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要繁榮 ,民族要振興,科技要進步,關鍵是人才;人才的輩出 ,在于
教育;
教育質量的提高 ,關鍵是教師。教師的主戰場是學校,學校的一切
教育緊緊圍繞著以育人為本、以德治校、以德立校,以
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所有這些都跟我們的教師的師德師風的建設有著密切的聯系。
通過師德師風的學習,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責任是多么重大。人們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著名的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師該如何培養崇高的職業道德哪?正如有人說的那樣“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重在自重。”教師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師德師風
教育活動是改善
教育發展環境,轉變
教育系統工作作風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
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有力保證。
誠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業愛生,在為人處事上少一點名利之心,在教書育人方面多一點博愛之心;創新施教,要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同時要不斷加強學習,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更新
教育觀念,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和手段。通過此次學校組織師德師風
教育學習,我簡單得談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愛崗敬業
首先,要熱愛
教育事業,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既然我們選擇了
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我要把自己的愛心無私地奉獻給黨的
教育事業,獻給每一個
學生。用愛去
教育學生,賞識每名
學生,相信每名
學生都能成才,使他們在老師的愛心呵護下健康地成長。為
教育事業的發展、為社會的進步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二、加強政治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素養。
我堅持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服務奉獻、爭當先鋒模范”為重點。長期堅持政治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系統的學習了《
教育法》、《職業
教育法》、《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保護法》、《勞動法》、《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為主,強化學習等法律法規文件,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嚴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盡職守,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
教育事業,為人師表。
三、愛心是師德素養的重要表現。
一個教師只有熱愛
學生,才會依法執教,無微不至地關心
學生的健康成長,才會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竭盡全力去
教育學生,才會自覺自愿地約束自己,規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為人師表,廉潔從教。如果說過去的
教育是以單純的知識傳授為主的應試
教育,那么現代
教育越來越以人的本身發展
教育目的。即使這樣,熱愛
學生仍然是
教育的一個永恒的主題,古往今來的優秀教師無不熱愛自己的
學生。“誰愛
學生,
學生就愛他,只有愛
學生的人,他才能
教育學生。”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胸懷去關愛每一位
學生,教師只有熱愛
學生、尊重
學生,才能去精心地培養
學生。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
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
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
學生要有耐心,對
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于發現,并且多加鼓勵,培養
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
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搞
教育不能搞形式主義,這是一種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因為,
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無法整齊劃一。而真正能夠給
學生以偉大啟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
教育細節。一個好老師受同學歡迎,其實并沒有什么法寶,也許就是總能發現
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真誠地賞識他們。我們的教師隊伍中,絕大多數責任心都很強,然而,僅僅有責任心是不夠的,變單純的“責任”為豐富的“情感”,去面對
學生之間出現的各種情況。
四、孜孜不倦,積極進取。
新世紀,新的形勢向我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作為教師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轉變理念,迎接挑戰。我們已經進入知識經濟的年代,網絡時代,今天的知識就是明天的經濟。這就是給培養人才的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要進一步注重對
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要進一步接受以人為本的理念。尤其要注重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在“和諧、探索、實踐、經驗、反思、創新”的基本教學模式中不斷鉆研摸索,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大家都知道,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我們的
學生要學會學習。而我們,再也不能只以
教育者的身份出現,而應教學相長,在學會工作的同時,也要學會學習,加強自己各方面的素質,不斷給自己增加燃料,儲備能量,使自己不斷完善,充實自我,必須形成終身
教育的觀念,只有這樣,才能自信的面對
學生。
有句話說的好,沒有學不會的
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就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
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時時刻刻準備著用“一眼泉的水”來供給
學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教師要為人師表,廉潔從教。進入新世紀,當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改變的同時,教師所面臨的一些老問題變成了新問題,而更多的新問題會層出不窮,面對信息技術給人們的學習方式、交往方式所帶來的深刻變革,會對金錢至上的物質橫流社會,教師要能抵得住誘惑,守得住寂寞,要有一顆冷靜平常心,不要只看腰纏萬貫,風流瀟灑,也要看到身敗名裂,鋃鐺入獄。教師要以志存高遠,趣避庸俗,潔身守志,為人師表,獨立于世,這正是教師這職業的特殊性決定的,因此,做一個好教師崇高的師德是第一位的。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
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
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
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正像車爾尼雪夫斯基所說:“教師把
學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這樣的人”。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
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
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
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俗話說:“
教育無小事,事事是
教育;
教育無小節,節節是楷模。”為人師表,身教重于言傳。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
學生心服囗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言必行,行必果”,行動的實踐遠勝于說教。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的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的體現,是一種行動的指南!其實,在日常的
教育工作中,我們的教師都在用行動詮釋著師德師風的真正內涵。師德需要培養,需要
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一位教師的自身修養!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
學生服務的思想。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對
學生負責,對
教育負責,對社會負責,提高自己的鉆研精神,發揮敢于與一切困難做斗爭的思想和作風。刻苦鉆研業務知識,做到政治業務兩過硬。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崇高的師德塑造人。只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才能培養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不讓一個
學生掉隊,力爭人人成才,教好每一名
學生,用實際行動向優秀教師學習,做一名有愛心、有責任感、無私奉獻精神的教師。無愧于家長和社會,無愧于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
教育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