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的空間
不會妨礙靈魂的自由
老破小,是不少北漂年輕人的上車首選。
今天要說的家也一樣,屋主是一名年輕的程序員,上車不易, 只好從一套 43㎡ 的超奇葩「老破小」入手。
老房本就 bug 多,這套更要命,全屋沒幾面直墻, 戶型扭得如鉆石,連電視都得斜著眼看。
明明是人人嫌棄的房型,卻經由設計師之手, 完美改「斜」歸正,爛戶型秒變小區明星房 。講真,看完這神改造,我都快認不出它原先的樣子了。
01
人人嫌棄的戶型
憑啥能改邪歸正?
房子是 1985 年落成的塔樓,套內面積 40㎡,稍長一點的墻體都不是直角, 異形套異形,形成了一套人人嫌棄的鉆石戶型。 看起來奇葩,但在北京老破小里,并不少見。
原房主砌了一道 Y 型隔斷,將空間分成客廳、臥室和衛生間三部分,空 間小不說,還降低了使用率,居住體驗不佳,電視都得斜著看。
更要命的是, 正中央還立著一根燃氣管道,不可移位 ,只好被改造成收納架,顯得更雜亂、擁塞。
面對這樣的原始結構,設計師沒有將「拆墻」作為解決方法。他說:這間房子如果真的沒有了墻,反而會放大異形的觀感。
換種解題思路, 不如將「有效隔斷」作為切入點。 又能滿足功能需求,還能消除空間的異形感,重構空間的體驗感,以小見大。
于是,設計師把突破口放在客廳與臥室的隔墻上, 植入了一個「飛機」形狀的多面體組合柜 ,作為空間的隔斷。
小小的柜體植入,瞬間擊破了兩大痛點:
①捋直空間: 柜體每一面與毗鄰的墻體平行,能使客廳、主臥變得方正,過道間距也變得寬敞規整。
②優化功能和收納容量, 柜子每個面都有用途:面向客廳的立面,可以作為書架和雜物柜使用。柜深 40 cm,一門二用,兩側的門既是臥室的房門,也是書架的柜門。
面向主臥的一面,則作為電視墻使用。
柜子的結構,剛好可以暗裝電視的數位線路和電源插座,平時屋主躺在床上就能看電視,視線平行舒適。
而面向南邊走廊的墻,則被設計成文件柜,屋主喜歡收集郵票,所有郵票夾和辦公文件都存儲在這里。
③動線隨之優化: 這組多面柜剛好在房屋中間,四周形成「洄游動線」,生活起來也更加方便。
④視覺放大空間: 柜子兩側的門洞平時敞開,視線得以穿透,空間進深變長,讓奇葩老屋立馬顯得更大。
02
拉直斜角墻面
重構完美公區
進入大門,原先右邊也是異形墻體,墻的盡端與衛生間生成一個犄角,沒有任何修飾,異形暴露無遺。
為了截斷這種不規則感,設計師拆除了 Y 型的隔斷墻,并將衛生間門改到臥室這一面。
原來雞肋的斜角區,定制了 一整面三角柜 ,拉直墻面,讓客廳變規整。
三角柜分成三個部分,右側部分靠近門,進深 40 公分有余,能作為鞋柜使用,補充玄關收納;中間部分進深約 60 公分,剛好塞下洗烘套裝,平時洗完衣服,敞開柜門散掉水汽就好;左側部分最深,作為雜物區使用。
三角柜功能的依次排列,加上旁邊就是衛生間和開放式廚房水盆,滿足入戶清潔的同時,也形成了一條極度高效的生活動線。
每天回家,換鞋→洗手→臟衣服扔進洗衣機→洗漱→休息,可以在一條動線上完成。家務動線也被縮短,從雜物區里取出工具→清潔整屋→回到玄關收工具→轉身就能去浴室洗手。
與此同時,這面三角柜也構成了客廳公區的重頭戲,上方隱藏了電動幕布,不看的時候收上去就好。
屋主常在家加班,工作臺被放在沙發背后,是整個家光線最好的區域,平時也能把工作投在幕布上。
工作臺也能作為餐桌使用,可以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沙發背后靠著餐桌,四周形成洄游動線,這樣的布局非常適合小戶型,空間利用率很高。
餐桌右側是 多面體組合柜 的書架面,補充客餐廳的收納。
屋主不喜歡太過明亮的氛圍, 全屋以筒燈點光源營造環境光 ,特意在餐廳增加了一盞吊燈。吊頂沒有特意居中,考慮到居住辦公的場景,左側位置更能構成畫面平衡。
從入戶到臥室這條動線,也在飾面板的墻角安裝了起夜燈,走過即亮,讓回家第一時間得到慰藉。
02
難看的廚房管道
全靠修飾+隱藏
為了達到功能最大化, 設計師將廚房的烹飪區挪到了生活陽臺上 ,做成一字型開放式廚房,不再局限于小戶型的固有模式。
一字型廚房布局,從左往右依此是冰箱、洗菜區、操作臺和烹飪區,動線順暢。
廚房墻面沒有用瓷磚作為擋水板,改用黑色鋁板,無縫隙。墻面也沒浪費,設置了置物架。
廚房的所有管道都做了修飾,其中主下水在右側墻角,包上黑色立管,做了一個黑色盒子,把水表也藏了起來。
原先突兀在中央的燃氣管道,則做了一個實木圓柱進行包裹,也成了這個空間的亮點所在。
03
床頭做滿柜子
房間能裝又寬敞
臥室面積不大,沒有多余空間做衣柜。為了滿足屋主大量物品的收納需求,設計師在床的兩側結合床體定制了整排收納柜,代替了床頭柜和衣柜的功能,同時也隱藏了空調。
空調處做了和柜門材質相同的百葉,不會影響使用,整體顏值提升。
屋主喜歡 偏暗色調, 在整間屋子的深色搭配上,也是有跡可循的。
黑色深邃,設計師將臥室背景墻、多面體隔斷柜,以及廚房背景墻刷成了黑色, 東西向增加空間縱深,突出中間的主體結構。
考慮到屋主喜歡柚木色的沉穩 ,對著窗戶的迎光面,全部包了柚木色飾面板,隨時歡迎陽光到來,增加室內的漫反射。
全屋地面則用了磐多魔水泥漆, 能實現無縫效果,光滑不易開裂,提升整個空間氛圍。
04
無縫感衛生間
老破小住出酒店感
衛生間原本是一個暗衛,移動開門位置后剛好對著臥室窗戶,能直接引入光線。為了不破壞空間的整體感,做了柚木色的隱形門。
屋主不喜歡馬桶對著床,因此淋浴和馬桶的位置對調了一下。整體用磐多魔防水漆代替常規的瓷磚,繼續延伸著空間的無縫感。
浴室的主下水管道也很雜亂,為此設計師加厚了 左內側墻面,既可以隱藏管道,又能多出兩個壁龕作為收納區使用。 馬桶移位后,采用 110pvc 管走墻排,也不會發生堵塞。
作為一枚仍在租房的北漂,每次看到這樣的設計,我都會對將來的居住多一分信心。
大城市嘛,買房一步到位難。當我們認為入住老破小是一種妥協的時候, 好的設計卻成了妙手回春之筆,將那些「妥協感」一點點抹去。
這讓我想起今年普利茲克建筑獎得主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所說: 每個人都理應擁有品質的生活,每個人都理應享有“奢華”。無論身處何地,無論貧富。
(文章來源 好好住,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