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思即所得,空想則無用
《秘密》揭露了一個被隱藏千年的秘密:你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來的。不論你心中想什么,你都會把他們吸引過來。
1
什么是“吸引力法則”
紐約時報的暢銷書作家瑞秋.霍利斯曾在一個采訪中提到她寫的一本日記。
在5年前,她就把每天想要得到的東西、未來的目標都明確的寫在日記中,從不間斷。
5年后,這些事情竟然真的發生了。
她曾聽過一種說法,如果寫下“你想要賺錢”。
其實,你的大腦就只能接收到“想要”。
如果你寫下“我有錢”,雖然你現在還沒達成目標,但是,你的大腦也會意識到這一點。
并且,大腦會在平時注意一些可能賺錢的機會,傳遞到你的意識中,這就會離實現目標更近一步。
但是,大多數人都是寫下了你的目標,卻從心里就不相信自己能夠獲得成功,那你寫的一切就都是徒勞。
新思想運動早期的作家普蘭特斯.馬福德曾說:“你的每個思想都是真實存在的東西——它是一種力量。”
你每一次從腦海中冒出的念頭都是被你吸引而來,念頭和你就如同是不同磁極的磁鐵,只不過它們是同性相吸。
而你現在的真實生活就是你過去所有思想的一種映射。
人生就是一次次的選擇,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就選擇了怎樣的路。
你想要什么樣的路,就要合理的使用“吸引力法則”。
2
相信“相信的力量”
“心靈魔術師”達倫.布朗曾在一個小鎮上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聲稱小鎮中一個狗狗銅像很神奇。
只要摸了這個銅像就會給你帶來好運,節目組就組織幾個居民去體驗。
過了一段時間,等到節目組再去回訪那幾個人時,大部分人都說真的有好事發生。
可是,其中有一個攤主叫韋恩,他卻說什么好事都沒有,和平時一樣。
原來,他什么都不相信,也不認為真的會有好運降到自己的身上。
哪知,節目組為了轉變韋恩不相信好運的念頭,竟然把一張刮刮樂直接放在他的郵箱里。
可是,他認為自己不可能中獎,連看都沒看就直接丟掉了。
節目組覺得刮刮樂這種好事對韋恩來說不夠直接,就扮演者市場調研的人,親自去告訴韋恩他中獎了。
他還是擺擺手,不相信的走開了。
最后,節目組沒辦法,只好把50英鎊放在韋恩每天都走的路邊,攝像機躲在一旁,希望他能把錢撿起來。
令人沒想到的是,韋恩都沒低頭看一下,就錯過了。
這個實驗不是告訴我們坐等就能有好運,而是你自己都不相信你能成功,那誰還能相信呢?
相信自己,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你將會得到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稻盛和夫曾說:
“你相信什么,就能成為什么。因為世界上最可怕的兩個詞:一個叫執著,一個叫認真,認真的人改變自己,執著的人改變命運。”
不要恐懼未來,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生活和人生,發自內心的相信自己。
命運其實一直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果你想要成功,那就要相信你是可以成功的。
3
多數人不成功的原因
樊登讀書的創始人樊登曾說過,他現在很滿意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他之前是一位大學老師,天天為了評職稱、學校的各種條條框框而痛苦和焦慮。
所以他辭職后開始通過分享書的方式來掙錢,每周一本書,他覺得輕松還快樂。
可是,他的媽媽每次見他都問,你很累吧!做這個事情一定很辛苦。
樊登也嘗試解釋他成功創辦公司一點也不累,還很輕松。
之前的教書經驗足以讓他愉快的勝任現在的工作。
但是,在樊登媽媽的固有印象中,那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說,為什么大多數人沒辦法成功呢?
其實在大部分人的想法中,成功就是一件極其困難還繁瑣的事情。
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說出成功的5個步驟,第一個就是要有一個大膽的目標。
如果連想都不敢,那怎么能做到呢?
其實,問題就在于大多數人都在想自己不要什么,而不是真正想要什么。
人們害怕得不到而失落,有時,甚至覺得自己不值得擁有,從而從內心否定了這個想法。
同時,一些人也不那么相信自己真的能輕松獲得想要的東西。
4
如何使用“吸引力法則”
首先,你要把自己想要的東西盡量具體的描述出來,最好具體到數字可以測量。
如果你想要過富足的生活,那就要把這種生活以畫面的形式在你的腦海中想出來。
什么樣的房子、車子,屋子里具體有什么東西,大概是什么樣的狀態,數量有多少等等。
每天反復在頭腦中想象,這樣的你才能夠吸引這些東西。
其次,通過大腦不斷的暗示,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就會不時冒出一些能達成目標的想法。
抓住這些想法并付出行動去實踐,再不斷調整行動的方向。
空想和內耗對于“吸引力法則”是不適用的,從正面想象和吸引好的東西,把頭腦中不好的詞匯都清理干凈吧!
最后,相信“相信的力量”。
寫下你想達成的結果,而不是每天應該完成哪些待做清單。
你心里大概清楚每天要做什么事情,你需要列出未來兩年、五年,甚至十年的計劃。
不斷加強這種信念,條條大路通羅馬,你所經歷的過程可能不一樣,可是達成的結果確是肯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