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問題比這里說的復雜些。
泰國在朱拉隆功大帝(也就是拉瑪5世,《安娜與國王》里面周潤發扮演的拉瑪四世的兒子,女教師安娜的學生)在位時期受到法國的脅迫而割讓了老撾及北柬埔寨等大量領土給法屬印度支那,對此泰國上至君王下至平民都是很不服氣的,總想著拿回失去的土地。而在二戰初期日本在東南亞大肆活動宣揚其大東亞共榮的理論,在泰國相當有市場,泰國首相鑾披汶·頌堪和日本展開了深度的軍事合作。
40年9月法國在歐洲戰敗,鑾披汶·頌堪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便在40年冬發動了對法屬印度支那的進攻作戰,泰國皇家陸軍擁有5個軍的兵力,且一支數量不大但是裝備相當不錯的機械化部隊,同時得益于進口日本的戰機和軍艦在海戰和空戰方面都占有優勢。雙方打到1941年1月初,在日本的斡旋下雙方簽訂了東京和平協定,法國放棄了爭議領土。
但是在收復失去領土之后,開始察覺日本人的野心的鑾披汶·頌堪開始在政治上轉向,疏遠日本而向美英靠攏。但是在41年12月5日日本發動珍珠港事變,3天后日本陸軍侵入泰國,泰國軍隊做了象征性的抵抗后同意日本軍隊通過并與日本簽署了同盟條約,同時向美英宣戰,但是當時泰國駐美國大使社尼·巴莫反對鑾披汶·頌堪政府執行親日政策,拒絕向美國遞交鑾披汶政府的宣戰書,并立即在華盛頓宣布建立自由泰人運動。1942年7月在英國的泰國留學生和泰國駐英使館官員也建立了自由泰人運動,領袖是素巴斯瓦德·斯瓦斯滴瓦德親王。這就是泰國在44年以后宣布沒有向美國宣戰的理據所在。
然后44年軸心國形勢急轉直下,1944年7月,社尼·巴莫帶領的自由泰人運動發動軍事政變,鑾披汶·頌堪被迫辭職。社尼·巴莫接任首相,便宣布脫離軸心國加入同盟國,而同盟國也認了這個帳,于是泰國就成了同盟國一員。
二戰中的東亞沒有淪為歐洲殖民地的獨立國只有三個國家,分別是Z國,日本,泰國。而泰國的方法是充分利用列強間的利害關系,在夾縫中巧妙維持生存。最好的例子就是國際聯盟因為滿州事變向日本表示譴責的決議時,唯一棄權的國家就是泰國,著實令世界各國吃驚。這樣的目的乃是泰國為了在夾縫中生存而采取依靠日本排擠歐美勢力的做法。1941年12月美日開戰后,日軍基于和英軍作戰的必要必須假道泰國,雖然沒有得到泰國方面的同意,但是由山下奉文陸軍中將所指揮的25軍仍按照既定計劃于當日深夜和次日晨,在南部的北大年,宋卡,巴蜀,換浦等地登陸,在東部陸軍由柬埔寨越過邊界,直逼首都曼谷。戰斗開始后泰國軍隊在各地展開了零星的抵抗,當時Phibun立即宣布停止抵抗,同意日軍通過。1941年12月21日,日本迫使泰國與它簽定了”日泰同盟條約”的攻守同盟條約。
1942年1月25日,泰國向英國和美國宣戰,正式參加到軸心國一方,投入了第2次世界大戰。
在戰時,泰軍僅僅協助戰俘管理,交通線守備,治安維護等低強度的任務,唯一值得一提的大概只有協助桂河大橋修筑一事。對重慶則一直侍奉唯謹,軍統有暹羅站,軍委會在泰國有專設的暹羅軍事專員公署,在情報搜集上有極大幫助。戰爭勝利后第93師即直入曼谷受降。
1942年,有幾個泰國師跟隨日本印支派遣軍追殺向云南境內撤退的Z國遠征軍,一直打到了Z國云南的騰沖。侵入Z國云南的泰國軍隊還宣稱云南有一部份劃歸泰國。后來,Z國軍隊發起反攻時,這幾個泰國師倒是溜得快,丟下盟友日軍不管,導至防守騰沖的日軍師團被我軍全殲。那些入侵Z國云南的泰國師的總司迪史古恩(上將,后來在朝鮮戰爭中被我國再次打?。┍惠S心國同僚稱為“飯桶將軍”。
日本投降后,1945年8月16日,泰國Government發布聲明表示,對英美的宣戰布告不算數,算是對二戰有了一個最后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