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差,任何低谷都是暫時的,巔峰也是。
易經是中華文明最重要的一本書,它是群經之首,萬經之源,有人把周易當成一本簡單的卜筮書,這種認識其實是最淺薄的,周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生觀和世界觀,我們應該怎么看待這個世界,或者說,我們應該怎么樣看待自己。
否卦是周易中的第十二卦:
上位乾卦,下為坤卦,上為天,下為地,天氣上升,地氣下沉,陰陽相隔而無交互,小人勢長而君子道消,象征著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刻,所以是”否“。
泰卦為周易中的第十一卦:
上為地,下為天,地氣下沉,天氣上升,陰陽交互,萬物滋生,這是天地間最好的狀態,所以叫”泰“,安泰祥和。
泰卦與否卦互相交互,上卦與下卦正好是反過來的,周易中有一個理論叫”物極必反“,陰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轉換為陽,叫做老陰,陽到了一定的程度也會轉換為陰,叫做老陽,把泰卦的每一爻都進行反轉,得到的正好就是否卦,反之亦然,這就是周易要告訴我們的道理:人生到了最低谷就會轉而向好的方向發展,所以,當你處于人生低谷時,一定要堅持住,相信總有一天會好,反過來也是一樣的。
王陽明就是最好的例子,科舉考了三次,好不容易中舉,每當幾天官,又因為得罪劉瑾被追殺,死里逃生之后又被貶到萬里之遙蠻荒之地貴州龍場,但他自始至終都沒有放棄,而是沉下心去做事,最后果然在龍場悟道,成為”中國最后一個圣人“。
當你成功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得意忘形,永遠懷著一顆謙遜的心,對待所有的人和事,只有這樣才能夠永遠站在高處。
秦末發生的楚漢之爭,西楚霸王神勇無雙,以一當十,座下猛將如云,又裹挾著亡秦的風雷之勢,當時的劉邦不過是一介草莽,兩人同時站在爭奪天下的天平之上,不管怎么看項羽都應該是最后的贏家,可是為什么他最后落了個烏江自刎的下場呢?這件事歷史早有定論,全都是因為項羽的”傲“,人一旦傲慢就容易在認識上產生偏差,如果當年在鴻門宴上項羽一刀殺了劉邦,還會有后來烏江的悲劇嗎?高傲源于輕蔑,輕蔑源于得意,項羽的例子實在不勝枚舉。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一個容易自滿的人最后的結果往往都是悲劇,越是身處高位,越要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謹言慎行,一個小小的失誤,往往就是滿盤皆輸的下場。
所以,一定要記住這兩句話:水滿則溢,否極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