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北京法院立案階段多元調解工作的規定》全文




北京法院立案階段多元調解工作的規定

2016年8月12日京高法發〔2016〕369號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宗旨]

為規范北京法院立案階段多元調解工作,實現糾紛合理分流、穩妥化解,發揮非訴訟調解組織在化解社會矛盾糾紛中的積極作用,推動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特邀調解的規定》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和司法解釋,結合北京法院審判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內容]

北京法院立案階段多元調解工作分為兩部分:

(一)立案前調解前置程序工作,是指對于本規定納入調解前置程序范圍的糾紛,在征求當事人同意的基礎上,法院在立案前委派給進駐法院的人民調解員進行先行調解,盡可能將糾紛化解在立案前。

法院應建立調解前置程序與速裁銜接機制,對于調解不成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案件,由立案庭及時審理并作出裁判;事實難以查清、需要較長時間調查取證,法律關系復雜、當事人爭議較大或存在其他不適宜速裁情形的,應及時立案移轉審判庭。

立案前調解前置程序范圍之外,適宜調解的其他糾紛,登記立案前,法院可以經當事人同意委派給特邀調解組織或者特邀調解員進行調解。調解程序參照立案前調解前置程序的規定。

(二)立案后委托調解工作,是指對于本規定納入委托調解范圍的幾類糾紛,法院在立案后應引導當事人選擇委托調解。當事人同意的,案件中止審理后委托給相關的調解組織進行調解。

適用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還債程序的案件,婚姻關系、身份關系確認案件以及其他依案件性質不能進行調解的民事案件,不得進行立案前委派調解和立案后委托調解。

 

第三條[調解期限]

法院立案前委派調解的案件,調解期限為30日立案后委托調解的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的調解期限為15日,適用簡易程序的調解期限為7日。雙方當事人同意延長調解期限的,不受調解期限的限制。

委派調解和委托調解的期限自人民調解員或者調解組織簽字接收法院移交材料之日起計算。

 

第四條[職責分工]

立案前委派調解和立案后委托調解,由法院立案庭統一負責實施,包括當事人引導、案件導出及管理、調解指導、調解成功案件出具相應法律文書、調解不成時的速裁等事項。

 

第五條[司法保障]

對于委派或委托調解的案件,法院應對調解過程進行指導,確保調解過程和調解協議內容合法。當事人申請確認調解協議效力的,法院可區分情況依法出具調解書或者司法確認裁定。即時清結或者有其他情形,當事人申請撤訴的,法官應指導當事人提交書面的撤訴申請書,或者記入詢問筆錄由當事人簽字,納入司法統計系統后按撤訴結案。

 

第六條[虛假訴訟的防范]

在立案審查過程中,法院認為案件存在虛假訴訟可能的,不應予以委派或者委托調解。

調解組織在調解過程中發現案件存在虛假訴訟可能的,應中止調解,及時向委派或委托法院報告。法院對于當事人進行虛假訴訟、在調解過程中提供虛假證據或進行虛假陳述的,應根據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予以處罰。

 

第七條[起訴的效力]

立案前委派調解的案件,訴訟時效從起訴人向法院提交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之日起中斷。


第二章 立案前調解前置程序工作


第八條[適用案件范圍]

立案前調解前置程序工作適用于以下六大類糾紛:

(一)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

(二)追索物業費、供暖費的物業服務合同糾紛、供用熱力合同糾紛

(三)婚姻家庭、繼承糾紛,包括婚姻家庭、繼承、贍養、撫養、扶養等糾紛

(四)訴訟標的額在10萬元以下的買賣合同糾紛

(五)訴訟標的額在10萬元以下的民間借貸糾紛

(六)相鄰關系、小額債務、消費者權益保護、醫療糾紛、其他物業管理等適宜調解的糾紛


第九條[引導調解]

對于本規定第八條范圍內的糾紛,立案法官在審查符合登記立案條件時,應當告知當事人調解前置程序相關事項,并通過多元調解優勢、訴訟成本、訴訟風險告知等積極引導當事人在立案前選擇先行調解。


第十條[程序啟動]

當事人同意調解的,法官應指導當事人填寫《立案調解申請書》,并將案件委派給進駐法院的人民調解員先行調解。


第十一條[案件管理]

法院對于調解前置程序的案件,應按收案時間錄入北京法院審判業務管理系統進行登記。

登記內容應包括:收案時間、編號、案由、當事人姓名或名稱,調解方式、移交調解時間、調解結束時間、調解結果等事項。


第十二條[調解員對案件篩查]

人民調解員接收案件后,應對案件是否符合下列條件進行篩查:

(一)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中,事故機動車登記地、投保保險公司登記地均在本市范圍內

(二)物業服務合同糾紛、供用熱力合同糾紛案件中,屬于物業公司、供暖公司向業主追索物業費、供暖費的情形

(三)婚姻家庭、繼承糾紛案件中,不涉及確認身份關系

(四)買賣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訴訟標的額在10萬元以下(包含本數)

人民調解員對符合上述條件的案件,應當在接收材料之日起5日內通知到雙方當事人并開始調解工作;無法通知當事人或當事人明確表示不同意調解的,應在2日內將案件退回立案庭辦理立案手續。

立案庭收到人民調解員退回的案件后,應于當日登記立案。


第十三條[物業、供暖類糾紛調解的特殊規定]

對于物業服務合同糾紛、供用熱力合同糾紛案件,法院可在收到起訴狀之日起3日內對同一小區內物業公司、供暖公司向業主追索物業費、供暖費的案件是否已經有相關生效判決進行核查。對已經有相關生效判決可作為調解依據的案件,應于當日將案件移交人民調解員進行立案前調解;對尚沒有生效判決可作為調解依據的案件,可在3日內引導起訴人選擇1至2件典型案件予以登記立案,由相關審判庭進行快速審理并作出裁決后,依據裁判結果進行調解。


第十四條[調解中應注意的事項]

人民調解員應圍繞當事人的爭議,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進行調解。對于下列五類重點糾紛,在調解過程中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

1.核實交通事故的真實性。要求起訴人提交公安機關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等能反映交通事故過程的證據,并確定賠償義務人及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交強險)、第三者責任險等的承保公司。

2.指導起訴人提交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修理費的相關證據。對于起訴人提出需要進行傷殘鑒定的情況,應組織起訴人、賠償義務人、保險公司共同選定鑒定機構進行鑒定;雙方當事人同意進行鑒定的,視為雙方當事人同意延長調解期限。不能選定鑒定機構的,應及時登記立案。

3.將交通事故認定書、損失票據等證據收集齊全后,根據事故認定書中記載的保險公司,將證據交由承保的保險公司進行理賠核算。

4.接到保險公司核算的理賠方案后,起訴人、賠償義務人對保險公司核算的賠償數額有異議的,應組織起訴人、賠償義務人在釋明相關法律規定損失數額計算方法后進行調解,必要時可要求保險公司提供相應計算方法及計算過程。對賠償數額不能達成一致的,應及時將案件登記立案。對賠償數額能達成一致的,分情況處理:

1)損失數額未超出交強險限額的,組織起訴人、賠償義務人、保險公司圍繞理賠方案進行調解,如能達成調解協議的,由保險公司按照保險理賠的途徑完成對起訴人的理賠工作;如不能達成調解的,應將證據材料及保險公司理賠方案記錄后,轉入立案速裁程序。

2)損失數額超出交強險限額的,審查是否有交通事故認定書,對責任認定無異議的,在交強險保險公司保險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后,對超出部分,組織起訴人、賠償義務人、第三者險保險公司,依據責任比例進行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由保險公司按照保險理賠的途徑完成對被侵權人的理賠工作;如不能達成調解協議的,應將證據材料及保險公司理賠方案記錄后,轉入立案速裁程序。

當事人對交管部門責任認定有異議或交管部門未定責的情況,要組織起訴人、賠償義務人、交強險的承保公司、商業三者險的承保公司共同調解,如對事故責任認定不能達成一致的,應登記立案。

(二)物業服務合同糾紛、供用熱力合同糾紛

經核查同一小區中追索物業費、供暖費案件已有生效判決的,對同一小區訴至法院的其他案件,應組織物業公司或供暖公司與業主參照已生效判決進行調解。對達成調解協議的,應督促業主及時履行調解協議確定的繳費義務;達不成調解協議的,轉入立案速裁程序。

(三)婚姻家庭、繼承糾紛

1.審查雙方婚姻關系的真實性。要求當事人提交結婚證或民政部門關于婚姻關系的證明,并核實當事人的行為能力。對存在患有精神疾病等不具備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當事人的案件,應登記立案。

2.詢問雙方對于婚姻關系的意見。對于雙方均同意離婚的,如無子女、財產需要處理的,登記立案后出具調解書;如一方堅持不同意離婚的,應登記立案。

3.雙方均同意離婚,但有十八周歲以下未成年子女的,應對于子女撫養問題進行調解。未成年子女在十周歲以上的,應征詢子女的意見。當事人對婚姻、子女撫養達成調解協議的,在當事人自愿的情況下,可由立案法官登記立案后出具調解書確認雙方離婚。

4.雙方均同意離婚且對子女撫養問題達成一致,但有夫妻財產要求處理的,如果雙方對于財產問題能達成調解協議的,由立案法官出具調解書;不能達成調解協議的,應登記立案。

1)對于銀行存款、工資收入、公積金等財產的處理,應要求雙方當事人提交名下存款證明,并僅就夫妻名下財產進行調解。對存款性質存在爭議的,應登記立案。

2)對于房屋的處理,應要求當事人提供房屋的產權憑證,對于房屋產權有爭議、房屋產權不明、可能涉及案外人的情況,應登記立案。

3)對于夫妻共同債權、債務的處理,因涉及案外人權益,應登記立案。

5.婚姻家庭類案件在調解不成的情況下均應登記立案,移交審判庭進行審理。

6.繼承案件應要求起訴人提供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的身份情況,對不能通知全部當事人參加調解的,應登記立案。

對于遺產價值需要評估的,應組織雙方當事人共同選定評估機構進行評估;雙方當事人同意進行評估的,視為雙方當事人同意延長調解期限;雙方當事人有一方不同意進行評估的,應登記立案。

對于遺產分配問題能達成調解協議的,由立案法官出具調解書。對于不能達成調解協議的,應及時登記立案。

(四)買賣合同糾紛

審查雙方合同中買賣行為的真實性,起訴人應當提交買賣合同原件、交付貨物或給付貨款的憑證。對起訴人不能提供合同原件的,應要求起訴人對買賣合同法律關系是否存在進行舉證。起訴人不能舉證證明買賣合同關系存在的,應登記立案。

(五)民間借貸糾紛

審查民間借貸中借款行為的真實性,應要求起訴人提交借款合同原件、出借款項的交付憑證。對于起訴人不能提交款項交付證據的案件,不能僅憑起訴人的陳述進行調解。對于當事人之間約定的利息等條款應比照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進行嚴格審查。


第十五條[填寫地址確認書]

人民調解員在調解過程中應指導被告填寫《當事人送達地址確認書》,并向被告釋明《當事人送達地址確認書》的效力。


第十六條[司法保障的形式]

經人民調解員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案件,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的,由調解組織所在地或者委派調解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法院應在審查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條件下,依法立案并出具司法確認裁定;當事人申請出具調解書,經審查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法院可在立案后出具調解書。

對于債務已經即時清結,當事人既不申請司法確認又不申請出具調解書的,人民調解員應指導當事人提交書面撤訴申請,由法院立案后裁定準予撤訴;如果當事人不提交書面撤訴申請,調解員應向當事人釋明法律后果,由法院對該案按撤訴處理結案。

調解協議包含解除婚姻關系內容的,法院應當出具調解書確認其效力。


第十七條[立案前委派調解案件的收費]

經立案前委派調解,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起訴人申請撤訴的,免交案件受理費;申請司法確認的,依法不收取訴訟費用;申請出具調解書的,人民法院可以在減半收取訴訟費用的基礎上,再適當減免訴訟費用


第三章 立案速裁工作


第十八條[速裁的案件范圍]

對于立案前委派調解不成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當事人爭議不大的簡單民事案件,法院應開展立案速裁工作


第十九條[審判組織設置]

法院應在立案庭設置立案速裁法官,與人民調解員進行對接,負責案件速裁工作。有條件的法院,可在立案庭設置速裁審判組,專門從事調解基礎上的速裁工作。每個速裁審判組由若干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人民陪審員組成。

立案階段從事調解的法官原則上不參與同一案件的裁判工作。在案件速裁審理過程中,雙方當事人仍有調解意愿的,速裁法官可以進行調解。


第二十條[審理程序及期限]

立案速裁案件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應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審結,原則上不得延長。


第二十一條[舉證和答辯期限]

立案速裁案件,舉證期限由人民法院確定,也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并經人民法院準許。當事人雙方均表示不需要舉證期和答辯期的,記入筆錄,當日開庭審理或者當日確定開庭日期。


第二十二條[送達方式]

立案速裁案件,可以采取電話、短信、傳真、電子郵件等簡便靈活的方式通知當事人,并做好工作記錄。


第二十三條[審理方式]

立案速裁案件可以采取在線視頻等簡便的方式開庭審理。庭審可以在充分保障當事人發表意見的前提下靈活安排,不受法庭調查、法庭辯論等程序的限制。


第二十四條[裁判文書形式]

立案速裁案件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可以在事實認定和裁判理由部分適當簡化,主要記載當事人基本信息、訴訟請求、裁判主文或者調解結果等內容。


第二十五[訴訟費用]

立案速裁案件,按照簡易程序案件收取訴訟費


第二十六條[審理程序轉換情形]

在立案速裁過程中,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需要公告送達的,經庭長審批,轉為普通程序,由立案速裁組法官組成合議庭繼續審理。

(二)存在當事人申請鑒定、提出反訴或其他疑難復雜情形、難以在三十日內審結的,經立案庭庭長、主管副院長逐級審批后,移轉相關審判庭進行審理。

(三)案件符合小額訴訟程序適用條件的,適用相關程序審理。

立案速裁過程中發生審理程序轉換、審限變更等情形的,法院應告知當事人。


第二十七條[立案速裁案件的上訴]

立案速裁案件,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由中級法院立案庭負責審理。


第四章 立案后委托調解工作


第二十八條[適用范圍]

立案后委托調解工作適用于以下案件:

(一)涉互聯網糾紛

(二)涉醫療、美容糾紛

(三)典當糾紛

(四)證券、期貨糾紛

(五)保險合同糾紛

(六)勞動爭議

(七)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等涉房地產開發的糾紛

(八)標的額較大的買賣、承攬、委托、租賃合同等糾紛

(九)當事人選擇委托調解的其他糾紛


第二十九條[程序的啟動]

對第二十八條規定的案件,法院在登記立案后應引導原告選擇委托調解。原告書面同意的,法院應在立案之日起三日內將第二十八條中除第(六)項之外的案件委托至北京多元調解發展促進會,由北京多元調解發展促進會將案件分配至相應的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進行調解。

第二十八條第(六)項的勞動爭議案件應委托至各法院同級工會的調解組織進行調解。

各級法院也可以將上述案件委托至本院轄區的其他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進行調解。


第三十條[審限計算]

立案后委托調解的案件應中止審理,委托調解期限不計入案件審限。雙方當事人同意延長調解期限的,延長的調解期限不計入審理期限


第三十一條[案件的管理]

按照第二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北京多元調解促進會接收案件后,對法院委托調解的案件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一)應在收到案件后二日內將案件分配至相應的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進行調解;

(二)應督促所屬調解組織在七日內完成通知被告的工作,如果七日內無法通知到被告或者被告不同意調解的,應將案卷及時退回委托法院

(三)應在調解期限屆滿五日之前督促各調解組織將調解不成的糾紛退回委托法院;

(四)制定《法院委托調解案件管理規定》,規范各調解組織的調解行為和流程;

(五)對于法院反饋的各調解組織在委托調解中的違規行為進行處理;

(六)應于每季度將委托調解案件辦理情況報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第三十二條[立案后委托調解案件的收費]

經立案后委托調解,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原告申請撤訴的,免收案件受理費;申請法院出具調解書的,人民法院可以在減半收取訴訟費用的基礎上,再適當減免訴訟費用


第三十三條[司法保障]

經委托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由法院出具調解書確認其效力;達成調解協議后,當事人申請撤訴的,法院應當依法作出撤訴裁定。對于債務已經即時清結,當事人既不申請法院出具調解書,又不主動申請撤訴的,調解員應指導當事人提交書面撤訴申請,由法院裁定準予撤訴;如果當事人不提交書面撤訴申請,調解員應向當事人釋明法律后果,由法院對該案按撤訴處理結案。


第三十四條[調解工作結束后案件的處理]

調解組織應指導被告填寫《當事人送達地址確認書》

經委托調解未能達成調解協議的案件,應形成結案報告,明確案件爭議焦點,當事人交換證據情況,對涉及的專業性問題可以提出專業性意見,連同案件全部卷宗一并退回法院。由立案庭于兩日內將案件移送審判庭審理。


第三十五條[審判庭的委托調解]

案件立案移送審判庭后、案件審理過程中,當事人在審理階段申請委托調解的,或者法院認為適宜調解的案件,經雙方當事人同意,審判庭可以委托特邀調解組織或特邀調解員進行調解。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六條[名冊管理]

法院應建立特邀調解組織和特邀調解員名冊。建立名冊的法院應當為入冊的特邀調解組織或者特邀調解員頒發證書,并對名冊進行管理。全市各法院均可以建立名冊,上級法院建立的名冊,下級法院可以使用。

法院應在訴訟服務中心等場所提供特邀調解組織和特邀調解員名冊,并在法院公示欄、官方網站等平臺公開名冊信息,方便當事人查詢。

調解員應當接受法院組織的業務培訓和業績考核。


第三十七條[業績考核]

對參與立案前委派調解和速裁工作、立案后委托調解工作的法官、司法輔助人員和書記員,按照《北京市法院審判人員業績評價辦法》的相關規定進行業績考核


第三十八條[監督處理]

調解員不得有強迫調解、違法調解、接受當事人請托或收受財物、泄露調解過程或調解協議內容等違反調解員職業道德的行為。

當事人發現存在上述情形的,可以向法院投訴。經審查屬實的,法院應當予以糾正并作出警告、通報、除名等相應處理。


第三十九條[卷宗歸檔]

法院立案庭應做好立案階段多元調解案件卷宗歸檔工作,調解成功案件均應納入司法統計系統并立卷歸檔


第四十條[數據錄入]

法院、人民調解員及各調解組織應在立案系統和委托調解系統中及時、準確、全面錄入調解案件信息


第四十一條[數據統計]

法院立案庭負責立案階段多元調解數據統計工作,定期上報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立案庭。

審判庭委托調解的案件,應在委托調解程序完成后三日內將相關信息報送本院立案庭,由立案庭統一對本院多元調解工作情況進行數據統計


第四十二條[效力與解釋]

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試行。本院之前下發的相關規定或文件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如果相關法律、司法解釋等有新的規定的,按照新的規定執行。

本規定由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立案庭負責解釋。


附件1:立案階段多元調解申請書

附件2:立案調解委托書

附件3:送達地址確認書

附件4:北京法院多元調解引導工作指南


 附件一 

北京市人民法院立案階段多元調解申請書

為踐行司法為民宗旨,充分發揮立案階段化解矛盾糾紛的積極作用,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高效、多元的糾紛解決渠道,按照《北京法院立案階段多元調解工作的規定》,您可以選擇立案前委派調解或者立案后委托調解。經立案調解,雙方達成調解協議,起訴人申請撤訴的,免交案件受理費;申請司法確認的,依法不收取訴訟費;申請出具調解書的,在減半收取訴訟費的基礎上,再適當減免訴訟費。調解期間屆滿,雙方當事人不能達成調解協議的,我院將即時立案審理。

 

申請人

基本情況

姓名或名稱

住址

聯系方式

被申請人

基本情況

 

姓名或名稱

住址

聯系方式

立案前

委派調解我申請此種方式。

 

簽字:

 年 月 日

 

調解組織名稱或

調解員姓名

電話

地址

立案后

委托調解我申請此種方式。

 

簽字:

 年 月 日

 

調解組織名稱或

調解員姓名

電話

地址立案法官:


 附件二 

北京市人民法院立案調解委托書

委托部門:

受委托單位:

 

案件情況(姓名或名稱、聯系電話):

 

委托期限:

 

案情概況:(詳見起訴書)

 

委托部門(蓋章):

 年 月 日

受托單位(蓋章):

 年 月 日

受托單位(會員單位)(蓋章):

 年 月 日


 附件三 

北京市人民法院送達地址確認書

人民法院對受送達人填寫送達地址確認書的告知事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關于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民事訴訟文書的若干規定》等有關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告知如下:

一、當事人起訴或者答辯時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供或者確認自己準確的送達地址,并填寫送達地址確認書。當事人拒絕提供的,將可能承擔不利后果。

二、因受送達人自己提供或者確認的送達地址不準確、拒不提供送達地址、送達地址變更未及時告知人民法院,受送達人本人或者受送達人指定的代收人拒絕簽收,導致訴訟文書未能被受送達人實際接受的,文書退回之日視為送達之日。

三、本送達地址確認書適用于一審、二審和執行程序。

 

受送達人

 

信息

 

姓名(名稱):

送達地址:

郵政編碼:

聯系電話:

其他聯系方式:

代收人信息:

姓名(名稱):

送達地址:

郵政編碼:

聯系電話:

其他聯系方式:

續表

 

受送達人

確認受送達人已經了解人民法院對受送達人填寫送達地址確認書的告知事項及相關法律規定,并愿意承擔法院向上述送達地址、代收人送達引發的法律后果。

受送達人簽字(蓋章):

 年 月 日


備考


 附件四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多元調解引導工作指南

為解決立案階段多元調解案件“導出難”問題,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組織、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以及其他社會力量化解糾紛的作用,緩解法院現實的審判壓力,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結合多元調解的優勢和特點、總結各院多元調解引導工作經驗,起草了多元調解引導工作指南,加大法官多元調解引導工作力度,提高多元調解案件導出量和導出率。

一、立案法官的引導義務

在審查起訴過程中,對于符合民事訴訟起訴條件的案件,除法律明確規定不得調解的案件,應當積極引導當事人選擇立案前委派調解或立案后委托調解兩種方式化解糾紛。

立案法官引導當事人選擇多元調解的案件量,已納入市高院《北京市法院審判人員業績評價辦法》,作為考核法官、司法輔助人員、書記員工作業績的重要內容。同時設定了調解導入率、調解成功率等指標對各院的多元調解工作進行考核評分,市高院審管辦將此項工作納入全市法院重點工作考核項,提交組宣處作為“雙先法院”評選的重要依據。

二、引導的內容

立案法官應根據當事人的反應和需求,引導當事人選擇立案前委派調解和立案后委托調解

(一)立案前委派調解:主要針對物業供暖、婚姻家庭繼承、交通事故、10萬元以下的借款和買賣糾紛以及其他家事糾紛、相鄰關系、小額債務、消費者權益保護、交通事故、醫療糾紛、物業管理糾紛,委派至進駐法院的人民調解進行調解;其他適宜委派調解的糾紛,也可以委派特邀調解組織或特邀調解員調解的糾紛。

1.門對門調解,非常便捷。法院內部設有人民調解室,當事人選擇人民調解方式的,案件將立即移轉給進駐法院的人民調解員進行調解,非常方便。

2.節省解決糾紛的時間。當事人選擇人民調解方式的,人民調解員會及時與被告聯系,征求被告是否愿意進行調解的意見。被告同意調解的,調解員將盡快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相反,如果案件立案進入訴訟程序,因現在法院未結案多、審判壓力大,每名法官手中正在審理的案件有××件,預計本案會在××月以后才能開庭。

3.省錢。人民調解不收取任何費用,能減少當事人解決糾紛的經濟成本。經調解達成調解協議,雙方當事人申請法院進行司法確認,也不收取任何費用;申請法院出具調解書的,法院也會在法律規定的簡易程序收費標準(減半收取訴訟費)基礎上再行給予訴訟費的減免。

4.調解結果有司法保障。調解成功,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的,法院出具的司法確認裁定或調解書都具有強制執行效力。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裁定內容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5.人民調解員專業性非常強。我院的人民調解員有的是法院、檢察院退休的老法官、老檢察官,有的是多年從事人民調解工作的基層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員(根據本院實際情況介紹人民調解員的優勢),法律業務能力非常強、調解經驗非常豐富。好多疑難復雜案件、當事人矛盾很大的案件,經調解都達成了調解協議,效果非常好(可以收集一些調解成功的案例)。

6.調解期限最長不超過一個月。聯系不到被告、被告不同意調解,或者雙方當事人分歧較大,難以達成一致的,調解員會及時將案件退回立案法官登記立案。當然,如果一個月調解期限屆滿后,您需要更長時間和被告進行調解的,可以申請延期。

(二)立案后委托調解的優勢:主要針對標的額較大的買賣、承攬、租賃、委托糾紛,涉互聯網糾紛,醫療、美容糾紛,典當糾紛,證券、期貨糾紛,保險合同糾紛,勞動爭議糾紛,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等涉房地產開發的等具有一定專業性的糾紛。

1.不影響當事人訴權行使。立案后委托調解就是先立案、后調解,案件進入訴訟程序后再委托給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進行調解。

2.在某一糾紛領域的專業性優勢。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在某一糾紛領域具有專業性和行業自律優勢,其聘請的調解員都是這一領域的專家,在調解過程中能夠從專業角度為當事人分析利弊并提供解決糾紛的建議,促進糾紛的解決。(立案法官可根據糾紛類型向當事人推薦相應的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介紹特邀調解組織名冊中相關調解組織)。

3.減少當事人訴訟成本。立案后委托調解,調解不成的,不收取任何費用;調解成功的,調解組織按照法律規定的簡易程序收費標準(減半收取訴訟費)收取調解費用。當事人申請法院出具調解書確認調解協議效力的,法院會對訴訟費進行減免,不會增加當事人的訴訟成本。

4.不傷和氣,有助于修復雙方關系、互利合作。對于雙方當事人都是市場主體且有長期合作關系的糾紛,立案法官可以從調解有助于修復雙方因糾紛破裂的合作關系,實現互利共贏、繼續合作的角度引導當事人選擇多元調解。

(三)其他引導內容

1.調解保密性強。按照最高法院要求,審判公開,判決書要全部上網,由于當前網絡媒體發達,案件經炒作或報道,往往會放大負面效應,影響當事人的信譽。而調解是非常強調保密性的,且法院根據調解協議出具的調解書或者司法確認裁定是否上網也要征求雙方當事人的意見,有利于維護雙方當事人的信譽和聲望。

2.有助于一攬子解決當事人之間的所有糾紛。在合法的前提下,多元調解可以不受法律關系、訴訟主體和訴訟請求的限制,促成當事人之間矛盾的徹底化解,盡可能一次性解決立、審、執的問題,真正達到案結事了。

3.訴訟風險告知。案件進入訴訟程序,法官要在分清是非、明確責任的基礎上作出裁判。而訴訟是一門專業技術性非常強的學問,當事人有理但證據不足、法律關系選擇錯誤、訴訟策略不當等都可能導致敗訴。而調解過程中,調解員從解決問題出發,會用靈活的方式、多樣的規則引導、推動雙方達成一致,更加有利于維護雙方的權益。

4.調解能極大減輕當事人解決糾紛的時間成本。訴訟要經歷一審、二審、再審、執行等漫長的程序,如果對方當事人想要拖延訴訟,還會申請管轄異議等,而調解書已經作出就發生法律效力。因此,調解較訴訟能極大解決當事人解決糾紛的時間成本。

三、立案法官應積極引導當事人申請立案階段財產保全,實現以保促調

對于事實較為清楚、權利義務關系相對明確的糾紛,立案法官應積極引導當事人申請立案階段財產保全,并告知當事人保全措施到位后可以及時申請立案階段多元調解,及時推動糾紛訴前解決。



本公號歡迎賜稿,來稿請發送郵件sifaadr@126.com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漸行漸寬的解決糾紛新路
民事案件繁簡分流和訴調對接工作 流程
法院訴前調解機制構建之探析
第234期 │東莞市第二人民法院關于民商事案件調解操作規程指引
訴前調解流程指引
法院附設的訴前調解制度建構研究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治县| 荆门市| 贵溪市| 茌平县| 当雄县| 叙永县| 固安县| 江源县| 石渠县| 高平市| 余干县| 长武县| 南岸区| 丰顺县| 镶黄旗| 米林县| 体育| 巴彦淖尔市| 青浦区| 睢宁县| 肇州县| 开平市| 开封县| 大英县| 丰镇市| 梨树县| 庆阳市| 枣阳市| 县级市| 长武县| 慈溪市| 溆浦县| 西林县| 龙海市| 舞阳县| 和静县| 临安市| 磐安县| 玛纳斯县| 元江| 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