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的互聯網化的電影公司,主要從是BAT、視頻網站、在線售票網站這些互聯網公司在布局,當然,也包括可以整合以上三者渠道分發的新公司,可能是營銷公司或傳統影視公司的徹底轉型。他們首先以發行業務為主切入電影產業,并逐步以IP為核心介入電影制作環節。他們都是活雷鋒,不僅給制片方高額的發行保底收入,還把發行的分成比例降的很低,甚至讓免費發行將成為趨勢。
因為互聯網一旦有了海量用戶后,他的邊際成本趨向于零。然后通過廣告、IP和增值服務的方式來賺錢,實際上就是創造了新的價值鏈。
新一代互聯網化的電影發行公司把免費模式帶進電影行業
新一代互聯網化的電影發行公司其盈利模式其實不在票房本身,電影行業被它們同化成了互聯網行業,所以電影產業一切都按照互聯網規則來運行。而互聯網最重要的商業模式就是免費!所以他們不準備靠發行費賺錢,而是用接近免費的發行模式來搶奪好的電影和IP,然后把觀眾變成自己平臺的用戶,有了用戶就有了各種各樣的盈利模式,就有了資本市場高額的估值。
這種顛覆式創新的模式,在小米手機和樂視電影身上已經驗證了成功。并且在線售票網站已經免費補貼電影院好幾年了,網絡賣一張票平均還賺不到一塊錢,如果算上運營成本大家都是虧本賺吆喝。既然在線售票網站可以為電影院免費幫忙賣票,那么互聯網化的電影發行為什么不能免費為制片方做發行呢?
互聯網化的電影發行公司代理費趨近于零。短期內,會出現大家為了爭奪發行權的競爭激烈,發行費用下降,可能降低到10%甚至更低,長期趨近于零,甚至會倒貼。當然,也會有發行對賭、階梯式的發行比例,例如票房比預期每超過一個億,發行代理分成比例就提升5%。或者干脆免費幫你發行,票房都歸制片方,但換取票房以外的權利,例如網絡版權、衍生產品、IP運營等。
新一代互聯網化的電影發行公司不靠“觀眾”賺錢,而是靠“用戶”賺錢;不是靠分“票房”賺錢,而是靠做“IP”賺錢;不是賺電影公司的錢,而是賺資本市場的錢;不是電影產業分存量的錢,而是為電影產業做增量。
新一代互聯網化的電影發行公司也把資本放大器帶進電影產業
電影產業一年票房才不到300億,按平均20%的發行費用分成,發行公司這一塊的總盤子才60億,這點錢根本容不下這么多大魚。一旦電影產業互聯網化,電影產業就跟更廣闊的互聯網行業打通,跟資本市場打通,電影產業一下子可以放大10倍到100倍以上。
一個電影公司有了幾部一線大片的成功案例,它在資本市場的估值就會成倍提高。例如《致青春》、《老男孩》的出品公司儒意影業就賣了15億。當然上市公司接盤后也不虧,由此帶來的股價升值可能會超過30億。再資本市場上賺的錢要十倍甚至百倍于票房。
現在甚至快到這邊票房一創紀錄,上市公司的股價就拉高。之前華誼、光線都經歷過。以前這種既得利益只有傳統影視上市公司獲得,而現在新一代互聯網化的發行公司更是玩資本運作的高手。所以它們會搶走華誼等傳統公司的大片,也會搶去資本市場那些投資者手里的資金。
所以,大家更有動力利用各種辦法去拉高票房,因為這不僅僅是撬動院線的排片,更是為了刺激公司股價的提升。這邊每拉動一個億的票房,那邊公司市值就更估值增加10個億,實時就可以見到效果。
最主要的,一旦你有大片發行的成功案例,你就鯉魚跳龍門,在電影行業有了話語權,后面才會陸續有大片找你發行。光線影業當年熬了那么多年,直到碰到《泰囧》才翻身,擠進一線陣營,才陸續有大片發行找上門來。
新一代互聯網化的電影發行公司以IP為核心運營
剛剛成立的騰訊電影+,首推7部大片就改編騰訊游戲的IP,以IP為核心,挾IP以令諸侯。電影票房并不是唯一收入,而主要是為IP宣傳的作用,然后在文學、動漫、游戲、影視等方面達到IP協同效應。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就分析過,電影產業的本質是IP(形象),而不是故事。不信你看看好萊塢這幾年已經成了續集的天下:《變形金剛》、《加勒比海盜》、《鋼鐵俠》,你說它們哪個故事好?都離《盜夢空間》差遠了,但是并不妨礙這些續集們每部的高票房。
電影如果只靠票房收入,那么就太浪費了,電影可以承載的東西太多了!奇藝CEO龔宇也列舉了迪斯尼的模式。2013年迪斯尼財年總共收入450億美金,廣播電視相關收入達到46%左右,利潤達到60%多,而我們感覺影響最大至少對中國人影響最大的迪斯尼業務是電影業務,但其收入只占到了13%,利潤更慘,占6%。但是,整個迪斯尼非常掙錢, 2013年財年度利潤達100多億,純利潤率達到了將近25%,因為它靠有線網絡實現了協同效應。
所以,如果手中有一個賣座的系列電影IP,那么每年一部續集,就可以坐等收錢了。
新一代互聯網化的電影發行公司把粉絲經濟做到極致
別看《小時代》系列在市場上沒有天敵,如果騰訊電影一殺進來,樂視這些影視公司都會敗在騰訊手下,一切以粉絲為核心的電影都可能被歸攏在騰訊旗下。QQ和微信加起來有10多個億的用戶,幾乎每個上網的中國人都人手一個。BAT眾籌平臺進來后,有天然的用戶優勢。當年韓寒就舉過一個例子,說如果中國進行公投,一人一票,那么總統一定是馬化騰,每人發100塊的QQ幣即可。
互聯網會讓粉絲電影成為一個大品類。粉絲眾籌,粉絲包場,粉絲點映模式就跟歌手個人演唱會一樣,專門為粉絲服務。當然,粉絲電影模式也會讓賈樟柯、婁燁這些小眾文藝片導演的作品有了細分人群點映的機會。
未來一部電影的誕生,可能會變得數據化、精準化。首先通過電影大數據進行分析,然后在娛樂寶這樣的眾籌平臺進行眾籌資金,粉絲或用戶參與。例如在娛樂寶人均眾籌(團購)100元,等電影拍攝出來上映后獲得兩張電影票。然后在線售票網站提前推廣、預售票,包銷電影票。并且同時與植入廣告廠商捆綁營銷,定向促銷、補貼用戶低價購票,或包銷電影票贈與用戶。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