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造模式的顛覆,從大規模制造到大規模定制。就洗衣機來說,不再單純糾結它的固定功用。
2、消費模式的顛覆,從產品經濟到體驗經濟。過去要的是好的產品好的質量,現在要的是好的體驗。
3、商業模式的顛覆,從分工式到分布式。分工式帶來的是程序化,但是也會帶來企業僵化、創新匱乏等大企業病;區塊鏈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物盡其用,極大促進人員進行創新。
作為中國人,不到長城非好漢;那么,作為企業人,不到海爾何論英雄?
在20世紀60年代,中國還沒有真正的家電業。從70年代開始,中國開始有了“四大件”,也就是所謂的“三轉一響”,即自行車、手表、縫紉機、收音機。改革開放之后,“三大件”逐漸被電視、冰箱、洗衣機所代替。中國的家電企業也開始出現在大家眼前。
說了這么多,今天要為大家隆重介紹的就是中國家電的旗艦企業——海爾。
2018年5月24日,《中外管理》帶領100多名企業家參觀海爾,學習海爾創新模式。
在海爾中外管理創新研究院盛大揭牌之后,改進咨詢聯合創始人、CEO丁暉為大家分享“請跟《中外管理》走進海爾”。他說,我們的游學不是換個地方看風景,而是換個風景看自己。
為什么來看“海”?
海爾究竟如何聚焦?如何利他?如何變革?······
想知道這些,首先要了解海爾的發展歷程。
最初,青島電冰箱原總廠由于缺乏管理,1984年連續換了三任廠長,市場狀況仍無好轉。在這種情況下,青島市二輕局決定:由青島市家用電器工業公司副經理張瑞敏兼任青島電冰箱總廠廠長。
張瑞敏臨危受命出任廠長,面對青島電冰箱總廠管理不善,勞動紀律渙散,產品質量不過關,他先從基礎管理入手,制定了“管理十三條”;同時獎勵遵循管理制度的員工,說到做到,恢復員工對企業的信心;技術上與德國利勃海爾公司簽訂引進合同技術,同時狠抓質量。當時轟動一時的“砸冰箱”就是海爾質量的見證,對于砸冰箱,張瑞敏談到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36臺冰箱砸壞了廢品,砸來了大眾的信任!
終于,在1985年,青島電冰箱總廠實現了扭虧為贏,實現了“四個當年”,即當年上項目,當年安裝設備,當年試生產,當年扭虧為盈。1988年,海爾又獲得了國家質量獎,但是張瑞敏并沒有開慶功會,反而來了場挑刺會。再次強調以用戶滿意為標準,在全國得到了廣大用戶的滿意。從冰箱到黑色家電,海爾堅持一貫的原則,同時展開了海外發展戰略,海爾成為了中國“走出去”的領軍企業。
在海爾展覽館,小管和游學企業家們進入一個鏡面世界。每一個人進去都會不知所措,不敢貿然亂動。當我們四散走開,我們看到了這句話:
能阻擋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張瑞敏
小管在感嘆設計創意的同時也在感悟,面對未知,我們的迷茫與困惑,其實都是源于自己。
海爾在不斷發展,也在不斷超越自己。永遠否定自我,重塑自我,挑戰自我!海爾推出了人單合一作為融合劑,建立沙拉式多元文化體系,具有時代性、普適性和社會性。
如何解決“七年之癢”?
海爾大學執行校長孫中元用三個小時的時間為我們詳解人單合一精要。他從海爾案例講到海爾給大眾印象,再到海爾的日日順、雷神等多個品牌,講到從時代變革到落地方法再到生態價值。他總結說:海爾并不是一家生產超多技術的公司,但仍有很多企業家關注,說明它一直在“變”。
互聯網時代企業的壽命急劇縮短。50年前,財富500強企業的平均壽命75年,在中國平均壽命不到15年,七年之癢在很多企業上也毫不例外。
這該怎么辦?
孫中元校長給了我們答案:必須在企業第一曲線達到峰值之前,找到第二曲線。例如海爾,海爾從1984年開始創業,經歷的發展變化都是根據用戶和市場而變化。
而人單合一模式做的就是從用戶需求出發:
1、制造模式的顛覆,從大規模制造到大規模定制。就洗衣機來說,不再單純糾結它的固定功用。
2、消費模式的顛覆,從產品經濟到體驗經濟。過去要的是好的產品好的質量,現在要的是好的體驗。
3、商業模式的顛覆,從分工式到分布式。分工式帶來的是程序化,但是也會帶來企業僵化、創新匱乏等大企業病;區塊鏈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物盡其用,極大促進人員進行創新。
所以,人單合一模式,就是激發員工自驅動,與用戶零距離,實現共創共贏。
海爾的神秘工廠
為了讓大家對海爾理念有更深刻的認識,5月25日,“中外管理標桿企業課堂”又帶領企業家們前往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進行參觀學習,體驗海爾這一工業4.0標桿。
一路上,好像到處都是海爾的影子。有海爾路的標識牌,有海爾工廠的展示牌,甚至還有海爾標志的建筑,比比皆是。
原海爾COSMOPlat首席架構師、海爾智研院在線資深專家孫敦圣先生在我們出發之前做分享,讓游學學有重點。
到達目的地——海爾中央空調互聯網工廠,我們先游覽了海爾磁懸浮中央空調的機房。在工廠內部,我們看到了“小微爆發”的員工心情晴雨表,滿滿貼著每位海爾員工心情的“笑臉”與“哭臉”;也看到了海爾創客的季度排名,只有不斷創新的員工信息才會出現在這里·····
這就是海爾的“以人為本”,不僅表現在尊重員工方面,也表現在產品中——基于用戶的需求,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大規模定制。
究竟如何實現大規模定制,實現高精度下的高效率呢?
據介紹,有7個節點:交互定制;開放創新平臺;精準營銷;模塊采購;智能生產;智慧物流;智能產品。
游學企業家積極分享自己的見解
專家釋疑
會后,大家熱情不減,與專家繼續討論相關問題。
怎樣,還沒過癮吧!快來《中外管理》預約下期海爾游學吧!
文:寥落
來源:中外管理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