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套二手房,原始戶型為三居室,根據屋主需求調整為兩居。樓盤結構為小高層,樓層為低層,因此空間的采光受到阻擋,餐廳白天都需要燈光輔助。
屋主希望可以通過改造,開闊公共區域以及優化動線,讓整個房子光線充足且動線流暢,居家氛圍變得愜意舒適。
房屋信息
坐 標:四川 成都
戶 型:三室
面 積:98㎡
裝修時長:9個月
原始戶型圖
▲平面布局圖
設計策略:
1. 三室改為兩室,原始客廳與次臥結合,并將客餐廳由豎廳改為橫廳。
2. 解構包括玄關、客餐廳、陽臺、廚房、臥室、衛生間70%的公共關系,家中形成一條大型洄游動線。
3. 重新建造客廳電視墻,并以此為界,實現入門獨立玄關。
4. 整合廚房與原始生活陽臺,合二為一,擴大廚房使用面積,并設計雙向門洞,優化生活動線。
5. 改變主臥進門方向,利用墻體改造為衛生間干區,方便日常使用。
6. 空間以霧色與自然木材為基調,采用現代簡約及豐富自然紋理的手法,再利用墻體及部分陳設將曲線以多種形式進行呈現。
玄關
原始進門無玄關遮擋,新建一面墻,內為電視墻外為家政間。集合所有雜物收納以及家政工具、洗衣等空間。
頂面涂刷富有肌理感的乳膠漆締造自然的粗糙氣息,與現代風格柜門形成對比。
用折疊的柜門設計,方便開合角度最大化,更好的拿取物品。
獨立的家政功能,分離整個房子的動線,家里如一個大型洄游動線,往左則進入客廳,向右則進入廚房。
客廳
沙發頂部為一處承重梁,為四邊形,菱角分明,呆板顯壓抑。利用劣勢將其改為優勢,創造一面優美的弧形構造。
空間在獲得藝術張力的同時,變得立體、生動。
空間中的動線在視覺中自然地串聯在一起,引導屋主進入被設計師營造后的場景中。
衛生間、次臥門都為隱框門,保證空間的干凈,墻面統一色系不雜亂,空間整體性更強。
獨立的陽臺區域實現多元化的場景體驗,比如簡單的晾曬。
一場下午茶及1h沉浸式閱讀,讓居住者用最直接的方式體會來自四季的真實感受。
為了更好將外部與客廳進行氛圍銜接,借用與主臥之間的墻體厚度,設計一處展示壁龕,呈現東方文化散發出的自然愜意與神韻。
空間一角
餐廳
餐廳背景墻,利用空間陰陽角結構,設計橫向曲線,與客廳弧形效果對應,給人來自兩側無限延伸的視覺意象。
夾角處設計一方璧龕,搭建出層疊的秩序感,趣味十足。人字拼橡木地板,獨特交錯的紋路,帶出溫潤且優雅的視覺效果。
結合中古餐椅及可隨意擺放位置的矮凳,表現出簡潔、直接的實用功能。面對四季交替的窗外,微風拂面,反應出隨性、愜意的生活狀態。
獨特的氣質,讓燈光點亮的一瞬間,由線條引進記憶長河,開啟微妙的空間和人的交流之旅。
廚房
打通原始狹小的生活陽臺,整合為大型廚房。設計雙通道,優化動線,提升空間與人、空間與空間之間的交互,并為玄關及餐廳補充足夠的光線。
下廚避免油煙時,關閉長虹玻璃門,但模糊的人影動態,可為在客廳區域的家人一份陪伴。而兩邊門開啟,家又變成自由,無邊界感的流通空間。
臥室
蒼葭,為初生蘆葦之綠色,書寫出春季靈動的顏色。
主臥采用了此顏色與外部的自然之氣相融,造就空間中人、事、物與情境之間無形又有形的連接。
衛生間
改變主臥進門方向,預留出墻體,設計衛生間干區并沿用霧色與原木材質,統一風格,釋放于公共區域。
而內部,則用于滿足泡澡、淋浴、如廁需求。獨特的深色巖石紋理,帶來治愈與空靈的體驗,讓使用者感到自在、放松。
一組對比圖~
陽臺&客廳&臥室
(文章來源 家的要素,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