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和布比,是一對90后新婚夫妻,二人都是北京的都市白領,也是浪漫逍遙的性情中人。他們都酷愛爵士樂,經常在老派場子里聆聽與彈唱;也熱衷于旅行,一同體驗世界各地的美景與文化。共同的熱愛與追求,讓兩人走到了一起,2020年底,他們開始設計和改造自己的婚房。
這套婚房,是熊貓家過去用來出租的房子,它就是傳說中的《愛情公寓》同款跑道房,有一個暗黑無光的“長跑道”,屋內雜亂無章,動線也不合理,浪費了大量空間。
兩位屋主找到了云深空間設計,大膽提出了自己的需求,他們喜歡簡潔隨性,又慵懶舒適的居住環境,希望打造出具有電影感、場景感的浪漫空間。
在敲定好輕法式的整體風格后,設計師拆墻引光、重布格局、優化動線,將70㎡暗黑跑道房逆襲成為法式慵懶治愈系之家……
改造前
改造前,原始戶型主要存在3方面的痛點:
1、走廊又黑又窄,沒有光線,空間沒有合理利用,完全被浪費;
2、原始格局沒有客餐廳,走廊的兩端連接著廚房和兩間臥室,動線過長;
3、有兩個衛生間,但都是暗衛。
改造后
針對這棘手的戶型,設計師開出5大妙方:
1、廚房利用陽臺實現中西廚分區,利用過道寬度設置儲物空間;
2、靠走廊一側的衛生間改為衣帽間,同時彌補玄關儲物;
3、走廊盡頭縮短,原始墻面拆除,前移新建墻面預留門洞;
4、靠近走廊的臥室規劃為客餐廳,另一間規劃為主臥;
5、衛生間做四分離設計,馬桶區從主臥和走廊做了雙入口。
.01
拯救晦暗雜亂
儲物量直接翻倍!
玄關處不到3㎡,改造前幾乎沒有任何收納空間,凌亂的物品擺滿了一地。
設計師在墻面安裝了造型別致的不規則形全身鏡,鏡面的反射仿佛增加了空間面積,讓玄關處更顯明亮和通透。
改造前(左) 改造后(右)
下面的黑色木質換鞋凳集中了視覺焦點,避免了大面積淺色產生的視覺疲勞感。
由于周圍都是承重墻,采用傳統的通頂收納柜會產生壓抑感。設計師只在一側定制了懸掛儲物臺,用來放置鑰匙、雨傘等進出門時的必備物品。
而至于鞋子和日常雜物的儲存,則交給了廚房一側頂天立地的高柜。
廚房就在進門的左手邊,改造前,這里狹長昏暗,雜亂不堪,收納嚴重不足。
改造前(左) 改造后(右)
設計師在兩側設置了平行儲物,冰箱也嵌入其中,增加儲物功能的同時,也保證了空間的通暢,如果一人面對臺面操作,另一人通行完全沒有問題。
中廚烹炒區則留在了外面的陽臺,白色邊框玻璃門既阻隔了油煙,又不會影響采光。
迷你吧臺搭配拉絲不銹鋼高腳椅,瞬間將INS風拉滿。早上時間倉促時,不需要把早餐拿到餐廳里,在這里吃也很輕松愜意。
廚房白天的光線可以一直照射到玄關。為了保證晚上的明亮度,同時滿足使用可變性,設計師做了磁吸軌道的設計,可以根據需求添加點光、泛光和射燈,還可以隨意移動位置,非常實用。
.02
擴充+縮短
走廊變出衣帽間!
改造前,走廊狹長且雞肋,只有一盞吸頂燈,十分昏暗。
改造前(左) 改造后(右)
設計師推翻原有格局,一側的非承重墻體被拆除,空間實現了橫向擴充,將走廊南側原有的衛生間改造成步入式衣帽間,極大彌補了臥室收納不足的遺憾。
再將走廊盡頭墻面拆除,新砌衛生間墻體,相比之前前移了890mm,讓走廊空間實現了豎向縮短,視覺和光線得到了最大釋放。
考慮到整個走廊造型和材質的統一性,走廊盡頭的衛生間采用了隱形門設計,讓小空間看起來更加整體,也避免了衛生間直對走廊的尷尬。
天花板的圓弧造型,可以說是一個神來之筆。這一設計實際是為了包住從廚房到衛生間的冷水管,原本打算用吊頂藏水管,但設計師和屋主都覺得為了一根水管(沒用燃氣熱水器 只有一個上水管)壓縮層高沒必要,因此采用了圓弧造型的設計,雖說不對稱,但讓空間更加溫柔,也讓燈光更有意境。
走廊通過射燈、筒燈以及壁燈的組合,打造出層次豐富的光影效果。這些燈其實不會同時開啟,但業主可以在居住過程中根據不同場景切換不同的開關方式,例如隱形門上方的筒燈可以單獨開啟,如果將來墻面掛滿不同的畫作,筒燈可以變換角度照亮畫作。
.03
客餐廳一體
絕美窗景羨煞旁人!
原戶型中沒有客廳,只有兩間臥室,設計師將靠走廊的臥室規劃為客餐廳區域,滿足了會客和用餐的功能。
開放式的客餐廳延續了溫暖的奶咖色基調,仿佛散發著甜蜜奶香,更顯慵懶隨性,頂部細節處的法式石膏線條,則更突顯一份小小的優雅精致。
局部亮色軟裝單品融于奶咖色中,讓空間多了活力,又不失整體的平衡。
客廳沒有采用電視背景墻的設計,一是因為電視背后的夾心墻是很薄的石膏板墻,不能懸掛電視,二是因為屋主本身也喜歡這種美觀便捷的畫壁電視。
沙發背景墻一側做了嵌入式壁龕設計,是考慮到客廳沒有太多儲物空間,于是通過拆除原墻體+內推新建墻體,巧妙定制開放式隔斷補充收納。
小戶型就是要見縫插針地做收納,滿足不同空間的收納需求。壁龕內部抽縫設計搭配深藍色,營造出一個具有包裹感的盒子空間,成為空間中一抹吸睛的存在。
餐廳與客廳位于同一個空間,設置在窗戶附近,為就餐營造愉悅心情。圍繞溫潤圓形木質餐桌形成洄游動線,使得不同區域之間的穿梭更便捷。
餐廳墻面懸掛著一把吉他,下面宜家的架子上擺放著黑膠唱片,滿足了屋主日常的爵士樂愛好,疫情不能出門時,自己在家推拉彈唱,緩解心情又放松身心。
雖然戶型奇葩,但陽臺的窗景可以說是房子不可替代的優勢了。這里主要是作為屋主的工作區和風景區,整面大玻璃窗將窗外美景包攬其中,春夏秋冬風霜雨雪,風景各有不同。
陽臺與餐廳之間用拱形門連接,弱化了梁體和直角的存在感,讓人想起日本藝術家奈良美智的窗,每個季節都是一幅流動變幻著的風景畫。
設計師將餐廳與臥室之間的非承重墻體拆除,預留門洞,后期安裝了一個2.3米長的玻璃移門。
施工時在門洞上方留出了6cm寬的空隙,還需要預埋軌道,再讓木工封平軌道側面,使軌道隱藏。因為門太長了,安裝之前還要在墻上預留兩個檢修口。
白色邊框水波紋玻璃自帶復古質感,隨著移門開合,空間也會呈現出不同的光影美感。
.04
雙動線+四分離
主臥主衛變身酒店套間!
臥室舍棄了傳統的床頭柜,根據床體高度選擇一把黑色鐵藝椅子,床頭和背景墻也全部省去,更顯開闊,儼然一個雜志里的家。床頭另一側是綠色的組合床頭柜,一絲驚喜的現代風將時尚拿捏。
百葉窗兼顧裝飾與實用性,方便清潔日常灰塵。通過調節百葉窗角度可改變光線強弱,木質百葉還可做到完全遮光,滿足臥室的隱私性。
設計師利用窗戶下方新建了100mm地臺,沿窗做了木質隔斷,可放置書籍,在陽光下靜靜閱讀,享受生活的慢節奏。
床頭正對的墻面做了壁龕的設計,一側墻體同樣做了1/4圓弧造型,又安全又美觀。
原始衛生間雖然空間寬敞,但沒有做干濕分離,只能一人進入,造成大面積空間浪費。
設計師將主衛+主臥設計成酒店套間的形式,主臥與半開放式衛生間貫通,雙拱形洞口設計讓空間層次更加豐富,也更有通透感和趣味性。
衛浴區的白色不銹鋼門套搭配玻璃,同樣是水波紋的材質,透光不透人,有種朦朧美。
衛生間設計了四分離+雙動線,一條動線方便客人使用,另一條方便屋主日常使用。
洗漱區懸浮式白色圓形隔斷鏡子,能若隱若現地欣賞到窗外的景色。一體式的白色臺盆,臺面延伸滿足日常梳妝需求,一側同樣設置壁龕,增加洗漱區收納,同時又與客廳壁龕形成呼應。
設計師利用空間的L形設計了洗漱區,拐角做了壁掛式馬桶,避免進門直視馬桶,保障私密性。
淋浴區也做了干濕分離,淋浴房外側設置洗烘兩件套,可順手將換下的衣服放入。
當問到與兩位屋主的相處過程,設計師回答說, 屋主全程冷靜溫和地與他討論和解決問題,這給了他堅定的信任和安全感,是最后改造令雙方都十分滿意的基礎。
的確,屋主和設計師之間的了解和信任,會讓改造成果產生了1+1>2的效果。
(本文源自筑客HOME,如有問題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