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文:
1979,再看中越諒山戰(zhàn)役(橡樹中越戰(zhàn)爭系列)
《明天會更好》,這首歌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后期,風靡一時。
當年混在大學、中學、小學、甚至混在幼兒園牙牙學語的所有學子們,應該有這份共同記憶吧?
我細心看過關注和支持本號的朋友,基本上三十歲起步。
潛水的多,露頭的少。
一個比一個成熟、穩(wěn)重,掛在《流浪的橡樹》公眾號上,和我一樣,就像是掛在樹上的老蘋果,熟得,快透了。
——其實,就算當時混在幼兒園,掐一下,哇哇著就要嚎啕的嫩得不得了的,現(xiàn)在也往四十歲上狂奔了。
混小學、混中學、混大學的,也就開始往五十、六十上奔了。
時間一晃,可不得了。
晃來晃去,掛在樹上的老蘋果,熟透,一晃,就得暈菜。
于是,往事,只好藏在夢里,偶爾懵懵夢游,咧嘴傻笑。
偶爾,一把眼淚一把口水嗆醒美夢——起身四顧,悄然苦笑。
然后,唏噓著扣扣索索還得把往事小心翼翼藏在心底。
中年何其尷尬——才把火鍋點燃,蘸水碟子擺好,還真是怕生活的火鍋鋪子一言不合,立馬打烊。
好吧,我們繼續(xù)在歌聲里,穿越回到從前。
1986年是世界和平年,也是臺灣光復四十周年。
《明天會更好》這首歌,傳說中就是為應景,聚集了臺灣當時最炙手可熱的歌星們,一起合作高歌的勵志流行歌曲。
說著,簡單。
當時,聽著《明天會更好》,現(xiàn)在回憶幾乎都是鼻涕眼淚稀里嘩啦的感動。
大伙兒常年都習慣了吼著、叫著、唱著那些要求打仗的激昂的戰(zhàn)歌——風格一換,唱的是和平。
好舞槍弄棒的孩子們唱慣了戰(zhàn)斗歌曲。
《明天會更好》歌聲響起時,大伙難免不面面相覷,內(nèi)疚油然而生。
據(jù)說,當年被《少女之心》、《水仙花》帶壞的孩子,很多都是唱著《明天會更好》懸崖勒馬,浪子回頭。
當時,這首臺灣歌曲名正言順,大搖大擺走進了校園。
由最早抵制臺灣流行歌曲,到《明天會更好》在大大小小的校園里傳唱,甚至走上音樂課。
窗外,世界正在變化。
八十年代中期,一次次嚴打過后,街上提著四喇叭錄音機招搖過市的小流氓銷聲匿跡。
流行歌曲主要的傳播形式也就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大大小小校園里,多有學英語的盒式、卡式錄音機。而不少才畢業(yè)的青年教師進入校園,一個個也是蠢蠢欲動。
流行音樂的傳播自然就與時俱進。
當然,說不清楚,明天會更美好是怎么開始流行起來的。
好聽,好唱,一切都是順其自然。
后來,消息靈通的同學眉飛色舞,述說:
當時,一群臺灣有志青年們聚在小酒吧,七嘴八舌,把最早的歌詞寫在煙盒紙上。
然后,羅大佑把煙盒子帶在身上,坐上了回家的出租車。
正巧遇到暴雨,被阻塞在忠孝東路的羅大佑百般無聊,打開煙盒子,就有為青年們聚會寫成的歌詞,即興譜曲。
明天會更美好大功告成。
繪聲繪色講述的故事,以及故事里的羅大佑,親和、真實。
誰聽了,都會感覺這故事和羅大佑就在自己的身邊。
大段大段的歌詞,經(jīng)過羅大佑,張大春,許乃勝,李壽全,張艾嘉,邱復生、詹宏志等才子才女們反復雕琢,顯得晶瑩剔透。
這次合唱,無修音,無假唱。
原版MV里,盛名之下的臺灣歌星們更是簡單,各位歌手表情自然如是普通人。甚至,部分參演歌星素面朝天。
這首歌如此素潔自然、一塵不染。無論聽或者唱,清新氣息撲面而來。
純與真之美,感動力量。
——偶爾對比如今流行的歌星們被PS過的千篇一律的聲音、形象、妝容,恍如天仙。如是大躍進畝產(chǎn)十萬斤。
奢華、繁榮的舞臺下面,總會是一片愚蠢的雀躍。
目睹漫山遍野山呼海嘯為偶像俯首而洋洋自得的歌迷,多年來,我心灰暗。
記得那年,春風吹拂,《明天會更好》在臺北首次唱響。
前奏,像風鈴,像斑斕的明艷的陽光。
清亮、明凈的前奏之后,于合唱間,主旋律穿越藍天白云,自由滑翔。
明天會更好MV
蔡琴∶輕輕敲醒沉睡的心靈,慢慢張開你的眼睛。
余天∶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獨地轉(zhuǎn)個不停。
蘇芮∶春風不解風情,吹動少年的心。
潘越云∶讓昨日臉上的淚痕,隨記憶風乾了。
甄妮∶抬頭尋找天空的翅膀,侯鳥出現(xiàn)它的影跡。
李建復∶帶來遠處的饑荒無情的戰(zhàn)火,依然存在的消息。
林慧萍∶玉山白雪飄零,燃燒少年的心。
王芷蕾∶使真情溶化成音符,傾訴遙遠的祝福。
黃鶯鶯∶唱出你的熱情,伸出你雙手,讓我擁抱著你的夢,讓我擁有你真心的面孔。
洪榮宏∶讓我們的笑容,充滿著青春的驕傲,為明天獻出虔誠的祈禱。
陳淑樺∶誰能不顧自己的家園,拋開記憶中的童年。
金智娟∶誰能忍心看他昨日的憂愁,帶走我們的笑容。
王夢麟∶青春不解紅塵,胭脂沾染了灰。
李佩菁∶讓久違不見的淚水,滋潤了你的面容。
費玉清∶唱出你的熱情 伸出你雙手,讓我擁抱著你的夢,讓我擁有你真心的面孔。讓我們的笑容, 充滿著青春的驕傲,為明天獻出虔誠的祈禱。
齊豫∶輕輕敲醒沉睡的心靈,慢慢張開你的眼睛。
鄭怡∶看那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獨地轉(zhuǎn)個不停。
江蕙∶日出喚醒清晨,大地光彩重生。
楊林∶讓和風拂出的音響,譜成生命的樂章。
合唱∶唱出你的熱情,伸出你雙手,讓我擁抱著你的夢。讓我擁有你真心的面孔 。讓我們的笑容,充滿著青春的驕傲。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
重唱 。
蘇芮主唱∶唱出你的熱情,伸出你雙手,讓我擁抱著你的夢,讓我擁有真心的面孔。
齊秦和聲∶抱著你的夢,讓我擁有你真心的面孔。
齊秦和聲∶讓我擁有你真心的面孔,讓我們的笑容充滿著青春的驕傲。
齊秦和聲∶青春的驕傲。
蘇芮∶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
余天主唱∶唱出你的熱情,伸出你雙手,讓我擁抱著你的夢。讓我擁有你真心的面孔。
蘇芮和聲∶真心的面孔。
余天主唱∶讓我們的笑容,充滿著青春的驕傲。
蘇芮和聲∶青春的驕傲。
結束:
余天/蘇芮∶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
還記得當時,窗外有小雨淅淅瀝瀝,幾個要好的同學坐在教室里,或者情不自禁跟唱,或者熱淚盈眶。
歌聲結束時,一片寂靜。
這首歌由臺灣流行音樂教父陳志遠先生擔綱編配。
這首歌集結60位臺灣成名歌手進行合唱,實際上有獨唱的歌手不過20來人。
后來家喻戶曉的齊秦,當時僅為蘇芮的合唱擔綱和聲。
而李宗盛、童安格、文章等,當時只在后面齊聲合唱。
出道不久的王杰、周華健,甚至沒有資格入圍參加合唱。
如今,臺海兩岸、港澳等地的流行歌曲已經(jīng)高度成熟,歌手們各類商演,也總愛添加新的商業(yè)華彩元素,翻唱老歌。
唯獨這首歌,只有1985年的原版。
即便任何所謂大腕、歌星翻唱這首歌,他們對編曲幾無沒有改動。
當然,我們聽著,也絕再無當時的感動。
由輕輕敲醒沉睡的心靈,慢慢張開你的眼睛開始,整首歌的旋律既向上浮動,又向下墜落——
淚痕、憂愁、戰(zhàn)火、家園、童年、生命、青春。
這些近的詞和遠的詞,融在淺淺憂傷卻無不明亮的旋律里,如是五彩斑斕的陽光。
唱著,莫名,熱淚盈眶。
歌聲里,情緒在升騰,陽光也在升騰。
當時,臺灣十大建設基本完成,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經(jīng)濟發(fā)展的同時,蔣經(jīng)國在晚年也頒布“政治與社會革新”的八項要點,實施了“民意機構改革”。
臺海兩岸,蒸蒸日上。
正是臺灣當時寬松的環(huán)境,經(jīng)濟和人文的發(fā)展,《明天會更好》才有人一聽便愛的歌曲基調(diào):
朝氣、驕傲、活力、真切,以及悲天憫人。
當年混在大學、中學、小學、甚至混在幼兒園牙牙學語的所有學子們,現(xiàn)在,應該有這份共識吧?
其實,當時不只是臺灣的華語流行樂壇、經(jīng)濟、民風朝氣勃勃——更多的,可能還是我們處在那個年齡。
改革開放處于上升時期。
那時,無論幼兒園的孩子,或者大學里的嬌子,他們的希望,都正在田野上冉冉升起。
那時候,明天,對于臺海兩岸的華人,明天,確實充滿觸手可及的美好。
三十余年,飛逝如電。
創(chuàng)作這首歌的編曲者、演唱者有不少人逝去、老去。
當年憧憬著美好明年天的大學、中學、小學和幼兒園的孩子們,現(xiàn)在大多也開始面對萎靡的股市,虎虎生風的房價、教育。
現(xiàn)在回頭一想,明天,不過是校園之外的現(xiàn)實。
面對如此骨干的現(xiàn)實,高歌吧,明天會更好。
至少,歌聲里,已經(jīng)中年的我們,還可以在半夜醒來,哆嗦一下,鉆進被窩,繼續(xù)睡覺。
寫作不易,朋友鼓勵,隨心隨意。
【防失聯(lián)橡樹微信zhuerduo1222】
湯恩伯及湯軍團抗戰(zhàn)系列文稿(點擊可見)
紀念南京大屠殺八十周年文稿(點擊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