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店老板“死了”
老劉是我小時候的鄰居,自從十多年前來到深圳打拼開始,一直起早貪黑苦心經營自己的水果銷售生意。從最初巷口的水果小攤到如今擁有十幾家實體水果店,老劉置辦下了豐厚的家底,開寶馬,住豪宅。
2014年,老劉作為生鮮行業的代表,赴山西考察“中國梨王”的故鄉——山西隰縣。在北緯36度西北黃土高原上,這里的有機田地土質疏松,無霜期長,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注定了瓜果品種在這里可以無憂無慮地享受陽光浴等待成熟,又能把充分的糖分消化蘊藏在自己體內,等待被品嘗。山西隰縣位于黃土高坡的殘垣溝壑,就注定了這種沒有工業污染的有機環境,能培育出不僅可口而且安全的梨果。
老劉看到了新的商機——他要把香梨賣遍全國。可老劉的生意一直是扎根在深圳,如今要把一個外地的水果賣到全國,在傳統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多年的老劉此時卻束手無策。在一次互聯網論壇上,老劉認識了一個互聯網專家,休息間隙,老劉向這位專家取經,學習經驗。這位專家給老劉提了個建議,做電商,拿融資、包果園、建工廠、搞物流,從上游開始打通整個產業鏈,至少能讓你現在的規模翻個幾倍!老劉聽到后心里像打了雞血一樣,熱血沸騰,立馬開干!老劉先先在山西注冊了一個公司,再去蘇州、東莞、成都等地租用了倉庫。拉融資、包果園、談合作、建冷庫、搞物流,看著每天員工們忙碌的身影,每天賬面上的流水,老劉仿佛看到了自己成為行業巨頭,走上人生巔峰的那一天。
老劉馬不停蹄地上線電商平臺。拓展事業版圖的老劉幾乎抽不出時間坐下來吃個飯,他要是不是飛去山西考察貨品,他要操心運輸車隊有沒有及時送達貨物,他更愁的是電商的平臺太單一,完全不能打開市場。
好景不長,僅僅半年時間,問題出現了,還是大問題,大到讓老劉破產!承包果園后,由于經營模式單一,品牌營銷基本全無,客戶服務體驗差,導致銷量越來越低,產能完全無法消化;而水果庫存周期越來越長,水果的折損率達到8%。同時物流的成本日益增長,倉庫的租金成本也在上漲,人工成本也在上漲。資金鏈經常出問題,老劉不知道如何打通上游與下游資金的合理運轉。終于在2016年初,老劉破產了,公司倒閉了,豪宅豪車沒了。老劉和老婆一起租著廉價房子,重新擺起了水果攤,當初的雄心壯志與銳氣喪盡,只求能夠生存下去。
二
如果老劉選擇供應鏈企業?
老劉擁抱電商、甚至試水020,其實并非一步臭棋。在老劉的經歷中,可以看見一個傳統生意人的思維——凡事親力親為,喜歡大包大攬,所有的環節都要自己參與,從產品生產、物流、倉儲、分銷等等。但企業就如同“帶著鐐銬跳舞”,看起來是一位美麗的舞者,實際上背負著太多可以扔掉的東西。
此類“扔掉”的故事在中國經歷得時間并不長,在90年代末期,即使是改革開放前沿的深圳,很多企業并不知道,他們所需要扛起的生產采購、物流存儲、分銷經營是可以“外包”的。而這些可以承接“外包”服務的企業后來被統一稱為“供應鏈企業”。
老劉擁抱互聯網風口后,反而破產了?筆者分析認為,老劉最主要的失策在于,在初嘗“+互聯網”的甜頭之后,心太大的他希望通過上游建設與基礎設施建造來打造自己的競爭壁壘,最后做成市場第一——這又重新陷入了傳統行業的“造貨”思維,在供給過度的時代做增加供給,試圖通過一己之力去打通整個供應鏈。
簡單地講,老劉之所以失敗,在于他干了不該自己干的事情。這是一個社會分工日益細化的時代,商業的各個鏈條,均有相應的商業主體在運作,老劉試圖單槍匹馬去打通水果零售業的供應鏈,而非依托專業的供應鏈公司,失敗也就是注定的了。
錯就錯在,老劉既沒有將傳統的供應鏈進行“減法”,也沒有嘗試在“+互聯網”時代思考擁抱一種新模式的供應鏈。實際上,許多供應鏈企業已經積極融合“+互聯網”趨勢,可以為中小企業完成通關、金融、物流、退稅等外貿提供綜合供應鏈服務平臺。
如今,中國的企業都在憂愁,“新常態”下實業萎縮,如何增強競爭力是對一個企業能否生存下去的考驗。如果說過去企業的發展尚且能夠通過單槍匹馬的方式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謀取一定的利潤空間,如今存活下來的企業必然以協同、共贏為主要企業元素,由原有的原材料供應商、產品的研發設計、產品生產制造商、經銷商及經銷平臺、客戶等之間的弱鏈接或單線鏈接,將轉變為合作伙伴的關系,未來將呈現的是一個供應鏈與另一個供應鏈之間的競爭,當然對于任何一個供應鏈并不能夠呈現絕對清晰的輪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資本逐利的本質上是不可避免的。但,對于任何一個單個的企業或者競爭參與者而言,它所參與的供應鏈的規模越大、越完整,這個企業或競爭參與者的競爭力就越頑強。
三
供應鏈之爭靠什么
所以未來真正的競爭不是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的競爭。
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許多企業將目光轉移到了供應鏈管理之上,希望通過對供應鏈的管理實現降低庫存量,改善與企業之間的關系,提高服務質量,刺激消費需求,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等。
那么,怎么樣的供應鏈管理,才能既滿足客戶服務水平,又使得供應鏈系統成本達到最小?供應鏈的核心競爭力仍然聚焦于三點:用戶體驗、成本、效率。如要尋找上述問題的答案,不妨從這三點出發,去尋找那些供應鏈整合服務的優秀案例。
走在這個行業前列的有一家開拓了中國供應鏈概念的深圳企業——怡亞通。怡亞通是中國供應鏈的巨頭,與傳統供應鏈服務商大多只在供應鏈單個環節上提供專業服務不同的是,怡亞通將傳統的供應鏈服務商、增值經銷商、采購服務商等服務功能加以整合——可以說,怡亞通就好比是一家供應鏈服務的“大超市”,企業可以隨意選購需要的供應鏈服務。
作為一家供應鏈公司,怡亞通聚合了100余家世界五百強及近2000家國內外著名企業的優勢資源,那么怡亞通到底能為企業做些什么?按照怡亞通集團董事長兼CEO周國輝的定義,怡亞通承接企業非核心業務的外包,包括物流外包、商務外包、結算外包、信息系統及數據外包。也就是說,除了研發和市場之外,怡亞通幾乎可以為企業代理一切。
假如老劉選擇與怡亞通合作,老劉可以在水果即將成熟采摘的時候在星鏈平臺進行預售,同時星鏈整合營銷平臺將會幫助老劉針對產品進行精準營銷,將果品信息和促銷活動快速準確觸達目標群體,如企業客戶和水果超市、烘焙房等各類線下門店。其中怡亞通承擔貨物流通和金融服務,并提供市場反饋數據幫助老劉在來年水果經營中做出決策。這里解決的是老劉的供應、物流、人工、分銷等一攬子問題。
當然,這樣的服務只是怡亞通打造全球供應鏈整合服務平臺的一個縮影——對于一個成熟的供應鏈體系而言,它能做到的,遠不止于此。回到文章最開始的關于老劉的生存問題,即使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供應鏈企業提供的平臺也是千差萬別的。
四
“供應鏈+互聯網”,怎么玩?
再拿可憐的老劉舉例,如果他要觸網,選擇怡亞通可以獲得什么?
很簡單,假如老劉選擇了怡亞通即將推出的移動互聯網新品——星鏈云店,他可以輕松地將產品展示、廣告投放、線上采購、訂單管理、在線支付等繁瑣的事情全部交給怡亞通,一個一體化的B2B采購平臺+營銷推廣平臺。
當然,老劉同志對香梨的品質要求比較高,他可以繼續做他的“老農夫”。也許,他的身份可以更單一點,專注挑選一顆品質良好的香梨。老劉或許還會遇到這樣的難題——2016年天公不作美,香梨沒有那么大豐收。此時的他要去與當地的果農商討香梨價格的事,怕是又要吃些苦頭。
星鏈云商則可以幫助老劉甚至任何其他的小門店、商戶、中小企業議價,云店完全可以把控議價空間,幫助小店主們或企業主直接從生產基地處采購香梨,而免去中間層層的分銷商。這一切,老劉們或許僅僅下載個APP,加入星鏈這個平臺,閉著眼睛就可以完成采購、運輸,真正是“躺著就被錢賺了”。
怡亞通探索出“供應鏈+互聯網”解決方案服務的對象不只小店主。
讓我們閃回一下。老劉最開始只有一間店,假如這間店是2016開的,但是個“空殼”。水果哪里來?進什么水果?水果進來了之后怎么賣出去?老劉原本想著去小區里問問。但小區居民吃過的水果就那么幾種,你家店進的是山東紅富士,我也進山東紅富士。老劉怎么能做到“新人出頭”呢?
此時的老劉可以選擇怡亞通的星鏈云店。這是一個專門為小商戶或小企業主搭建的平臺,這里可以挑選的產品琳瑯滿目,有老劉從沒見過的美國車厘子、智利藍莓,也有老劉經常吃到的山東紅富士。老劉拿起手機,輕松掃一下店鋪里的商品二維碼,商品信息自動匹配完成。老劉只要坐在家里,這些產品即可到達老劉的店里。放心,這一路的采購、運輸,怡亞通已經幫老劉解決了。
老劉如果想要拓展自己的生意版圖,星鏈云店依然可以提供從日常生活用品、3C產品到大件的家電等等產品。星鏈云店具有幫助像老劉這樣的數百萬家終端門店升級為O2O綜合超市的能力。社區云店“零成本”接入星鏈云店平臺,可從單一的銷售商品盈利,拓展為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同時,星鏈云店可以把單一的技能或商家整合,升級為復合產業,打通需求方和供給方信息互通,實現用戶共享;此外,星鏈云店還能為每一個有一技之長的人,提供創業平臺……等等。
我們再暢想一下,老劉的水果都已經進店了,但老劉此時發現了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他的店鋪進社區較晚,地理位置不是很好,市民們需要走一段路才能到老劉的店里。原本市民買水果都習慣下班經過時順手捎帶,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市民們漸漸不太愿意往老劉的店里跑了。
這個問題很好解決——你不是不愿意動嗎,在怡亞通星鏈生活平臺,能享受近店上門服務。“星鏈生活”鏈接企業生活、社區生活以及實時本地生活,為用戶提供企業服務、社區服務以及近店上門服務,讓所有用戶即可享有全天候的近店優惠,便捷的生活服務以及基于社區和企業的熟人社交。
當然,如果老劉本事大,企業做得風風火火。馬上過年了,他要給員工發福利啊。給什么這可不是個容易的事?這么多人,他們喜歡什么呢?給的不好還可能引起員工吐槽。這方面星鏈生活也可以幫老劉解決,星鏈生活中有專門針對企業生活的平臺,老劉的HR可以不用再繁瑣得給員工發放實物,只要在星鏈企業生活進行相關設置,員工們可以在星鏈生活上選擇購買自己心宜的產品。對,星鏈生活已經整合了諸多企業,產品的豐富性足以讓每一個員工滿意。
星鏈云商、星鏈云店、星鏈生活,都是基于怡亞通二十多年的供應鏈優勢。憑借著龐大的供應鏈資源,怡亞通進行的“供應鏈+互聯網”生態戰略布局,將徹底打通線上線下所有關節,為全國數百萬家終端門店、小店主、消費者帶來新的收益增長和便捷消費機會。
從2010年起,怡亞通依托在全國的分公司網點,開始布局O2O供應鏈商業生態圈。怡亞通公司董事長兼CEO周國輝說:“平臺是自己的,生態是大家的,未來的供應鏈一定會步入終端為王的時代。怡亞通要構建的生態圈,將以物流為基礎、供應鏈為載體、互聯網為手段,再加上金融、營銷和增值服務。”
說起供應鏈企業的發展前景,周國輝認為,“供應鏈服務沒有邊界,其本質是幫助企業做大做強”。憑借著在采購平臺、物流平臺、分銷平臺建立起來的優勢,怡亞通正在運用整合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幫助供應鏈上的企業不斷壯大實力。星鏈云商、星鏈云店、星鏈生活,將進一步開啟+互聯網時代,一個新的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