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及CEO于冬又“開炮”了,他在近日表示:“電影院只是門店,電商主管推廣銷售。”這并非于冬首次提及互聯網與電影的話題,今年6月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他還曾拋出“未來的電影公司都將為BAT(百度、阿里巴巴、門戶)打工”的觀點,引起軒然大波。
不過,于冬的說法未能得到傳統業界與網票平臺的認同。
9月12日,萬達電影院線總經理曾茂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互聯網時代,電商是萬達影城的工具之一,在多年前我們就認為,未來的購票方式一定會出現網絡化,兩三年前,萬達就在打造自己的電商,今天,萬達電子渠道的出票達到總票房的30%,這其中有超過60%是通過萬達自有APP和萬達影城官網出票的。我們相信,觀眾會沖著電影院的品質來萬達消費。”
9月15日,蜘蛛網董事長楊明秋對記者說,“電影售票沒有形成壟斷性格局,現在電影售票充分競爭,電影院相對強勢,售票網站沒那么強勢。隨著互聯網在各個角度的運用,每家售票網站的價格策略傾向于低價,會導致生態的變化,變革已經在發生,電影很熱鬧,競爭很殘酷。”
網票平臺用0元票價吸納流量
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及CEO于冬在近日舉行的一個合伙人會議上表示,當今電影院的作用在不斷降低:“它現在只是一個門店,負責放映電影以及與各大電商結算。電商已經幫電影院找到了觀眾,賣好了票,甚至做好了所有的宣傳。”博納出品發行的電影《后會無期》于今年7月24日上映,聯合九大電商,在互聯網上做了大量的推廣,同時配合電商活動以豐厚的獎品:“大眾汽車”、“韓寒簽名書籍”等作為促銷,有效拉動了票房。
當前,網絡購買電影票最常見的兩種形式是“在線選座”和“團購”。一些數據似乎能佐證于冬的觀點:2014年5月,中國在線售票市場的整體份額已經超過了總票房的30%,業內預計今年年底其市場比例將會超過50%。2013年中國在線選座市場規模已突破12億元,約占全年票房總收入的5%,而預計在2014年至2015年,這一比例將增至10%和15%。以“在線選座”業務為例:截至2014年6月,格瓦拉網站的銷售額達到6億元,到今年年底預計到15億元。每日出票量10萬張。蜘蛛網從2011年底開始做在線售票,去年售出了1.2億元的票房,今年電影營業額預計在3個億左右;截至今年8月,淘寶網2014年電影票的銷售量已經達到50億元,占據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的1/4;而剛剛成立的微信電影票,一個月內銷售額就達到10億元。可見,互聯網的強勢加入,使得中國電影產業出現了深刻的變革。網票平臺的出現,一方面降低了觀眾的觀影成本,節省了排隊購票的時間成本,擴大和培養了觀影人群,另一方面,電影放映業務原有的現金收入和會員卡業務受到較為明顯的沖擊,電影平均票價也因此持續下滑。
9月15日,蜘蛛網董事長楊明秋對記者說,目前有三類群體在做網上售票:“第一類是院線和電影院自身;第二類是專業售票網站,比如蜘蛛網、網票網等;第三類就是門戶網站、淘寶、京東這樣的平臺。大家雖然做著同樣的事情,目標和優勢卻不一樣。院線和電影院售票,是完善自身服務的環節,今后不會成為主要的渠道,社會化渠道有更大的品牌優勢和成本優勢。萬達院線或者別的院線,邊際成本比專業售票網站高,院線售票都是給自己的品牌服務,體量也沒有專業網站大,不會對專業網站造成特別大的威脅。淘寶、門戶、京東的平臺與蜘蛛網的售票平臺都有接入,它們作為第三方平臺,是引流的窗口、流量的來源。”
楊明秋認為,未來售票本身帶來的利潤越來越少,“蜘蛛網會推進低價競爭,目標是經過一段時間,將電影票推到非常低的價格甚至0元。我們計劃分三步推進低價策略,逐步實現0利潤銷售。以蜘蛛網為例,從9月15日開始,原本每張2D電影票售賣加4元服務費,每張3D電影票售賣加8元服務費,服務費就是售票網站的真實售票收入。蜘蛛網將每張2D和3D電影票的服務費統一變成3元,其中,1.5元要付給合作的售票系統,0.5元作為設備維護費,1元是人力成本和影院押金的資金成本。預計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蜘蛛網會把這3元服務費也去掉,實現0服務費銷售。蜘蛛網將用一到兩年的時間,把大部分電影票都推向個位數甚至0元購。”
傳統院線用服務留住觀眾
2013年,萬達院線收入41億元,同比增長33%,凈利潤同比增長50%。截至2014年8月31日,萬達院線在全國共開業五星級影城155家,擁有1363塊銀幕,其中IMAX銀幕99塊,以全國票房15%的占有份額領跑全國各大院線,計劃到2016年,萬達院線將開業260家影城,銀幕數量2300塊。
“我們從用戶的角度考慮問題,所以萬達的平均上座率比全國的平均上座率高出50%。去年萬達的上座率是21%,全國的是14%。如果把年票房200萬元以下的影院也算上的話,去年全國平均上座率只有11%。”萬達電影院線總經理曾茂軍表示,“中國觀眾的觀影品質應該越來越高,電影院提供了家庭影院不能達到的設備和效果。例如我們一個影廳中有超過60個揚聲器,控制音響的中控臺就有兩米高。”
實際上,9月12日,曾茂軍接受記者采訪的當日,正值萬達院線第100塊IMAX銀幕在東莞落成。曾茂軍說,“萬達院線已經與IMAX合作了7年,到今年年底會開設超過110家IMAX影院。我們在去年年底宣布了新的合作計劃,未來五年至少要合作120塊IMAX銀幕,所以預計五年以后我們加起來應該會應用超過220塊IMAX銀幕。”曾茂軍說:“好萊塢的動作大片,在IMAX看的感受是最好的,在個別影片和個別影城,IMAX影片的產出量可以超過其他影廳的總和。”但他認為IMAX不是萬能的,“全國有很多產出很低的IMAX影城,電影同質化很嚴重,關鍵看怎么經營。同一個位置可能有四五家影院,有的票房好,有的票房差,關鍵在于服務。很多影城對成本的關注大于對放映效果的關注,同樣的,硬件沒有維護得很好,差異也會很大,萬達影城每天放映前都會用標準設備去檢查每個廳的放映效果。”
有觀點認為,電影銷售網站其實對于傳統電影產業來說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因其能夠省去傳統電影產業很多不必要的環節,比如院線聯合,甚至將院線之間的壁壘打破。蜘蛛網董事長楊明秋說:“作為院線本身,這種擔憂是有道理的,因為互聯網構筑的通路更大更強,并且是跨院線的。院線需要做的是考慮核心價值點和業務轉型點。院線原來的服務主要是為制片方提供播放的影院,而現在這一服務對于制片方的價值已經不是那么強了。那么它們能不能提供其他的服務?比如它們對電影院和制片方比較了解,在這一方面,至少就目前而言,它們相比互聯網平臺是具有優勢的,那么它們能不能根據這一優勢來進行服務轉型?”
社區化成為未來發展方向
社區化、互動化已成為傳統院線與網票平臺共同的發展趨勢,萬達電影院線總經理曾茂軍介紹,萬達院線自己的會員俱樂部“萬人迷俱樂部”已經超過了2200萬會員,“是全世界最大的影迷俱樂部”,他說。
蜘蛛網董事長楊明秋則表示,蜘蛛網目前有超過500萬會員。“從黏度來說,我們有內容優勢,有全國最大的數字報刊平臺,原本叫‘蜘蛛書報亭’,馬上改名叫 ‘蜘蛛精’,這個平臺聚集了很多內容,娛樂內容、電影內容都可以與用戶整合在一起。來蜘蛛網能看到專業影評、娛樂內容。我們還會打造自己的內容團隊,把自己的內容做強。時光網以評論為主的社區,當然有價值,我們希望打造三方面的內容平臺,一方面是打造系統性、專業性非常強的內容,比如可以利用經過許多加工的報刊內容;一方面是打造非常輕快、及時的內容,利用微博、微信和APP平臺;另一方面是更多地關注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事實上,格瓦拉也于近期悄悄上線了社區版,按照網站的說法:“哇啦就好像是一個發酵器,瓦友的各種觀點會在這里碰撞,成千上萬的人會為你點贊,或與你互噴。”此外,在網票平臺上出現了越來越多奇葩的應用APP,比如“陪你看電影”等,萬達方面稱,他們將考慮在“萬人迷俱樂部”平臺上推出更豐富的社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