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一樹
來源丨影藝獨舌(ID:yingyidushe)
《羅馬》在這一屆的奧斯卡頒獎禮上,除了拿下三項大獎,還獲得了另一項殊榮:它是網飛(Netflix)發行的第一部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電影。對于一部曾經被戛納電影節拒絕的“網大”來說,這個提名實在來之不易。而即便這部電影在藝術上的確足以匹配“奧斯卡”這個名字所代表的分量,但其“網大”的身份卻再一次引起了電影界的爭論。
以斯皮爾伯格為首的一批電影人,由于《羅馬》的活躍,已經對奧斯卡的評分規則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在流媒體上放映的電影,不該和院線電影在頒獎禮上享受同樣的待遇。同時,他們也希望能改變奧斯卡的評獎規則:一部電影必須在院線有至少4個星期的窗口期,才能獲得競爭奧斯卡的資格。
如果他們的建議被采納,網飛在以后的奧斯卡上,可能會遭遇和戛納一樣的尷尬。
2015年,網飛出品的《無境之獸》盡管在威尼斯電影節和金球獎上都獲得提名,但當時的網飛堅持院線與網絡同步發行,而使這部電影遭到北美四大院線聯合抵制,因此直接被奧斯卡無視。
在2017年的戛納電影節上,當韓國導演奉俊昊的電影《玉子》和美國導演諾亞·鮑姆巴赫的《邁耶羅維茨的故事》參加主競賽單元的角逐時,片頭的網飛標志也引發了觀眾一片噓聲。
這怪不得戛納的觀眾,本身法國法律就有規定:電影在影院上映后36個月內,不能在家庭平臺上播放。也就是說,如果《玉子》要在法國影院上映,那么它要到2020年才能在法國網飛上上映。
網飛當然無法接受,它堅持自己制作的電影要通過網絡在全球同步上映。法國的影院對此提出了強烈抗議,而戛納也因此改變了自己的規則。當2018年戛納電影節臨近,主辦方宣布,如果網飛(或任何其他公司)拒絕承諾在法國的影院上映其發行的電影,那它們將被禁止參加未來戛納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但是它們提交的影片可以保留,用于其他單元的展映。
網飛選擇了和戛納“剛”到底。2018年4月11日,該公司的首席內容官薩蘭多斯告訴媒體,他們將完全退出戛納電影節——不僅是競賽單元,還有電影節的其他所有展映活動。2018年的網飛,已經底氣十足,因為他們準備送展的作品,就包括阿方索·卡隆的這部《羅馬》,以及已故傳奇人物奧森·威爾斯的遺作《風的另一邊》。
在去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我們同樣能看到網飛大力推廣的幾部電影,但此舉也一樣招致了當地參展商的憤怒。然而,《羅馬》仍然拿下了金獅獎,《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也拿下最佳改編劇本獎。在藝術類電影這一塊,網飛在被戛納拒絕后,更加來勢洶洶。
《羅馬》是一部好電影,而網飛也是許多制片人的福音。但橫亙在主流電影節(或者傳統電影人)和流媒體平臺間根本的爭議在于:“電影”是什么。
對網飛來說,“電影”是他們提供的內容,只要你為他們的服務付費,你可以以任何你想看的方式觀看。但對于戛納電影節來說,電影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它需要特定的環境,以及保護,來防止市場力量排擠藝術表達的可能性。
法國對待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態度,一直區別于其他類型的商品和服務,而且他們還把這條寫進了法條里。其理念是,無論是什么類別或類型的電影,都是一種公共資源,以及公共藝術?!缎l報》曾經評論說:電影對法國人太重要了,以至于他們根本無法接受電影是一種商品,并且會受制于自由市場里簡單的供求力量。
還有一種看待電影的態度則來自一個更加好萊塢式的框架,它更加重視電影的靈活性,以及個人對電影的欣賞。在美國,電影在很大程度上仍被認為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娛樂活動,是周末消遣的一種方式。
同時,美國的藝術和文化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場所導向的,這促進了大量的創新,卻也同時會將那些“過時的”或“賺不了錢的”、無法維持市場活力的藝術形式給毫不留情地淘汰掉。因此,不管是多倫多還是圣丹斯,由于在非常不同的生態系統中運作,因此,它們并沒有效仿戛納電影節的做法。
美國人在娛樂活動中重視個人的觀影體驗,而在法國以及歐洲的許多地方,電影作為一種文化和藝術形式,仍然地位崇高,除了市場效應,電影所帶來的戲劇體驗仍舊被放在首位。
從網飛的“網大”開始,這兩個世界在2017年戛納電影節上第一次發生了碰撞。而如今,亞馬遜在今年圣丹斯電影節上高達4700萬美元的“爆買”,網飛在藝術電影上的布局以及與知名導演的合作,這兩家流媒體巨頭,似乎在獨立電影和中小成本電影上找到了和電影節討價還價的籌碼。
《羅馬》與奧斯卡最佳影片擦肩而過,“網大”又一次刺激電影人的神經,雖然爭論仍舊存在,但越來越多的電影節,已然向“網大”敞開了胸懷。
在今年的柏林電影節上,160家德國獨立參展商向電影節和德國文化部長莫妮卡·格魯特斯發出了強烈抗議,要求把網飛發行的伊莎貝爾·科謝的電影《Elisa Y Marcela》撤出競賽單元。
“柏林代表大銀幕,網飛代表小熒屏,”在公開信中,德國影院運營商還在抗議網飛利用“大型電影節和電影頒獎禮作為營銷平臺,削弱電影作為文化場所的地位。”
歐洲藝術電影機構CICAE也并不贊同柏林電影節允許網飛參賽的決定,他們認為柏林電影節是一個公共資助的電影節,“它的競爭應該只保留給定期在劇院上映的電影?!?/span>
而電影節發言人則回應,他們不會撤下這部電影。并表示《Elisa Y Marcela》會在西班牙的幾家影院上映。這也就是說,這部電影的確是在某個地方的影院上映了,網飛并沒有違反電影節規定。
作為對抗議活動的回應,柏林電影節藝術總監迪特爾·科斯利克表示,“未來,國際電影節應該就如何處理來自流媒體平臺的電影采取一個共同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