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X片提示我頸椎生理曲度變直了,要不要緊?”
骨科醫生,特別是脊柱骨科醫生每天都要解釋類似的問題數十遍,今天就給您說一說頸椎生理曲度到底怎么回事?
正常的頸椎擁有一定C形生理弧度,正是這個弧度使得組成頸椎的7塊小骨頭能夠承擔整個頭顱的重量,并且像減震器一般,增加頸椎的彈性,減緩奔跑、跳躍時頭顱對頸椎的沖擊力,防止脊髓和大腦損傷。
可是,當頸椎前凸逐漸消失,甚至向后凸出時,C形不復存在,便對頸椎甚至整個脊柱造成影響,導致
1.承受頭顱重量與緩沖壓力的能力大大降低;
2.椎動脈受壓,引起大腦供血不足;
3.相關肌肉、筋膜等軟組織發生改變,引起肩頸部疼痛、麻木;
4.韌帶增生、鈣化、骨質增生,成為頸椎病的結構與生理基礎。
除極個別先天性患者,大部分患者頸椎變直都與長期不良姿勢與相關疾病有關。
因生活方式的改變,低頭族越來越多,頸椎后側的肌肉長期處于緊張的拉伸狀態,而頸椎前側的肌肉長期處于攣縮狀態,慢慢的,頸椎后側的肌群出現損傷或彈性降低,頸后肌肉的力量減低,頸椎骨后側在缺乏肌肉拉力的情況下,慢慢出現了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的問題。
頸部扭傷,頸椎病,頸部結核、腫瘤、化膿性感染等疾病也可造成頸部疼痛、肌肉痙攣、活動受限等癥狀,繼而誘發頸椎生理曲度變直。
對于老年人來說,由于頸椎退化,頸部關節肌肉衰老,過度追求恢復生理曲度意義不大,而且還可能導致頸椎病癥狀,因此不建議強行恢復頸椎的生理曲度。
年齡較輕的患者,頸椎部肌肉和關節柔韌性較好,完全可以通過改變不良姿勢、練習康復動作,在最大程度上恢復頸椎的生理曲度。
今天,給您推薦3個輕松易學的小動作:
點 頭
上半身直立,與大腿呈90°角,后背貼實椅子,雙手自然下垂,頭部依次向前、后、左、右四個方向轉動,每天鍛煉次數不用過于嚴苛,隨時都能練。
聳 肩
上半身直立,雙腳與肩同寬,雙手自然垂放于身體兩側,然后雙肩緩慢上聳,保持不動,深呼吸時頭部盡量后仰,然后再緩慢放下,連續重復8次為一組,每天3組。
拍 打
自然站立,雙肩放松,然后合攏掌指、手心中空,拍打對側肩背部肌肉,每天3組,每組5分鐘。
注 意
鍛煉過程中如果出現頭暈、頸痛、手指麻木等情況,請立即停止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