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實戰場上子彈的殺傷力是很強的,只要被子彈擊中,無論是身體哪個部位,受傷者會直接喪失戰斗力,如果是重要部位中彈會直接喪失生命。受到一些影視作品的影響,很多人誤以為在戰場上中了彈之后還能夠繼續戰斗,但實際上,只有當過兵的人才知道,那些都是騙人的。
在戰場上子彈擊中人體之后,彈頭會在人體內部翻滾,人體吸收掉子彈的沖擊力,從而在身體上形成一個大面積的創傷,大量失血伴隨劇烈的疼痛會讓人喪失戰斗力,就算是意志極其堅強者,也只能保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根本無力戰斗。無論是何種槍械,都有極高的后坐力,不經過訓練的人根本無法熟練使用,戰場上的受傷的士兵,根本無法控制這種后坐力。并且在戰場上中彈,首要面臨的就是失血過多的問題,如果不能夠得到有效止血,受傷者會很快會因此死亡。
另外在戰場上中彈之后無論如何都會留下后遺癥,一些受傷的老兵表述:即便是多年過去,一到陰雨天中曾經中彈位置還會隱隱作痛。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國軍隊的醫療資源十分有限,缺乏消炎藥,因此那個時候四肢中彈的傷員很多面臨著截肢的命運,留下終身殘疾。
在二戰時期,日軍士兵使用的步槍為三八式步槍,這款步槍是一個世界級名槍。使用6.5*50毫米的有坂步槍彈,有效射程為600米,槍口初速度765米每秒,訓練有素的士兵,可在300米內擊殺單個目標,700米內擊殺集群目標。這種步槍的貫穿力極大,有時能夠做到一彈兩命。在中日兩軍展開白刃戰的時候,日軍經常會先把子彈退出來,以防這種槍強大的貫穿力在拼刺時穿過對方身體,誤傷自己的隊友。蘇德戰場和歐洲戰場上,德國人使用的Kar98k式步槍,口徑為7.92毫米,槍口初速度為750米每秒,射程800米,這款廣為人知的步槍在二戰時也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
實際上在二戰時期,步槍的殺傷力已經十分恐怖了,大口徑、高速度的子彈基本打在身上就是一個血窟窿,狀況非常凄慘。機槍的殺傷力則更大,并且中彈者一般都是身中數彈,直接變成'篩子'。MG42機槍因為高射速,遠射程,奪去了無數盟軍的生命,被人們稱為希特勒的電鋸。
而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在子彈的威力則更為強大,目前世界上最廣泛應用的兩款子彈就是5.56毫米和7.62毫米的子彈。5.56毫米的子彈可以在350米的距離上擊穿九毫米的鋼板,而7.62毫米子彈則是在300米的距離上擊穿九毫米厚的鋼板。這里要表述的是這兩款子彈的貫穿力,而不是射程,憑借這樣的威力在幾百米內擊斃一名敵人完全不是問題,畢竟沒有哪一個士兵會戴著厚厚的鋼板來作戰。
以上所說的都是普通步槍,現在的大口徑反器材狙擊步槍,連水泥墻體都能夠擊穿,可以想象人體如果硬抗一顆這樣的子彈會是什么下場。被戲稱為大炮的巴雷特重型狙擊步槍使用的是12.7毫米的步槍子彈,可以在300米之內擊穿16毫米厚的鋼板。被這樣的子彈打中,只怕會尸骨無存。
至于防彈頭盔,他能發揮的防護作用也不是很大,一項實驗顯示,在近距離內手槍都可以擊穿防彈頭盔,因此在有效射程之內,步槍和機槍完全可以無視頭盔的存在。實際上,頭盔最大的作用是防止戰場上亂飛的彈片和流彈。
綜上所述,在戰場上中彈遠沒有影視作品中展現的那樣英雄豪邁,相反,那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至于中彈者還能夠活多久就要看運氣了。(跳梁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