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社交平臺上問一個問題:“在職場上你最討厭什么樣的人?”
下面的答案會有一大堆,但是一群人幾乎是大家都討厭的,那就是喜歡發朋友圈拍老板和領導馬屁的人,他們的朋友圈往往明著不拍上司的馬屁,但是發出來的明顯就是為了給自己的領導看的,而且每次發的時間點都是晚上的11點和12點左右,朋友圈的文案是這樣的:這個時候,只剩下自己在公司加班,加油,明天會更好。“圖片是一張辦公桌上的桶裝泡面的圖片,為此還加上了公司辦公地點的定位。
刷到的人一看就明白,這就是發給領導看的,這就是變相地在和領導邀功啊,“你看我每天這么努力,加班到感動自己。”
但是其實大家心里都有數,誰的能力強,誰的工作效率高,誰上班才是在真正摸魚,而且在現在996和007常態化的職場中,你特意去給領導曬個加班,是不是格局有點太小了,當然也不能怪你格局小,不然你也不會天天發這樣的朋友圈。
你以為你加班能贏得領導的高看,但是實際上,工作效率低的人才會加班,如果你的公司一直讓你處于一個加班的狀態,而且你還享受于加班,不是你出了問題,就是大概率你的公司出了問題。
但是從老板的角度來講,他是不會承認公司制度有任何的問題,你加班的原因,他會說是你自己工作效率低,人家能干完下班,你不能那么加班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你每個月拿到的工資,也要求你必須把這些工作做完,除非你不想拿工資。
根據《2018年全國利用時間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的中等收入群體,月薪在2000-5000元的上班族工作時間最長,平均每天工作的時間在8小時左右。
但是更殘酷的現實是,收入在這個范圍的上班族,大部分人的工作時間要遠遠超出8小時,在10-12小時邊緣徘徊,摸著良心講,自己摸魚的時間也不少,總是干一會兒歇一會兒。
很多事情和工作,在沒到截止日期之前,永遠不會去重視,也永遠不會把優先級提上來。
這是很多人都會出現的拖延癥,但是殘酷的職場現實告訴我們,即使我們多數人都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但是也不要輕易去否認自己的工作,更不要渾渾噩噩地去混日子,你拖延和浪費的時間,對你來說很可能都是一次次機遇和機會。
其實工作中的大部分拖延,我們是能通過改變自己去消除的,你為什么喜歡拖延,最關鍵的就是這份工作本身或者結果對于你的驅動力不是很強,對自己沒有很大的利益關系,體現在自己的工資,能否升職加薪等等,但是我們不妨眼光放長遠一點,多想幾步未來的路,如果自己想升職加薪,給自己樹立一些短期和中長期目標,其實根本的目的就是給目前的工作一個馬上就能動身的自驅力。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打算年底換一套新的房子,但是換新房的房貸按照自己目前的工資水平來看,每個月會壓力很大,而且會嚴重降低家庭的生活質量,這時候你就會想去升職加薪,正好公司有個主管的位置空著,你要做的就是在老板面前展現你的能力,以此證明你適合這個主管的崗位,給出老板一個滿意的方案。
這樣工作動力不就來了嗎?而且這鐘動力相對來說是持續性的,畢竟一套房子對于很多普通上班族來說,也不是努力工作一兩天,一個月就能解決的事情。
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句很火的雞湯,叫做:
“廢掉一個人的方式,就是讓他閑著。”
但是,同樣也有另一句很火的雞湯,叫做:
“廢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忙到讓他沒時間去成長。”
當一個人把全部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工作上的時候,其實就等于扼殺了這個人在現有工作之外的一切可能性。
大家都在講去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去提高自己的價值,這樣才能在瞬息萬變的職場和行業中,不那么早被淘汰,最好是做到無可替代,但是現實是,我們多數人干的工作,都有很強的替代性。
制造業流水線上的工人,一年四季都是做著同樣的重復性的,機械性的工作。
一些管理嚴格的工廠,甚至連員工需要上廁所都需要打報告,員工除了一天像個機器一樣工作之外,就是在自己住的地方睡覺,因為工作本身的勞累,已經不想讓他們做其他大任何事情,下班之后只想回去睡覺,想想如果以后真的是機器人代替了這些工人,這些人未來將何去何從?
對于加班這件事情,其實大家對于它的期待是美好的。
很多人希望用加班去提升自己的能力,無論是執行力,溝通能力,創意能力等等,他們都希望在結束正常的工作時間之后,加班能讓自己在能力上獲得質的提升,但是理想美好,現實總是給自己當頭棒喝,及時把自己給敲醒。
你以為加班是在做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其實多數人的加班就是把兩天的工作量,放在一天去完成而已,即使你忙到第二天的凌晨,其實做的工作還是你會的東西,為什么會加班?因為你硬是把兩天的工作內容放到一天去完成了,注意這不是工作能力的體現,這里的區別僅僅是工作量而已,所以就像我開頭說的,那些習慣加班的人,不是自己出了問題,就是公司出了問題。
從公司的角度來講,公司就是為了盡可能的壓低成本去壓榨你,從你個人的角度來講,你以為加班能快速提升自己,其實殊不知陷入了一個能力認知的陷阱,你的加班僅僅是在一天之內完成了兩天的工作量,只是數量上的區別,不存在任何能力的提升。
作為在職場上混跡10年的職場老鳥來說,如果你遇到的這樣的被動加班,壓榨式加班,你一定要學會反抗。
職場的不如意十有八九,對于年輕人來說,可能受委屈了就會選擇毫不猶豫地扭頭馬上辭職走人,但是對于上有老下有小,有一家口子需要養的中年人來說,這樣的決定似乎并沒有那么容易,很多人都沒有勇氣去做這樣的決定。
既然難以做決定,那我們不妨找幾個標準去衡量,我們可以問自己這么幾個問題:
你目前的公司和工作讓自己收獲了什么?
為此你付出了什么?
比較你的付出和你所得到的,去權衡目前的工作的對你一生的職業生涯發展來說,充當著什么樣的作用,是墊腳石,跳板,還是在混日子。
想清楚這些問題,我們再針對性地去跟領導溝通,一步一步幫助自己走出泥沼,或者斬斷“孽緣”。
如果只是一味地拼命工作,其實是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最終,習慣性加班會廢掉一個人。
一個很殘酷的現實是,如今,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越來越不明顯了。
就因為下班沒回復群里的消息,員工被開除,下班的時候,再也不敢屏蔽工作群的消息,生怕領導會發什么消息出來,老板和甲方爸爸的一個消息,就能立刻把休假的你在5分鐘之內拉到電腦前參加視頻會議。
感覺把生活給了工作,自己得時刻為自己的突如其來的消息準備著。
都說交通工具的發達能讓大家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現在看來,恰恰是這些發達的通訊工具的,讓自己被自己的工作束縛著,不敢不看消息,不敢失聯,得時刻準備著。
朋友是一家保險公司的管理層,主管的業務是個人保險這款,雖然快50歲了,但是從工作認清和積極性上來看,其實并不比剛剛進來工作的大學生和年輕人差,因為年輕時候嘗過失業和沒收入的苦,所以即使是很苦很累,但是只要有工作干他都會全力以赴。
朋友算是這家保險工作的資深老員工了,在公司干了20年,也算是見證著公司一路的發展走過來的,從當初一個最基礎的業務員到現在的經理,幾乎是全年無休的,干保險行業的大家也都知道,只要客戶有需求,就得時刻美準備著。
20年來,其實早已分不清他是在工作還是在休假,可以說是為了自己的工作,能犧牲很大的一個人,幾乎犧牲掉自己雖有的私人生活時間,其實“加班”在他這里已經不叫加班了,因為對他來說已經習慣了,習慣被工作充斥生活,習慣為自己和公司主動去“加班”。
但是這背后需要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任何的選擇都是一個取舍的過程。
一方面表現在身體上——長期的應酬喝酒,讓他得了“三高”、脂肪肝;缺乏運動,讓他的體能下降得厲害,爬一層樓梯都喘;工作上的壓力讓他脾氣暴躁、易怒、失眠,臉色一直不好,常年掛著黑眼圈。
更隱秘的代價是和家人關系的疏離。
雖然自己在收入上獲得了較大的提升,自己的還孩子出生那會兒還給家里請了月嫂和保姆來照顧自己的老婆,給老婆的住大房子,買好車,平時買的化妝品衣服也是什么都是上品牌的,每年花大筆的錢送孩子出國留學,他以為他盡自己所能給了他們最好的生活,但是在他的這個家,他似乎也從來沒有被重視過,當工作充斥著他的生活,在妻子和孩子眼里,他逐漸變得可有可無。
每次回家吃飯,一家三口在一張桌子上吃飯,但是只有和老婆和孩子說話的份,輪到自己講話的時候,總是會冷場,他的老婆和孩子平時和保姆說的話,都比和他說的話多,因為他太忙了,眼里只有工作。
有一次吃晚飯他實在忍不住了,問老婆:“你為什么不和我好好講話呢?我哪里做錯可了,我可以改。”他的老婆說:“你哪里都沒有錯,都是我們的錯,你常年在外,好不容易能安安靜靜回家的和孩子吃一頓飯,每次都會被各種各樣的工作電話打斷,現在就連兒子都知道你在家里沒有一頓飯是能吃完整的,不是吃到一半出去,就是干脆不吃了。”
“你從來就沒有覺得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對于你來說,工作和生活沒有界限,有一次打電話,你把下屬罵了一頓,聲音很大直接把孩子給嚇哭了,你還記得嗎?在你的世界,工作就是全部。”
那一天,他的老婆說了很多,或許是這種情緒已經被積壓很久了,只是母子倆一直沒說,他也一直察覺不到,以為還是很好的樣子。其實聽完的老婆的這番話,他才意識到的外面的事業做得再好,但是他失去的是和整個家庭的聯系,這幾年已經和他們漸行漸遠了。
夫妻之間的親密感、父子之間的信賴感,在他如陀螺般日復一日的加班加點工作中,被消磨得厲害。
天天想著工作的事情,總是面色陰沉,在公司里也沒什么人緣。而親人對他,幾乎快要像公司里看見他就想繞道走的年輕下屬一樣。
朋友說如果給他再來一次的機會,他絕不會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上去,至少他他一定會把工作和生活分開,不會為了無止境的工作,犧牲和家人的關系。
最后想和大家說的是,其實無論是企業的高管,還是在馬路上穿梭的外賣小哥,大家都是在為生活謀生,都是這個社會運作組成的一部分,我們當中的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沒有無可替代的能力和技能,好好工作,努力加班,其實也是為了能養家糊口而已,但是請大家不要忘記,努力生存之外,更不能被我們忽視的是:好好生活。
高強度的工作之余,我們要有自己的娛樂活動,我們要學會去勞逸結合,這樣才會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同樣我們也可以發展自己的業余愛好,運動健身,琴棋書畫等等,這些都可以讓我們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而那些加班成習慣的人,把工作和加班充斥生活的人,也注定會錯過生活中的大部分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