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那些性符號
性別符號用來表示生命形式的性,或者是通過性來描繪一種使然力量的特征。
雄性♂和雌性♀是兩種標準的性別象征符號。它們來源于占星術符號,分別象征古典時期的金星(Mars)與火星(Venus)。文藝復興以來這些符號就在煉金術中得到使用,表示某種元素,特別是金屬鐵和銅。
最初在1751年,它們被卡爾·林奈(Carolus Linnaeus)用于表示植物的實際性別,比如某一特定雜交品種的個體性別,因為大多數植物是雌雄同體的。
來自火星符號(U+2642♂),表示雄性生物或男人。
來自金星符號(U+2640♀),表示雌性生物或女人。
1990年代以來,在“LGBT”(女拉、男基、雙性和變性)的文化大背景下,眾多性別符號的變體演化了出來。2005年4.1版開始,它們中的一些被采納入Unicode統一碼。
來自水銀符號(U+263F )。這一符號被用于表示處女的“處”,比如在遺傳分析中。
來自雌性和雄性符號(U+26A5),表示雙性或變性。
另一種變性符號,把雄性雌性符號與另外第三種相結合。圖標上連接的臂代表變性人(U+26A7)。
Unicode 4.1中的其他性別符號:
(U+26A2)
雙雌性符號,有時用作女性同性戀標示。
(U+26A3)
雙雄性符號,有時用作男性同性戀標示。
(U+26A4)
雄性雌性符號的連接,偶爾用作異性戀符號。
(U+26A6)
雄性符號變體(撇狀附加符號),用于表示變性。
(U+26A8)
垂直的雄性符號變體(增加一筆)。
(U+26A9)
水平的雄性符號(增加一筆)。
(U+26AA)
中等大小的白色基圓,無性、非性或中性的符號。
(U+26B2)
無性。事實上它的形狀來源于(中世紀)金星的符號(描述的是一面手鏡),而到了現代額外添加水平線條。
另見中文維基百科“性別符號”條目,內容有所不同,如:
:兩個雌性符號加一個雄性符號,表示女性雙性戀。
:兩個雄性符號加一個雌性符號,表示男性雙性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