現不同程度的內澇;福建、貴州、新疆等13省(區、市)出現山洪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氣象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5000億元,死亡(失蹤)1700多人,較2011年以來同期均值偏多。
登陸臺風多平均強度強
今年已有8個臺風登陸我國,較常年偏多1個;平均登陸強度達13級(登陸時風速37米/秒),比常年(10級,28米/秒)明顯偏強。其中6個達到強臺風等級,登陸強臺風比例(75%)與2005年并列歷史最高。第21號臺風“莎莉嘉”和第22號臺風“海馬”在4天內先后登陸我國華南地區。
氣溫波動大 夏季氣溫創新高
1-10月全國平均氣溫(12.3℃)較常年同期偏高0.8℃,位居歷史第3位,其中浙江、上海平均氣溫為歷史第二高。1月,我國遭遇多次大范圍寒潮和雨雪冰凍天氣過程,廣州出現建國以來首次降雪天氣。夏季,全國平均氣溫(21.8℃)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高;7月20日-8月2日和8月11-25日出現兩次大范圍持續高溫天氣過程。
干旱和霧霾總體偏輕
今年以來,我國干旱和霧霾總體偏輕,7月下旬至8月底,東北地區西部及內蒙古東部等地發生較為嚴重的夏伏旱。10月,京津冀地區出現了4次霾天氣,這4次過程持續的時間是1日-3日、13日-15日、18日-19日以及24日-25日,其中13日-15日過程最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