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微信越來越深地融入你我的生活,由來已久的網絡詐騙也將戰火燃燒到微信。而且,年關將至,騙子愈發猖獗,大有”一年不開張,開張吃一年”的氣勢。對于網絡欺詐行為,微信安全中心聯合各方,一直予以堅決打擊。
在此,收集匯總2015年度十大常見的網絡騙局,希望各位用戶保持警惕,避免上當受騙。
1. 網購欺詐
騙局手法
詐騙者聲稱價格非常優惠,以此為誘餌,打折代購。網友付款后,騙子以“商品被海關扣下,要加繳關稅”等類似理由,讓網友加付“關稅”, 等網友付錢后,騙子消失了,貨也沒了。
提醒
到正規網站上買東西,切勿貪圖小便宜,實體店更保險。一經發現對方售假或詐騙時,請立即報警或嘗試在微信客戶端提交售假舉報。
2. 仿冒欺詐
騙局手法
不法分子從各種渠道獲取到你的好友關系鏈,經常會偽裝成好友以各種名義要求打錢(如充話費、救急轉賬等),或偽裝成公司領導要求財務打款,或盜用好友微信號騙取錢財。
提醒
凡遇到以上行為請注意核實對方真實身份,所有涉及匯款、轉賬等務必電話確認,謹防詐騙。
當用戶與有欺詐嫌疑的微信用戶聊天時,微信官方系統會在聊天窗口自動下發安全風險提示,用戶可仔細留意,提高警惕。
如果你發現假冒欺詐行為,也請第一時間在微信客戶端進行欺詐舉報。
3. 免費送欺詐
騙局手法
騙子以免費贈送的形式吸引用戶,如送明星同款眼鏡、送某品牌金飾、送星巴克杯子等,禮品都被標榜價格不菲,配有精美圖片,并宣稱只要用戶支付一下“運費”(一般是18-30元)就可以免費領取。但在收到實際物品時,往往很有可能大失所望,有的甚至連禮品都沒有收到。這類信息很多都是假借免費贈送禮品而行的騙局,禮品價格低于所收取的“運費”,騙子借“運費”名義收取貨款。
提醒
不貪圖小便宜,提高甄別能力,切勿輕信此類免費送高價禮物的信息,特別是那些支付費用超過正常快遞費的,更要小心防范。碰到要你貨到付款,可先驗貨后付款,能有效避免這種騙術。
4. 假紅包欺詐
騙局手法
利用送“紅包”吸引用戶轉發傳播,實則跳轉到一個假的紅包頁面,目的為了推送產品促銷、打折廣告,甚至有的假紅包頁面中暗藏木馬病毒,竊取你的個人隱私信息,存在很高的被盜號風險。
提醒
含有以下特征的紅包都是假的,看到之后就呵呵舉報吧。
紅包頁面存在廣告的。
紅包標題為火星文字體。
需要跳轉到其他網站。
要求先關注或先分享才可領取的。
中獎性質且金額過大。
需要輸入銀行信息和身份證等較為隱秘的個人信息。
要求下載軟件、掃描二維碼圖片。
5. 兼職刷單詐騙
騙局手法
騙子在網上發布刷單廣告,冒充需要提高信譽的商家,以輕松獲取高額回報為噱頭,引誘用戶預先幫商家墊付拍下商品,進而騙取用戶財產。
提醒
謹慎進行資金和財產信息安全相關的交易。不要輕信網絡上招聘信息,保護自身財產安全。
廣大用戶一旦發現此類刷單欺詐信息,應當立即給予對方警告,將存在欺詐嫌疑的用戶拉入黑名單,阻止虛假信息的傳播,并及時報警。
6. 尋人、捐助詐騙
騙局手法
騙子通過發布類似如“貧困求捐款”“幫忙找孩子”“103只小狗免費贈送領養”等傳遞正能量的文章,暗藏詐騙電話。
提醒
類似的這些求助信息中往往包含電話、銀行卡號等信息,要第一時間向官方核實之后再行動,避免落入騙子陷阱。另有一些屬于謠言性質的內容,可在微信客戶端點擊謠言舉報。
7. 二維碼詐騙
騙局手法
騙子以商品為誘餌,給你返利或者便宜,再發送商品二維碼,實則藏有木馬病毒。一旦安裝,木馬就會盜取你的應用賬號、密碼等其他個人隱私信息。
提醒
手機不隨便掃描不明來歷的二維碼以及安裝不明程序,不要貪小便宜,否則吃大虧。
8. 點贊欺詐
騙局手法
這種詐騙方法最多,主要分兩種情形:
集滿多少個贊就可以獲得什么禮品或優惠,實際等你集滿了要求的“贊”, 去兌換禮品或領取免費消費卡時,發現拿到手的獎勵“縮水”。
商家發布“點贊”信息時留了“后手”, 并不透露商家具體位置,而是留下電話,要求參與者將自己電話和姓名發到微信平臺,一旦所征集的信息數量夠多,這種“皮包”網站會自動消失,目的是套取更多人的真實個人信息。
提醒
對這種點贊的信息要先查證一下,打個電話咨詢,必要時可把咨詢答復錄下,防止商家“賴賬”;也可直接實地查看,眼見為實。如有發現欺詐行為也請第一時間在微信客戶端點擊舉報。
9. 測試類游戲欺詐
騙局手法
以各種話題的測試小游戲吸引用戶,如“測一測你的前世是什么人?”“測一測你的出軌指數”。要求填寫你的姓名、電話等隱私信息。你的信息可能會被倒賣,并被騙子利用向你的朋友進行詐騙、破獲你的網銀支付寶等。
提醒
不論是上網還是玩微信游戲,保管好個人信息,增強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不隨意透露個人隱私信息,一經發現有非法收集隱私信息及欺詐行為,請直接在微信客戶端點擊舉報。
10. 假冒“高富帥”、“白富美”
騙局手法
騙子一般裝成高富帥或白富美,與你搭訕,或騙取你感情的信任進而以借錢、商業資金緊張、手術等為由騙取錢財。
提醒
無論通過什么途徑認識的朋友,都要牢記“交友需謹慎”, 畢竟世上“白富美”、“高富帥”是極少數。
結語
面對這些各式各樣的騙局,我們要提高安全防護意識。一是不要輕信詐騙分子的言語;二是不要透露自己及家人的個人信息;三是不要輕易轉賬;四不要貪圖小利。同時,要樹立與各類詐騙犯罪作斗爭理念,發現可疑情況或上當受騙后立即通過微信舉報或報警,并采取有效措施減少自身損失。
面對如此猖獗的騙局,我們在提高警惕的同時,也為了我們的親人和朋友不再被騙了,果斷點擊舉報吧!
舉報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