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是針對班組生產活動和管理活動所制定的一整套規章程序、準則和標準的總稱。這些活動涉及勞動組織和計劃、生產流程控制、技術工藝規范、產品質量保證、運行績效控制、安全生產與勞動保護、員工行為激勵和人際溝通協調等班組運行的各個方面。
班組規章制度是從組織教育對班組成員工作行為的規范和約束,它明確規定了班組成員在各個工作崗位上、在各種生產情況下、在各類運行過程中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應該做到什么程度,以及不這樣做將產生的后果。
從性質上看,班組規章制度可以分為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兩類。
班組管理制度是按照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客觀規律的要求,對班組各項管理工作的范圍、內容、程序和方法等所作的一系列規定;
班組責任制度是班組各項工作由專人負責,并承擔相應責任的制度安排,以崗位責任制為重要內容,明確規定班組管理者和班組成員的工作崗位、工作職責和工作標準等。
從內容上看,班組規章制度主要包括民主管理制度、生產劃制度、技術質量制度、物資與設施管理制度、經營核算制度、安全生產制度、績效考核制度和獎懲激勵制度等,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施工班組的資源調配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安排生產和調遣隊伍時應確保以下方面受控:
①特種作業持證人員的配備滿足規定要求;
②人員的資格、能力、意識滿足關鍵和特殊工序操作要求;
③進場設備機具物資用品的數量和安全性能滿足風險控制要求。
班組的作業環境
在進行相關作業時,因其作業的環境往往具有不可預知性,因此在現實相關作業環境當中,應當努力的做到“三個不得”和“電話報告”:
①作業隊伍進入現場不識別清楚環境因素和危險源不得盲目指揮盲目作業;
②安全防護和防環境污染措施不到位不落實不得盲目指揮盲目作業;
③不具備資質的作業范圍和工作內容不得盲目指揮盲目作業。結合班組和項目實際,有重要危險源和環境因素清單和相應的防范措施或專項方案,并對作業人員實行告之。
作業隊長和人員基本掌握危險源和危害因素持續辨識及評價方法,能夠根據現場環境采取必要的轉移、消減、規避措施。對現場新發現的重要危險源及重大環境因素實行電話報告制度。對施工可能造成損害的毗鄰建筑物、構筑物和地下管線等,應當采取專項防護措施。
對于設施設備相關管理與控制
對于施工設施所涉及到的應用設備的管制,應當盡可能的做到“三個無隱患”:
①設備設施無隱患:進場的各類動力機械設備、設施性能完好,無安全隱患,一般常用工具和手持及小型電動工具不得破損,防護和絕緣可靠;儀器儀表和測量工具專人保管,妥善攜帶,不失水準,并在檢定周期內;安全警示標志符合規定。
②防護用品無隱患:安全帽、安全帶、絕緣鞋等特種防護用品統一采購,質量符合國家標準規定、在有效期內,發放、更新、報廢有記錄,員工做到“會使用、會檢查、會保養”。
③在用車輛無隱患:一車一駕,保險、備胎、工具、警示標志、滅火器材齊全,車輛性能處于完好狀況,不得因任務緊張而帶病行車;貴重物資、器材、物品不得放在車上過夜。
對已施工班組的作業行為要求
施工班組在進行作業時,對其作業行為要求一般來說是較為嚴格的,總的來說主要歸為“四個嚴格”和“四個做到”。
“四個嚴格”即:嚴格執行工信部頒布的通信工程施工操作規程;嚴格執行特種作業持證上崗制度;嚴格執行業主機房進出、動火、封堵、用電以及保密等制度;嚴格執行工余拆舊材料和顧客財產管理制度。
“四個做到”則為:
持證上崗、人證相符、遵章守紀、禮貌用語、尊重監理,服從管理,理解客戶需求,保持良好溝通;
做到著裝和防護用品穿戴整齊、設備設施安全可靠、儀表工具及測量器具使用正確、警示標志和圍擋設置符合要求,臨時用電符合規定,不發生“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三違現象;
做到按圖施工、按工藝規范操作、發現不合格能夠及時整改,加電、割接、數據修改等關鍵過程實行資格確認和方案申請、審批制度;
做到文明作業、減少污染、節約材料、場容清潔、降低對居民和環境的不利影響。
對于施工班組的安全活動要求
施工班組在進行作業時,應當盡可能的做到每天開展1次“5min晨會”(安全碰頭會)與“5min收工會”(安全講評會)活動;每周1次交流例會;
并且還要不定期開展“五個一”活動(即:“查一起事故隱患、糾正一次違章行為、憶一次事故教訓、開一次主題班會、寫一封安全家書’,)。
當施工班組在進行現場作業時,除了要對施工曰志、工作量表、材料平衡表等進行詳細記錄以外,還應當對技術安全的交底、進場設備施工機具與防護用品安全檢查、隱患排查的登記、員工素質教育以及工程項目自檢都要進行詳細的記錄。
對于各項工作的開展與進程,在詳細記錄之后還要按月份進行分類、匯總、上交,并有班組相關負責人(區域)統一進行保管。
對于監督、檢查的落實
施工班組在進行監督檢查時,應當盡可能將做到:檢查頻次有標準、檢查過程有記錄、不合格有糾正、違章有處罰、跟蹤有驗證、整改有閉環、匯總有分析、通報有獎懲。對于檢查之中,所發現的嚴重隱患,應當下達相關整改通知,并且能夠及時的做到對于施工相關措施的整改與驗證,及時的糾正在施工中,錯誤的施工措施。
對于相關工作的監督檢查:
①應當與員工績效收入掛鉤,并及時建立與形成約束和激勵機制;
②還要與分析改進相掛鉤,即:季度、半年、全年檢查記錄有數據匯總和統計分析,如果條件允許,則需要運用餅圖、排列圖、因果圖等方式將統計的數據整理成文稿,并召開安全質量會議,對整理出的文稿進行細致的分析。
相關應急措施的落實
班組成員熟知應急處置流程;總的來說有四個方面:
(1)、預案準備
包括對于人身傷亡事故、火災事故、觸電事故、車輛交通事故和網絡中斷事故等相關現場應急措施的準備與應急處理。
(2)、搶救隊伍人員準備
施工班組應當提前落實緊急搶救隊伍的人選,盡早的完善緊急搶救體系,對于搶救隊伍的人員方面,應當進行多次的篩選、選拔。
(3)、應急物資器材準備
應急物資、器材的準備應當盡可能的做到應有盡有,因為應急情況往往具有不可預知性,所以為了能夠在第一時間針對出現的突發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在物資與器材的準備方面應當盡可能做到完善至極。
(4)、通信聯絡準備
每年進行1-2次實戰演練和評審(必要時與客戶聯動),并做好培訓和演習記錄。員工掌握消防安全“三懂三會”;掌握常用的急救常識。班組(區域)在突發事故、事件和應急救援中,能夠匯報及時、響應快速、組織有力、措施果斷、處置正確。
近年來,伴隨著建筑業的持續高速發展,我國的城市化建設以及經濟水平都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與此同時一些工程施工也出現了重大的事故傷亡,為此,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還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安全生產基層基礎深化年活動。
而對于建筑施工行業來說,對于施工班組的具體管理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如果想要降低事故發生概率,那么就必須應從最基層抓起,確保將其施工班組人員的生命放在首要位置,在追求城市建設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應當注重對于施工班組有效的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我國建筑施工能夠安全、穩定、高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