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不正常,吸煙飲酒;思慮過度或是熬夜引起睡眠不足,使色素沉著在眼圈周圍等原因都可能造成黑眼圈。黑眼圈如何進行調治呢?
從內日常飲食調理
1、參苓棗蜜飲
材料:黨參、茯苓各10克,陳皮8克,紅棗6枚,甘草5克,生姜5克,蜂蜜適量。
做法:將以上前6味洗凈,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煎煮40分鐘,去渣取汁,待藥汁轉溫后兌入蜂蜜,攪勻即成。早晚分服。
功效:健脾益氣,促進血液循環,從而緩解黑眼圈。
2、大棗黑木耳飲
材料:大棗10枚,黑木耳10克,陳皮5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黑木耳用水浸泡、發開、洗凈。大棗洗凈后去核。將黑木耳、陳皮、大棗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用大火煮開,改小火煨煮30分鐘,放入紅糖,稍煮片刻,待糖全部溶化后即成。早晚分服。
功效:養血溫中,增加肌膚活力,促進黑色素代謝。
3、枸杞豬肝湯
組成:枸杞子50克,豬肝400克,生姜2片,鹽少許。
制法:清水洗凈枸杞子。豬肝、生姜分別用清水洗干凈。豬肝切片,生姜去皮切2片。先將枸杞、生姜加適量清水煲至水滾,再放入豬肝。待豬肝熟透,加鹽調味即可。早晚各一次。
功效:補肝益精,養血明目。預防肝腎虧虛,陰血不足所引起的黑眼圈。
從外科學眼部保養
北京市科學 研究院根據國人膚質經多年研究所制的——青羅記迷迭香人參眼膜,由珍珠粉、膠原、玻尿酸、迷迭香、人參、甘草、金盞花、當歸、茯苓、紅景天等多種名貴中藥材提煉而成,適用于多種肌膚類型。
原理:玻尿酸滲透肌底,深層補水;迷迭香是天然的抗氧化劑,延緩皮膚衰老;人參可增加皮膚彈性;甘草負責抑制黑色素形成等。
功效:眼膜敷貼,覆蓋眼周9大重要穴位,為肌膚補充膠原蛋白以及充足的水分,打散瘀滯毒素,從而達到去除黑眼圈、淡化眼紋、緩解眼袋的效果。多家醫療機構推薦使用,目前在網上平臺即可找到。
輔助——穴位按摩法
1、承泣穴
位于眼睛正下方,眼眶骨凹陷處,經常揉按,可使氣血旺盛,供應眼睛足夠的血液,是眼睛保健的重要穴位。
2、攢竹穴
位置:攢竹穴位于人體的面部,眉頭內端凹陷中,眶上切跡。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和食指以畫圈的方式按壓此穴位。
功效:經常按揉攢竹穴可舒解迎風流淚、眼睛充血、眼睛疲勞、淡化黑眼圈、緩解眼疲勞等。
預防黑眼圈應注意:
(1) 注重用眼衛生,防止眼疲勞。
(2) 平時加強眼部穴位指壓,舒緩眼部疲勞。
(3) 注意情緒要安定,保證時間足、質量好的睡眠。
(4) 注重眼部肌膚水份和營養的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