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2個節氣,雨水節氣。廣東省名中醫、節氣養生專家、中醫科普專家、廣東省中醫院肝病科主任池曉玲教授繼續給大家普及節氣養生心得。
雨水,斗指壬為雨水,東風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僅表示降雨的開始,也表明雨量開始增多。那么雨水節氣應該如何養生?飲食方面又應該吃什么比較好呢?
精神調養
在精神調養上宜精神振奮,勃發向上,心胸開闊,情緒樂觀,與春氣相應。
此外春季養脾健脾很重要。養脾也要靜心,以精神的調攝為主。
第一,心平氣和,使肝氣不橫逆,使脾胃安寧,讓脾胃的運化功能正常,以達到健脾的目的。
第二,靜心養氣,既不會擾亂心血,也不會損耗心氣,使心氣充和,進而滋養脾臟,養脾得以健胃。對于春天的天氣多變,一定要保持心境的平和,只有情志相適,加上飲食的調養,健脾的功效才會非常顯著。
起居調養
雨水節氣屬于早春天氣,乍暖還寒氣溫尚低,晝夜溫差變化大,體弱的人易感冒。此外,人的陽氣根于腎,春季隨著陽氣回升,腎中陽氣也會逐漸升發,而腎居腰府,陽氣從此向全身散布,一旦有風寒入侵,陽氣就會被困于下,使腰以下的血液循環受到阻礙,出現腰膝酸軟、疼痛麻木等癥。因此,雨水時節,下身的褲子、襪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點、暖和點,不要換得太快,脫得太早。
除要“夜臥早起”之外,還提倡多到戶外散步,舒展肢體。
飲食調養
飲食防護也是預防春季多發病的重要措施。
免疫力低的人,可用黃芪、黨參、大棗適量,煮成茶水飲用,以補氣護衛,提高機體免疫力。
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可以喝一些姜棗糖茶,即取生姜10克,大棗10枚,加水煎煮成茶,少加紅糖,日日飲用。
患有關節疼痛的人,生姜是不可缺少的食品。此類病人,不可食用寒冷食物,亦不可過量食用辛辣溫熱之品,以防出汗過多,腠理開泄,誘發感冒等疾患。
木形人:疏肝健脾
在飲食方面,木形人尤其要注意疏肝健脾,平時可多吃雞肉、魚肉、豬肉、牛奶、月季花、百合、五爪龍、黨參、金橘、薄荷等。
藥膳可以選擇“金橘粥”:金橘5個,粳米100克。將粳米洗凈,與金橘同入鍋,加適量水煮沸,再用小火煨至粥爛。
功效:疏肝行氣健脾。
火形人:平心靜氣以養肝
在飲食方面,火形人的疏肝健脾的基礎上,可適當多服一些清肝、柔肝的食物或藥食兩用之品,如芹菜、淮山、酸棗仁、菠菜、白芍、麥芽、山楂等。
藥膳可以選擇“山楂麥芽飲”:麥芽9克,山楂9克。上兩味同時放入砂鍋,加水250ml,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即成。
功效:健胃理氣,消食化積。
土形人:健脾祛濕
在飲食方面,土形人要做到在疏肝健脾的基礎上,適當多服一些健脾祛濕的食物或藥食兩用之品,如雞肉、豬肉、薺菜、苘蒿、蘿卜、荷葉、法夏、陳皮、春砂仁等。
藥膳可以選擇“淮山半夏飲”:淮山30克,清半夏10克,白糖適量。上兩味洗凈,同入砂鍋,加清水1000ml,大火煮沸,小火煎煮半小時,去渣取汁,調入白糖即成。
功效:培補脾胃,健胃去濕。
金形人:防春寒
在飲食方面,金形人要注重理氣健脾,可多吃疏肝健脾養胃的食物或藥食兩用之品,如白蘿卜、枸杞子、月季花、木耳、百合、麥芽等。
藥膳可選擇“月季花茶”:月季花3克,冰糖適量。將月季花及冰糖一同放于茶杯中,用沸水沖泡3-5分鐘即成。
功效:疏肝理氣。
水形人:通陽健脾祛濕
在飲食方面,水形人飲食在疏肝健脾的基礎上,可適當服用一些通陽健脾的食品或藥食兩用之品,如韭菜、蒜苗、芫荽、芹菜、干姜、香附、麥芽、陳皮等。
藥膳可以選擇“香附陳皮粥”:香附5克,陳皮5克,粳米100克。將香附、陳皮與淘洗干凈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鍋,加清水適量,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成粥。
功效:疏肝理氣,健運脾胃。
運動調養
初春時節,乍暖還寒,氣候變化無常,早晨鍛煉時,衣服不能穿得太少;大汗淋漓時不可減得太多,以免身體受涼感冒或者誘發呼吸道疾病。
經過寒冷的冬季,身體各器官的功能包括肌肉功能都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因此,鍛煉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讓肌肉和韌帶得到充分放松,以防止運動量的突然加大而造成肌肉和韌帶損傷。
其次運動量要適度,以免造成身體較大的消耗,引起過度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