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股成了股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有人視做莊主力為操縱富貴列車的神秘圣手,有人鄙之為萬惡難赦的骯臟垃圾。主力究竟如何做莊呢?細述如下:
第一步:確定一只具有想象空間的目標個股。比如成長性好,或有重組、送轉等利好題材。沒有想象空間,散戶不會跟風。主力在起莊之前會精心策劃、反復論證。除了行業、公司質地研究外,看清有無其他機構是否被充分炒作過,上方的密集交易區在哪里,堆積了多少籌碼以及籌碼的分散程度和分散結構等等。(多數與上市公司勾結,得到上市公司配合,甚至會構造一個好的炒作題材,才能讓散戶在拉高過程中勇于追買)
第二步:不計成本現價吸納流通盤15—20%的砸盤籌碼。比如看中的是流通盤一個億,價20元的個股,會在20元附近吸1500—2000千萬股。(當然,能在熊市低部確定目標個股更喜歡)
第三步:逐步派發籌碼打壓股價。利用大盤下跌或個股利空(也會制造利空)打壓,幾萬股幾萬股地拋,打壓至15、16元,散戶覺得便宜就吸,但主力仍會不斷拋壓,直打壓到11、12元,甚至破10元(不敢砸太低,否則“引狼入室”)。
第四步:低位反復震蕩吸籌降成本。主力為了有籌碼打壓股價高吸低拋后將自己套在高位,但10—13元是主力的主要進貨區間,在低位少出多進將會維持數個月甚至一年多時間(不出不行,只吸不出股價很快會上去,達不到低位吸籌目的),反復低位震蕩洗盤降低成本。達到⑴至少成本與現價持平;⑵持籌40%以上(控40%籌碼已完全主動,稱完全控盤。40%籌碼是一個主,60%籌碼有無數主,形不成合力)。可見打壓目的是打低大吸,也為未來上漲制造空間。(主力底部吸貨都是別人的割肉盤)
第五步:拉升前挖坑。圖形做得很難看,讓散戶信心喪盡,讓技術派覺得沒希望,你繳械他吸籌。挖坑是主力在拉升前做最為瘋狂的震倉,這次震倉意味著連續拉升的開始。
第六步:試盤。在低位區域握住40%以上籌碼后,發起攻擊,此時段若散戶跟風多則再度洗盤(回頭確認)。主力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不甘心讓散戶坐轎,會盡最大努力把散戶的籌碼壓縮到最低限度。但散戶進出由自己作主,主力是無法清光散戶籌碼的。
第七步:拉升途中再洗盤。主力控盤后拉升是很輕松的,略進籌碼股價就上揚。即使主力不進不拋也能上揚,這跟菜場菜擔一樣,菜少價必漲。若跟風盤過多,還會震蕩洗盤,此時段一般是平臺整理,散戶誤認為已到頭部會急忙拋。尤其是臨前高20元時,主力故意做盤幾沖不過,散戶會紛紛出逃。主力可以讓一只股形成有規律的上下震蕩,每一次沖高都是賣出機會。而當絕大多數散戶真的逢高賣出時,主力則通而吃之。(要分清洗盤和出貨。簡言之:洗盤和出貨最重要的區別在于一個量縮一個量增。回落縮量是洗盤,股價還會升;回落放量是出貨,股價還會跌。)
第八步:主力輕松拉到高位區間出貨,實現勝利大逃亡。在25—30元區間為主力主要出貨區,反復砸→拉→砸→拉,讓散戶有跌不下去的感覺,覺得有差價好做。加上輿論配合,散戶把目標位看得更高。其實,主力明白難再做上去,因跟風者的減少而適可而止了。(有時股價忽然回調,當大家正在擔心時,股價又創新高。過幾天又回調,結果沒跌多少又漲了。看來每一次回調都是進貨機會。真的是嗎?當絕大多數人都這樣想,都進貨時,下跌就真的開始了)
完成了整個過程,實現了做莊目的之后,有可能會再在這只股上循環往復不斷榨取利潤,也可能尋找新的目標個股。不過,主力做莊不喜歡一股多莊,他們會憑實力排擠對方。
①不管股價高位低位,主力每天都有進出的,只不過嚴控進出的比例而己(決定凈流入還是凈流出,主力是嚴格進行成本核算的)。每天進出的目的:一是誘騙蒙蔽散戶;二是盤活個股,確保“血液”流動(散戶對死水一潭的個股不會有興趣)。故也不排除有時主力有部分籌碼擔任高吸低拋角色,他管住的是總成本,為的是實現總目標。
②主力是順勢而為的,散戶接盤踴躍他就給,因他進一步打壓可在更低位接回;散戶拋盤兇他就接,因他有能力做上去可在更高位出。別以為主力控盤的個股會一路上揚,它是一步三拜折騰向前的,主力考驗的是你耐心。
③做個股的莊緊盯著大盤的動向,依據大盤趨向把握自己掌控的個股。
④主力沒有止損的概念。沒有止損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他們不用止損,主力控盤了隨時可以拉回來,不著急的,他們只會讓散戶止損;二是他們止不了損,“船”大難掉頭,他們的倉位太重了出不了貨的。
⑤主力做莊風格不同,并非千遍一律,故分標準莊,海盜式莊,慢性子莊。遵循吸籌、洗盤、拉抬、整理、拔高、出貨的程式做莊的叫標準莊(即上述“八步”)。海盜莊則是一氣呵成式的,方式是高位吸籌,迅速拉抬,堅決出貨。行情來得快,來得猛,去得也急。即第一天拉是吸貨,然后就邊拉邊出。你以為主力沒賺個30%不會出貨?錯了,他們連續往上拉,拋壓都接下,不停下來不震倉吃得消?因此當你搶進的時候他們就出貨了,行情很快完了,利潤可能只有15%左右,短平快,你還在判斷主力的倉位呢,主力已經躲在一邊數錢了。慢性子莊是吃了貨不輕易吐出來,慢慢走牛,每天漲不大,但一年下來也可觀。這種莊常出現在一些績優股上,這些主力認為自己在做投資,在完成個股的價值發現。他們很像牧場主,養了一群牛,在等著牛長大,養大了就宰。所以,慢性子莊也叫牧牛莊。
⑥當碰上股票出臺利好(不論真假),多數是為了拉升派發;放出利空則往往是震倉、建倉、洗盤的過程。當獲利籌碼超過90%,而換手率低于3%,可以稱為主力高控盤。主力不出局,股價就不會狂跌。
明白了主力做莊過程,該動一動腦筋,我們該如何應對?主力建倉的時間短則三五個月,長則一兩年(與流通盤大小有關),散戶不應該陪著主力建倉,我們耗不起時間,我們應在主力拉升時切入。盡管主力在拉升時要震倉趕跑散戶,但進出是我們自己作主的,我不愿走你是沒法替我下單的(主力最怕碰上頑固派)。所以,看透主力意圖,采取相應措施甚為重要。其實,說到底,在股市里,散戶與主力打的是心理仗!對于主力所使出的伎倆,我們散戶應逆向思維,順勢而為。順勢而為只是操作方式,加上逆向思維才是賺錢的門道。我們只有洞察主力的動向,把好“主力脈”,知己知彼才會有收益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