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58年 車輪牌商標茅臺
車輪牌商標時期的茅臺。生產于1958年。
老酒歷史簡介:茅臺酒被譽為中國的國酒,在歷屆國家評酒會上(1952年、1963年、1979年、1984年、1989年)均獲得“中國名酒”稱號。上世紀50年代茅臺酒產量最低,而且受到土陶瓶材質的局限,較容易揮發,因此這個年份的茅臺酒非常珍貴,屢屢在拍賣會上拍出高價,這個時期的茅臺酒封口采用油紙先塞口,再用豬尿泡皮綁扎,最后貼上方形封口紙,改種類型的標貼一直沿用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值得一提的是,1953年后,茅臺采用五星圖案,但此時注冊商標為“車輪牌”,是“五星牌”的前身,該酒市場上非常稀有。
1958年茅臺酒的產量為627噸,其中出口銷量為52.5噸。
二:1973年 長江大橋牌五糧液
長江大橋牌五糧液,產于1973年。
老酒歷史簡介:五糧液連續四屆(1963年,1979年、1984年、1989年榮獲中國名酒稱號)通常收藏的五糧液主流瓶型形似蘿卜,俗稱蘿卜瓶。20世紀70-80年代酒標普遍為紅色,酒標上方通常為注冊商標的圖案(如長江大橋圖案),中間注有“五糧液”及拼音“WU LIANG YE”,下方為五糧液圖案。“長江大橋牌”五糧液為當時的五糧液內銷酒,最早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并于1980年隱退。
三:70年代中后期 麥穗牌瀘州大曲酒
麥穗牌瀘州大曲酒(出口型),此酒2012年在成都市征集,該酒日期約為70年代中后期。
老酒歷史簡介:1956年,為了創造外匯,由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四川省辦事處組織“瀘州大曲酒”試銷出口,瀘州大曲酒變成了外銷酒的專用名稱。該酒當時由川糧委托湖北省糧油出口公司出口,使用的商標是湖北省進出口公司的“麥穗”牌商標。圖中“麥穗”牌瀘州大曲酒在市場上極為少見。市場估價約為4-5萬元。
四:7080年代 董酒
董酒,產于7080年代。
老酒歷史簡介:董酒產于貴州遵義董公寺鎮。1957年,董酒廠與茅臺酒廠一樣由解放前的小作坊組建為企業,在第二、三、四、五次全國評酒會上四次蟬聯國家名酒稱號及金質獎。董酒是串香工藝的鼻祖,采用特殊工藝和配方,董酒既有大曲酒的濃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綿醇和與回甜,被行家們評價為“酒液清澈透明,香氣幽雅舒適,入口醇和濃郁,飲后甘爽味長”!
五:1890年 五加皮
義聚永五加皮酒,產于1890年。
老酒歷史簡介:義聚永記燒鍋歷史悠久,其釀造技術源于元代的直沽燒鍋,約創建于1880年。1901年,在大直沽慘遭八國聯軍涂炭后,義聚永率先出資聯合其它燒鍋重建大直沽酒業。劉鑫重建燒鍋作坊后,始創人劉鑫先生充分運用大直沽的自然條件和直沽燒鍋的傳統釀造工藝,釀制出新一代玫瑰露酒、五加皮酒和高粱酒,使義聚永燒鍋一時名聲大振。是天津酒業唯一的一中華老字號。
1927年和1931年,分別在南洋和香港注冊了帶有英文標志的“金星”商標,從此一炮打響,業務迅速擴大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地及整個南洋市場,銷量大增,使天津金星牌“玫瑰露”、“五加皮”、“高粱酒”成為南洋人民至今喜聞樂見的美酒佳釀。1934年,義聚永作為天津唯一的酒商又先后參加“首都國貨展”和“芝加哥博覽會”,使義聚永作為國貨精品置身于世界酒林的大雅之堂。
六:1950年代 洋河大曲
洋河大曲,產于50年代。
老酒歷史簡介:洋河大曲,江蘇洋河集團有限公司始建于1949年,是國家大型一類企業。1972年以來,洋河大曲被評為江蘇省歷屆名酒。1979年在第三屆全國評酒會上,洋河大曲一躍而躋身于全國八大名酒之列。
七:1960年代 西鳳酒
西鳳酒,產于1960年代。
老酒歷史簡介:西鳳酒,始于殷商,盛于唐宋,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遠在唐代就已列為珍品,鳳翔是民間傳說中產鳳凰的地方,有鳳鳴岐山、吹簫引鳳等故事。唐朝以后,又是西府臺的所在地,人稱西府鳳翔。酒遂因此得名。1952年,全國第一屆評酒大會中評選的中國四大名酒之一,是獨一無二的鳳香型白酒。
八:1960年代 汾酒
汾酒,產于1960年代。
老酒歷史簡介:汾酒有著4000年左右的悠久歷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汾酒作為宮廷御酒受到北齊武成帝的極力推崇,被載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舉成名。被譽為最早國酒,國之瑰寶。
1960-90年代 中國名酒全套:重劍南春、郎酒、五糧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