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這是中醫最多的微信平臺——中醫書友會第465期內容。新書友可點擊上方藍色小字快速關注。
作者/周寅 ⊙ 編輯/王超
導讀:這是一位書友的投稿,介紹了自己治療水腫的用藥經驗,給各位臨床時參考。仍提醒讀者,文中有性烈有毒之品,非專業人士切勿輕易處方用藥。
浮腫常用藥物:白蒼術,川木通,桂枝,白芍,茯苓,澤瀉,車前子,益母草,漢防己,商陸,葫蘆,田螺,蟋蟀,螻蛄,土牛膝,青風藤,紅藤,豬苓,澤蘭,赤小豆,炒白扁豆,薏仁,等等。
下肢浮腫一般用引經藥:川牛膝,懷牛膝,狗脊,獨活。
上肢浮腫加:桑枝,桂枝,姜黃。
關節怕寒宜細辛,干姜,桂枝,肉桂,附子,如局部發熱紅腫應加寒性藥:絡石藤,忍冬藤,知母,土牛膝等。病在骨再加透骨草。
上半身浮腫偏風重需散風加:生姜,防風,羌活。
下半身浮腫在肝腎,宜除風勝濕,除加補肝益腎藥物外,宜溫經散寒,宜生姜發汗,干姜,附子,肉桂。
腫在皮下,宜五皮飲,生姜皮,茯苓皮,桑白皮,冬瓜皮,陳皮,大腹皮。
腫在腰間:澤蘭,熟大黃,桃仁。
腫病既久應活血消腫化瘀,血瘀去水自消,食療應:桑寄生,玉米須為茶;五指毛桃,山藥,蓮藕,冬瓜,鯉魚,鯽魚湯頻食;也可以貼臍輔助消腫,還可結合泡浴,這時選用一些毒副作用大的來用。
腫在腦部主要在涼心定驚祛風邪豁痰,宜羚羊角,水牛角,郁金,菖蒲,天竺黃。在巔頂加引經藥藁本,荊芥穗, 兩側加川芎,歸尾,蔓荊子。
如果腫在心下為懸飲,應十棗湯,醋芫花,大戟,甘遂,古人認為:芫花主消內臟之邪水,甘遂主消經髓之水,大戟主消經絡之水。但此方中諸藥都是大毒之藥,此方藥共為散劑,藥效猛烈用十顆大棗煮湯服下,逐漸加量,得大便如水瀉多次者方驗,中病即止,以健脾益氣善后方臻全善,沒有經驗的話最好不要亂給病人試用。
中醫是繼中華四大發明對人類的第五大貢獻,中醫的效果好不好,主要看是否辨證準確,對癥下藥,用藥精當,以及是否受到西醫病名的影響。傳統的中醫藥的偉大復興是需要我們這一代人勤求古訓,博采眾長,不斷發展光大的。
【本文為作者投稿,由中醫書友會(微信號zhongyishuyou)編校發表,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投稿郵箱:tg@linglanshuyuan.com】
點擊閱讀原文快速關注中醫書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