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是小學生作文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本階段是小學作文練習由段到篇的過度階段,并且教師要引領學生做好從看圖說話寫話向一篇完整的習作的轉變。
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在老師和一些外力的幫助之下去了解什么是作文,作文的結構,這樣在寫作文的時候孩子才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本階段的作文訓練,從形式看,有看圖寫話,有觀察練筆,有記敘文的初步訓練,也有常用的應用文聯系。從內容上看,有寫景狀物的,有寫人記事的,還有日記、通知、書信等。
由于是初識作文階段,老師在講課的時候要做到非常重要一點,那就是——“細”。細到包括修辭手法的運用,段落如何安排,每一段所要介紹的主要內容,開頭結尾可以使用什么樣的方式等,并且要做好板書,并且在板書上加以設計,在講完之后,通過回顧板書幫助學生梳理所講內容,在腦子里慢慢構造作文思維。其實說白了,就是做好三年學生作文的“入門”工作。
想要做好“入門”,要學會在選課上做功夫,這個階段要選擇一些比較直觀,容易引起學生寫作興趣的課程,比如說觀察類的,可以觀察胖大海、苦瓜、蘋果、學習用品等等,選擇這些孩子身邊的事物,能讓他們更容易接受作文并且也告訴他們,作文其實就是源于生活的,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寫作的興起,以更全新的視角去看待周圍的事物。
也可以是體驗類的習作,比如組織手工制作、做游戲、演童話故事等等,這不僅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寫作課堂的樂趣,還可以讓學生直接參與體驗,最后將自己的所見所感寫到作文中。但是在具體教學中我們會發現,游戲時學生興致高昂,課堂氣氛絕佳;而習作時學生卻不那么有興趣了;或者先游戲再作文的課上學生興致勃勃,而有的題材的習作課學生卻不怎么樂意動筆。
其實挖掘課堂的快樂絕不僅僅止步于游戲,而是要更深層次地挖掘學生內心對寫作的快樂。那么該如何挖掘?其實就是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建立作文不難的自信心。此階段作文不可拔高,讓學生把自己想說的、看見的、感受到的、想到的,語句通順條理清晰地記錄下來即可。要鼓勵學生作文中的優點,哪怕只是其中一個詞用的好,也不要吝嗇自己對他們的表揚。
經過這么幾年親身的教學實踐,讓我有一個很深的感觸就是,作文教學,越是低年級需要老師花費的心思就越多,真的是需要老師在課下去實實在在的下功夫,這堂課我要用什么樣的形式吸引學生?怎樣讓學生在吸收知識的同時對作文有興趣?如何讓學生把講過的知識學以致用?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所以要想幫助三年級孩子跨過寫作這道坎,就要拿出自己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像幫助自己的孩子一樣去幫助他們!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其實關于三年級寫作還有很多可以交流的,希望我們以后還有機會互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