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兒脾胃,小編有話要說。
小編不能吃,生的娃一樣一樣。五歲的小男生,肥肉吃下去就嘔,豆腐、粉條、白果、稀飯、魚肉凡是松軟的,一概認同為肥肉??粗寡坎艘粯拥耐?,小編心碎一地。
小編同事娃7歲,從小脾胃弱,多吃一點就胃脹,孩子爹經常加夜班,到了晚上九、十點,就下一大碗面或者炒一大碗飯,喚娃同吃,倆父子哼哧哼哧吃完后,孩子爹繼續工作,小朋友就開始不停打嗝。
同事予以抗議,孩子爹則說,小兒能吃就是福,我們小的時候哪有這么多禁忌?
同事翻個白眼過去,你小時候都吃不飽,有可比性嗎?同事找到湖南中醫附一兒科副主任、醫院首屆名醫舒蘭教授給娃調理半年后,娃胃脹打嗝終于不再出現。
舒蘭教授介紹說: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強健則生長旺盛,脾胃虛弱則發育受阻,通過飲食調理及中醫辨證調護、推拿針刺、藥膳食療等方法可助脾強胃健、氣血生化,從而促進小兒健康成長。
具體怎么調,干貨送上:
合理喂養,顧護脾胃
飲食應清淡,忌油膩辛辣厚味,如油炸類、燒烤類等食物,以免生濕助熱更傷脾胃;
飲食應溫熱,忌貪涼冷飲,如冰淇淋、大量生冷水果等,以免生寒戕伐脾之陽氣;
飲食應以易消化之物為主,如粥類、面食,忌過多進食肉類、糖類之飲食,以免增加脾胃之負擔。
謹記:“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饑與寒”。不可暴飲暴食,進食過多過雜,徒傷脾胃。
辨證調護,健脾強胃
脾胃氣虛者:常見面色萎黃,神疲乏力,不欲飲食,食后脹滿,大便稀溏。
調理方法:可選用參苓白朮散、七味白術散等調治,湖南中醫附一自制藥觀音合劑為健脾開胃之有效制劑,適合脾胃氣虛之厭食癥。
脾陽不足者:常見四肢不溫,腹中冷痛,稍食生冷易腹痛腹瀉。
調理方法:可選用理中丸調治。
胃陰不足者:常見口舌生瘡,口干唇紅,手腳心熱,大便秘結。
調理方法:可選用養胃增液湯調治。
辨證準確,調護適宜,用藥得當,則脾胃強健。
推拿針刺,有益脾胃
推拿療法有促進氣血循行,經絡通暢,臟腑調和之作用,兒科臨床常用于治療小兒厭食、泄瀉、腹痛等病證。
按摩足三里穴具有調理脾胃之效;
捏脊療法有健脾助運強身健體之功,用于治療厭食、積滯、疳積等癥;
針刺四縫穴是兒科針法中常用的一種,可以清熱、除煩、通暢百脈,調和臟腑,也是治療厭食、疳積的首選。
巧用藥膳,善用食療
芡實茯苓粥:芡實15克,茯苓15克,大米適量。前兩味入鍋,煮成軟爛,再加入大米適量,繼續煮爛成粥,分頓服。有健脾祛濕,澀腸止瀉之功效;
蓮子山藥粥:蓮子30克,山藥80克,粳米50克。將蓮子去皮及心,加山藥、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適用于食欲不振、消瘦脾胃虛弱之小兒;
沙參麥冬扁豆粥:沙參10克,麥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將沙參、麥冬加水煮約20分鐘,取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適用于大便干結,納呆,手足心熱之胃陰虛小兒。
最后,舒蘭教授微笑著說:脾胃虛弱,常因先天不足和(或)后天失調所致,故其調理也非幾日之功,應根據病情、病證進行調治,不可同一而論。一般需時較長,應以月計。
“應以月計”,同志們,這是關鍵。也就是說:堅持就是勝利!
舒 蘭:兒科副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高等中醫藥教育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湖南省中醫藥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名醫歐正武教授學術經驗繼承人。擅長肺、脾、腎相關疾病及心理精神疾病的防治。主治小兒抽動癥、多動癥、反復呼吸道感染、厭食、佝僂病等。
坐診時間:周一、周三全天,周二、周四、周六上午
感謝關注 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