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第二中醫院耳鼻喉科 主任醫師 郭宏教授
近年來研究發現:耳聾在糖尿病患者中極為常見,尤其是那些已經并發有周圍神經病變和冠心病的患者。有數據顯示:糖尿病患者聽力下降的發生率是正常人的2倍,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現聽力下降,48%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耳聾。這提示我們,耳聾已成為糖尿病患者的新威脅。
糖尿病導致耳聾的現象普遍存在,耳聾嚴重影響了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不僅直接導致溝通交流障礙,還會引發心理問題。糖尿病患者聽力受損,使得人際交流困難,由此可間接造成思維緩慢,性格孤僻,極大地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及各種社交能力,對于這種耳聾我們應該做哪些預防和干預呢?廣東省第二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郭宏為讀者作出了解答。
要對耳聾有個正確的判斷,了解耳聾的早期癥狀。耳聾常常表現為能聽得見聲音,卻聽不清別人講話的內容,經常性的能聽別人在說話,但往往周圍的人都能聽清,唯獨自己難以聽清;經常要求別人重復剛剛說的話;經常聽錯別人說的話;經常將電視音量開得過大,吵得周圍的人心情煩躁;習慣性將頭轉向講話者一側或身體前傾以便能夠聽清別人說的話;出現很多次別人在路上高聲打招呼,但自己卻渾然不覺的現象;甚至聽不清馬路上汽車的聲音,出車禍等等。
影響糖尿病性耳聾患者聽力恢復的因素較多,主要與患者年齡、治療前聽閾、發病至治療時間以及血糖控制情況有關。
中醫辨證論治對于伴有耳聾的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意義,在祖國醫學中屬于“耳聾”、“眩暈”、“消渴”的范疇,臨床上可以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遣方用藥。
改善糖尿病性耳聾患者聽力下降最重要的前提有效的控制血糖。
由于糖尿病所致的耳鳴、耳聾、眩暈等在臨床上治療難度較大,多屬不可逆病變,且常逐漸加重,病情重者可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生活、學習等。因此綜合管理糖尿病,加強防控危險因素尤為重要。作為醫生要常常關注患者聽力受損、加強聽力檢測;作為患者應樹立愛耳護耳意識,以期達到早診斷早治療,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雙手食指放耳屏內側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為限,每次3~5分鐘。此法可并治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疾病。
雙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推摩,直至耳輪充血發熱。此法有健腦、強腎、聰耳、明目之功。
用雙手拇、食指夾捏耳廊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發熱發紅。此法有鎮靜、止痛、清腦明目。
兩手分別輕捏雙耳的耳垂,再搓摩至發紅發熱。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讓耳垂彈回。每天二三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進耳朵的血液循環,健腎壯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