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剛過,朋友就和我吐槽說:
“有些人,你真的不該把他們請進朋友圈。”
因為他是媒體行業的,出去聚會還有和朋友出去玩時,別人一聽他的職業就非要加個微信,有時實在是不好拒絕。就這樣,他的好友輕輕松松就上了2千多。
當然,這只是場“災難”的開始。
每天都能收到各種奇葩的推送,什么微商廣告、國學大師、炫富擺拍,更有甚的強制你給他點贊。
朋友圈成了一個生動的菜市場,自己家人朋友的動態都看不到了。
其中,最令人反感的還是那種不懂裝懂,還評論一長串的人。
最近的一次,他轉發了一篇同事寫得不錯的稿子,一下子引來了很多人評論:
“原來你們做媒體的也這么假正經”、“條理不清晰,不吸引人”、“真的假的,不是騙我們的吧”……
結果,被他的同事狠狠說了一通,刪掉了朋友圈,把那些人一個個都拉黑刪除了,才一下子清凈了不少。
有時候,朋友圈人太多,真的是場“災難”!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扎心的問題:
“你的朋友圈,還有朋友嗎?”
我翻了翻自己不到200人的通訊錄,有備注叫得上名字的只有七八十個,經常聊天的就那么一兩個,而距離上一次評論好友的朋友圈也有半年多的時光了。
原來,我們的朋友圈都已經沒有朋友了。
自從工作以來,每遇到一個人就主動的加個好友,沒別的意思,就像有句話說的“多個朋友多條路”。
可現實沒有這么簡單,朋友不知道有沒有多,朋友圈是真的熱鬧了。
同事除了工作外,還轉發一些自己副業的產品,非要你下個單;
前輩也不似見面時的嚴謹,發一些心靈情感的雞湯;
同時每發一次朋友圈都要斟酌半天,不再和以前一樣隨性。
年前,家里父親生了場大病,需要找個靠譜的醫院手術,我便在朋友圈發了個消息,希望有人可以推薦推薦,結果杳無音訊。
后來還是我的大學同學找自己的小姨打探了下消息,告訴我去了一家專業又收費合理的醫院。
在那以后,我就停止了隨便加人的習慣,當真正和一個人相處久了,才會加上彼此的微信,雖然不被很多人理解,我知道這才是最正確的。
微信朋友圈,和現實朋友圈一樣,朋友貴在精不在多。
之前,我還不大理解那些關閉了朋友圈的人,直到遇見了一位令我十分敬佩的大咖前輩。
一次偶然的線下活動時加上了他的微信,回到家我就興沖沖打開他的朋友圈,想看看大咖們平時都發什么朋友圈。
結果,點開他的個人相冊,看到是一條橫線,還以為被大咖拉黑了,試著發了一條消息,卻提示發送成功。
于是我不解的問前輩:“這是什么原因?”
他笑了笑說:“不只是你,我所有好友看到的都是一條橫線,因為我關閉了朋友圈。”
看我滿臉的疑惑,他繼續解釋道,我的微信里加了各行各業、各型各色太多的人,朋友早沒那么純粹了,很多話想說又不方便和所有人說,覺得太麻煩,索性關閉了朋友圈,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事。
后來,換個角度一想,朋友圈對我們真的沒有什么用。
說有想要的信息,我們有更多更好的渠道去搜集;說了解好友的動態,其實大家都清楚沒有誰會真正關注彼此過得怎么樣,每天都發生了什么。
當然,這里我們也無需評判朋友圈的好壞,喜歡刷朋友圈或者關閉朋友圈都是個人喜好,重要的是你要學會別把太多的人請進朋友圈。
記住,不要為了社交去討好他人,珍惜那些本來之不易的友誼。能陪我們度過最艱難時刻,見證人生每個節點的人,從來只有寥寥幾個。
人這一輩子,得三兩知己,足以慰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