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民族存著顯著的面部特征——面部高且寬,整體扁平,顴骨部分突出,下巴較短;顱型多半比較低、寬;眼睛多狹長細小,單眼皮;鼻根一般比較低矮,鼻型略寬。
于是提起朝鮮族人的長相,大多數人一般會用以下幾個詞來概括:大餅臉、小眼睛、單眼皮、塌鼻梁。
這種特征在朝鮮人身上還能比較明顯的展示出來,而韓國人卻比較少見這種情況了,因為她們幾乎都整容了!!
韓國人對長相的重視程度,可能是全世界最為嚴重的。說的夸張一點,在韓國不整容,就活不下去!
韓國無論是年輕女性,還是五六十歲的中老年女性,都對容貌格外在意。韓國社會普遍心理就是——外貌決定人生成敗。
全球著名的市場調研公司尼爾森公司曾有一份調查:94%的韓國人認為外貌與就業(yè)面試結果有關;85%的人相信外貌影響人際關系,31.5%男性明確表示更看重對方的相貌及身材(我想還有很大一部分不愿意承認這一點,所以看上去數據有點低)。
一句話說完,韓國就是一個看臉的社會!
現在來看,韓國女人確實變漂亮了,拋棄了朝鮮族的大餅臉形象。雖然被吐槽臉盲,可是你必須得承認大眾審美是有標準的,韓國女人都整成“標準美”,至少不會出錯。
韓國女人有今天的“成果”,必須感謝美國人。1954年,美國整形醫(yī)生拉爾夫·米勒德隨駐韓美軍來到韓國。是他將整容術帶去了韓國,原本是為了治療因意外毀容的患者。
拉爾夫·米勒德不喜歡韓國人的瞇瞇眼(東亞人幾乎都瞇瞇眼吧),他做了韓國首例雙眼皮手術。拉爾夫·米勒德說,雙眼皮給人一種心明眼亮、積極向上的感覺,希望通過開雙眼皮,消除韓國人固有的“淡泊剋制、無動于衷”的形象。
應該說拉爾夫·米勒德對韓國人的“改造”很成功,很快開雙眼皮就在韓國流行起來。1961年,韓國第一家整容診所開張營業(yè)了,這標志了韓國社會正式開啟了“變臉革命”,這一年可以認為是韓國整容元年。
后來,韓國人又迷戀上了隆鼻手術。因為開雙眼皮只能是“有限”變美,而隆鼻去可以來個驚天巨變,爹媽都不認識。鼻子是人的重要五官,在面部的中軸上,墊起山根可以使鼻子看起來更立體,直接會改變長相,瞬間變美。
隨著整容技術的發(fā)展,韓國人又開發(fā)除了更多逆天項目。覺得大餅臉不好看,瓜子臉才好看,于是有了削骨手術……又覺得大嘴唇子更性感,于是有了豐唇手術……
發(fā)展到現在,韓國的整容業(yè)已經有了標準化的生產線,制造出了標準化的美。愛美是人類天性,無可厚非,韓國人愛整容也無可指摘。就我個人而言是贊同整容的,藝術品需要雕琢,女人的美也是需要雕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