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高動蕩市場環境下,新的競爭者不斷涌現,各個行業的企業都面臨著無比殘酷的市場競爭。企業的存活更多依賴于他們根據環境中的信息采集、積極反饋、快速調整的動態能力。換言之,動態能力是當前環境下促進企業成功轉型、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
(本文節選自《清華管理評論》2017年12月刊。點擊閱讀原文,馬上訂閱。)
文 / 唐翌: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
周萍: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講師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人工智能、AR等科技發展的成果不斷改變消費者的生活方式,重塑商界的競爭態勢。加之新創公司不斷涌現,消費者偏好驟然變化,在這種高度動態化的環境中,讓曾經享有競爭優勢的大企業們不再高枕無憂。比如,昔日手機巨頭諾基亞、影像行業的曾經霸主柯達已然銷聲匿跡。企業如果在盈利的巔峰時期不考慮下一代產品的研發與創新,將迅速被競爭者取代。這些變化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處于盈利期的企業需要居安思危,通過積極的組織學習,提升動態能力,從而立于不敗之地。
動態能力是使企業更加迅速、敏捷、柔性地適應變化的一種組織能力,是組織在動態環境下獲取并保持競爭優勢的基礎。動態能力的概念最初由國外學者大衛·梯斯(David Teece)等于1997年發表在戰略管理期刊上的一片經典文章中提出,其定義為組織為適應外部環境變化而整合資源、重構內外部資源的能力。國內學者焦豪等2008年的研究中通過對企業管理者的調研訪談,將動態能力歸納為環境洞察能力、變革更新能力、技術柔性能力和組織柔性能力。
隨著相關研究的深入和管理實踐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內部知識管理、組織學習吸納內外部經驗,并通過組織層面的制度化提升企業動態能力。那么,企業如何才能打造屬于自己的動態能力呢?可以分三步走,譜寫動態能力培育過程的三部曲。
第一步:建立感知環境變化,洞察變革趨勢的長期機制
持續適應環境的動態能力構建具有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從成功企業應對產業環境變化的策略,我們可以嘗試探索企業構建動態能力的最佳實踐。構建動態能力,首要的是覺察環境變化,包括產業技術變革、消費趨勢變革等。而感知環境變化,洞察變革趨勢可以通過以下三種途徑:
與客戶的交互學習
現代企業需要更多地主動出擊,建立與客戶相互學習的常態化機制和平臺,依靠大數據,挖掘潛在的客戶需求信息。
通過與客戶的交互式學習,企業能夠及時、準確地獲得用戶的真實需求與反饋,不斷升級改進,從而使得自身更具技術柔性能力。不僅如此,與客戶的交互式學習還有助于減少產品早期設計階段的盲目性,在項目研發準備階段與消費者的及時溝通,使得客戶需求能夠在第一時間被傳遞到設計、生產、配送等相關部門,降低新產品開發的市場風險和產品成本。
組織內部的溝通反饋
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技術專家依據多年的市場經驗和商業直覺,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產業環境的變化趨勢;而一線管理者直接接觸客戶,更了解客戶對于產品的反饋以及相對于競爭對手的優劣勢。二者之間有效的溝通反饋機制有助于企業保持對市場變化、技術變化的快速反應能力,提高戰略行動的效率與活力。
此外,通過建立有效的內部溝通機制,企業管理者之間、管理者與員工之間、業務團隊之間、員工群體之間能夠實現有效的信息交流、知識共享,這不僅為企業的進一步變革和創新提供了新思路,同時也成為企業日常運營的潤滑劑,有助于管理者與員工之間達成共識、消除誤解、實現共贏。
跨界學習
卓越的企業不僅能夠挖掘內部潛力,而且善于利用外部利益相關者的關鍵資源,如供應商、分銷商、科研機構、地方政府的各類有形或無形的資源,為企業的發展注入動力。另外,通過積極向競爭對手學習、向其它產業的標桿企業學習,企業能夠更為全面地把握制度環境、技術環境、市場環境的變化趨勢,在源頭上占據信息優勢,從而有能力感知環境變化的基礎上,提升動態應對能力。
為了把握真實的外部環境變化,企業需要把供應商、客戶、政府等合作者的利益訴求放在重要位置,共享信息,發展彼此信任的長期合作關系,榮辱與共。
第二步: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企業文化
企業鍛造動態能力的第二步是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企業文化。
成功的例子有阿里集團在推出誠信通、淘寶業務之后,利用積累的信用數據優勢進入金融行業,專注于服務小微企業的貸款,獲得了成功。員工對多樣化商業理念的探索,有利于企業保持創新的源動力,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進入下一代創新。建立制度化機制,鼓勵、培育和孵化下一代創新對于已經獲得成功的在位企業尤為重要。
第三步:依據反饋,實時修正
企業打造動態能力的第三步是依據反饋,實時修改。在動態環境下,比資源優勢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無先例可循的情況下,不斷探索,找到有效的工作方式。“摸著石頭過河”意味著企業根據市場反饋,快速調整產品戰略,降低由于認知偏差導致的風險。投入資源開發前途未卜的創新項目,不僅需要企業高層管理者的戰略眼光與魄力,更需要企業制度化的保障。快速試錯,快速迭代,漸進式資源投入有助于降低外部不確定性的風險,以較小的代價獲得新環境下的運營經驗,突破原有的能力慣性。
企業通過對新的商業模式快速試錯,快速迭代,不斷與環境變化相匹配,保證戰略方向的偏離和市場認知偏差能得到及時調整,從而控制風險。
結語
在當前高動蕩市場環境下,新的競爭者不斷涌現,各個行業的企業都面臨著無比殘酷的市場競爭。企業的存活更多依賴于他們根據環境中的信息采集、積極反饋、快速調整的動態能力。換言之,動態能力是當前環境下促進企業成功轉型、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每一個企業鍛造動態能力的軌跡不盡相同,但洞察變革趨勢、開展組織學習的宗旨一以貫之。不論出現什么樣的商業模式、技術范式,企業保持主動探索精神、采取漸進式資源投入方式,有助于快速感知市場、政策和技術的變化,并快速響應,從而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