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所在位置是成都的核心地段,屋主兩人是即將要結(jié)婚的準夫妻,兩人是典型的90后性格,各自都有喜歡的愛好,比如女生愛攝影,男生愛玩游戲。
兩人在“興趣”上也舍得投入,加上,房子是作為兩人結(jié)婚過渡期使用的,后期主要為了出租。
圖 設(shè)計師手拍圖
在綜合考慮了各種因素后,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案例很反傳統(tǒng),可以說是當代年輕人生活的真實寫照,我家也有點這意思。
表現(xiàn)在幾個點:
沒有傳統(tǒng)意義上的客廳;多余臥室不做次臥;如廁得“專人專區(qū)”
光腳在家沖;儀式感也不能少……
but,實現(xiàn)這些并不容易。畢竟,它也有老破小都有的通病,比如電線老化、墻皮掉落,但最扯的是,改造前他家室內(nèi)最低點的陽臺和最高點的玄關(guān),竟然有10cm高度差???
我?guī)е鴿M腦子的問號?才曉得這個案例真正的難點:
實現(xiàn)“反傳統(tǒng)、融入興趣等”是設(shè)計師的能力問題,效果能不能真正落地才是真難點。
那么,第一步
戶型圖上見分曉
上面是改造前的戶型圖,下面是改造后的戶型圖
改造前
改造后
戶型圖是施工的參考依據(jù)。
老房子的問題二就是滿屋承重墻,想通過拆改實現(xiàn)二次規(guī)劃幾乎是不可能的,不動結(jié)構(gòu),就剩下重新梳理“功能區(qū)”了。
設(shè)計師干了啥?
1.通過定制柜劃分功能區(qū)。
· 用定制柜充當隔斷,同時彌補沒有玄關(guān)的尷尬;
· 沿墻通過“L型定制柜和卡座”的結(jié)合,實現(xiàn)客餐區(qū);
· 還是定制柜做超長的書桌,游戲、工作兩不誤;
2. 巧妙借墻實現(xiàn)“干濕分離且獨立”。
· 不動原有的承重墻,向廚房借1米,砌筑半墻,置入“玻璃磚” 擴充衛(wèi)生間,同時擁有了真正獨立隱私的“淋浴區(qū)”和“如廁 區(qū)”;
· 將生活陽臺納入廚房,面積不變,采光更好了;
3. 抬高最低點的“主臥陽臺”做成地臺,納入主臥區(qū)域,同時也是咖啡區(qū)、化妝區(qū)、貓咪的曬太陽區(qū)等等,儀式感有了。
4.10cm高度差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挖全屋地面直到樓板層,繼續(xù)找平—鋪地暖——再找平。最后一步找平、抬高需要師傅很專業(yè)的技術(shù)。
這是最后完成的平面布局圖
▼
戶型:2室1廳1衛(wèi)
項目位置:成都
使用面積:50㎡(建筑面積:63㎡)
項目花費:20w(定制柜4.1w,其中卡座花費7000元,硬裝拆改7w;其余為軟裝、家電、中央空調(diào)等)
常住人口:男女屋主兩人+一只貓咪
01
玄關(guān)、餐廳融為一體
這是設(shè)計師看房子前隨手拍的(下圖)。
一進門就是個大客廳,什么也沒有,但能清晰的看到這房子的原始戶型和結(jié)構(gòu),衛(wèi)生間的墻體是30cm厚的承重墻。
墻面發(fā)黑發(fā)黃、亂走水電線、燈具老舊……
改造前
這是改造后一進門的場景。
靠門這面墻做整排的定制柜,其中三分之一用做玄關(guān),剩下三分之二用“定制柜+成品餐邊柜”組成了餐廳區(qū)域。
玄關(guān)部分也是很普通的做法“吊柜+地柜”,中間鏤空大約35cm用來放出門的鑰匙等小件,上下吊柜的區(qū)域都用來放鞋子。
入戶門直接打開看到的這面定制柜,和墻面三分之一共同組成了玄關(guān)區(qū)域,這部分主要用做長衣區(qū)、短衣區(qū)的收納。
同時充當了隔斷的作用。不會像改造前一樣,一開門,整個房間就暴露再視野中,沒有隱私。
餐廳是我個人在這個案例中最喜歡的空間。
它有趣的地方在于,用定制柜+成品柜+卡座,配上傳統(tǒng)的中國式“圓桌”,實現(xiàn)了整個區(qū)域的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
可以參考的點之一是,就像嵌入式家電一樣,將成品餐邊柜融入到定制柜里,不論是花色還是收納的功能上,都不輸單獨的定制柜。
這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是,現(xiàn)在的成品餐邊柜做的很成熟,一個好的餐邊柜能=小家電存儲區(qū)+碗碟柜+懸掛區(qū),兼容三個功能;
下面預留出25cm的高度掃地機器人也能輕松進入,不存在衛(wèi)生死角,所以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里很受歡迎。
如果原木選的好,同時定制柜也能有這個花色,那顏值方面也完全ok。
屋主就是先看中了這個餐邊柜,才和設(shè)計師溝通做的定制柜,完成餐廳這個想法的。
當然,存在一點小Bug,比如側(cè)面看起來,餐邊柜下方的腳和定制柜無法在一起平面上,不注意的話容易絆腳。
因為成品餐邊柜設(shè)計考慮承重、顏值的原因,雖然是細腳,好看,但因為腳是斜著下來的,和“豎直90度”的定制柜無法完全重合,做不到在一個平面上。
除非定制柜下方也能做到和細腳一個傾斜度,當然這個成本就變高了。
考慮到好的實木餐邊柜,比如黑胡桃木、櫻桃木,根據(jù)選配功能,普遍在3000~8000左右,還是比較劃算的,尤其對于喜歡實木質(zhì)感的人來說。
屋主家這款餐邊柜是二黑木作的櫻桃木,圓桌、兩把實木椅子都是。
餐邊柜的側(cè)邊靠窗位置,設(shè)計師用定制柜+卡座組合,形成了一個小的窗邊角落。
卡座下方可以彌補餐邊柜帶來的收納不足問題,上面直接落坐,剛好彌補了“圓桌”椅子的功能。
朋友來家時,最多可容納3~6人圍坐聊天,喝喝咖啡,旁邊就是從廚房外置出來的冰箱,拿東西也很方便。
完全能當客廳用,我覺得反而更好用了。
對比最初設(shè)計師出的效果圖,還原度也很高,基本沒有差別,就是軟裝上稍微不同。
效果圖
02
將生活陽臺融入廚房
原來的廚房和衛(wèi)生間是連著的,衛(wèi)生間需要從廚房進入,更扯的是,直對廚房。
哇,那飯會不會被熏臭臭~~
廚房墻面通鋪小白磚,很復古,但用久了的縫隙是真黑;側(cè)面開了個窗,其實就是用來傳菜的,但沒用好。
廚房盡頭是生活陽臺,也屬于廚房,這點改造后也沒有變。
改造后的廚房,位置沒太大變化,就是面積變小了,主要原因還是借給了淋浴區(qū)1m寬,同時改變了原有衛(wèi)生間的門朝向。
如下圖,拱門進去是淋浴區(qū),左邊移門是廚房。
效果圖
冰箱外置后,是很多小廚房的解決方案。
設(shè)計師將冰箱放在廚房與餐廳的必經(jīng)之路,從哪兒拿東西都很方便,也就是兩步的事情。
推開移門,就進入了廚房。
為了方便廚房里的人和餐廳的人能相互交流,設(shè)計師專門在移門做了透明玻璃,雖然沒有“開窗傳菜”那么方便,但勝在安全了。
圖 源屋主自攝
推開移門后,因為徹底打通了生活陽臺,廚房的采光也變得很好,借給淋浴區(qū)的玻璃磚半墻,既有顏值,還能借光,同時解決了“小暗衛(wèi)”的問題。
真實人家的案例里,也有這么用的,我現(xiàn)場看過,確實很不錯。
圖 源于屋主自攝
為了更好的區(qū)分空間,餐廳、走廊、臥室等都通鋪了人字拼的地板,但廚房為了方便打理,同時搭配風格,就用了復古小花磚,是成都當?shù)氐钠放啤?/p>
搭配松下這款白色的洗碗機,顏值是一點不遜色。
開門往里走,沿著洗碗機這面墻,分別是洗—炒--切菜區(qū)。
看似和傳統(tǒng)的“洗——切——炒”有點差異,但因為面積小,這問題就不大了。
因為兩人都不喜歡做飯,加上常出差的原因,廚房的使用頻率其實不高,“一”字型的定制柜+地柜組合,廚房反而夠用了。
(畢竟人家過5~7年要換房,出租的話一個人用完全沒問題,我家一模一樣)
圖 源于屋主自攝
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廚房墻面改用了一字長方形的瓷磚鋪貼,對比白磚顯大些,搭配復古的地面小花磚也適配。
生活陽臺還原了本來的功能,下方放了博士的“洗衣機、烘干機”,上方臺面就比較多用了,切菜、疊衣服都ok。
圖 源屋主自攝
03
到哪兒都很近的“衛(wèi)生間”
原有的衛(wèi)生間是從廚房進入的,這點上面說了。
是典型的小暗衛(wèi),采光差、風扇通風、還是個蹲廁,管道裸露反而都是小問題了。
改造后的衛(wèi)生間先改了門的朝向,不管是淋浴、如廁都統(tǒng)統(tǒng)從走廊進入,動線很方便。
同時借鑒了日式干濕兩分離的做法,將淋浴區(qū)、如廁區(qū)用墻體隔開,即使兩人同時進行對應的動作,也互不影響。
借著玻璃磚透光不透人的做法,淋浴區(qū)采光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搭配墻面60x60cm的灰色瓷磚和漢斯格雅的入墻式頂噴花灑,顯大又有質(zhì)感。
此處,玻璃磚的尺寸是20x20cm,厚5cm,大家如果喜歡可以直接網(wǎng)購,單片價格在6~20元不等。
屋主家用了35塊磚,多買了5塊,防止施工中開裂做補充,加上運費花了大概700左右。
如廁區(qū)就是原有的衛(wèi)生間面積,設(shè)計師將其劃分為干區(qū),做了墻排式馬桶,側(cè)面丑了吧唧的管道也做了包管。
剩下的位置剛好定做了下沉式臺盆,側(cè)面還專門預留了垃圾桶的位置。
為搭配復古感,屋主家全屋照明放棄跟風“無主燈”,選用了壁燈用作走廊照明,搭配復古風的典型元素——通過拱門進入衛(wèi)生間。
其實,我們不難看出,屋主對于衛(wèi)生間這個區(qū)域,其實也很有自己的態(tài)度。
在傳統(tǒng)的中國式思維里,衛(wèi)生間是件不堪去聊的話題,但用現(xiàn)在的想法來看,衛(wèi)生間是回家后卸下一身防備的地方,一定要舒服,何不按照“舒服”的方法來做?
04
陽臺,是主臥的一部分
衛(wèi)生間旁邊就是主臥。
視角:從餐廳望向主臥
主臥沒有做大的結(jié)構(gòu)變動,主要是滿足準夫妻兩睡覺+女屋主化妝+兩個貓主子睡覺的功能。
總之,鏟屎官們和貓主子們都住在這。
延續(xù)復古風,屋主家床頭用了壁燈,高度是1.2m,剛好比人坐在床上高一些,方便閱讀。
下面的床頭柜是和床一起網(wǎng)購的。
前幾天我寫過一篇懸浮床,她家就是典型的“實木懸浮床”,感興趣可以回去看下那篇,研究時覺得蠻有意思。
床頭柜一般是選配的,可以直接嵌入墻體,不過最好是承重墻,對于小戶型來說,這種方法還蠻有用的。下方空白的區(qū)域方便掃地機器人打理。
沿著開門的兩面墻,屋主都做了通頂?shù)亩ㄖ乒?/strong>。
靠墻一面用來收納屋主的衣服、包包,當然還有她愛好的藏身之處—照相機。
用灰玻搭配可調(diào)節(jié)的隔板收納,高度不夠時可隨時移動,還能防止落灰。
視角:從陽臺望向主臥
主臥靠窗邊這面,是施工中最大的Bug點——陽臺。
改造前
原有陽臺很傳統(tǒng),是通過配重墻+半窗后的下沉式陽臺,陽臺地面與主臥地面有5cm的高度差,是全屋最低點。
工長通過挖掉多余的澆筑層(非樓板)——然后做找平——鋪設(shè)地暖—又抬高了5cm做地臺,才有現(xiàn)在的主臥陽臺區(qū)。
做地臺,方便上來說沒必要,但為了劃分功能區(qū),同時增加儀式感,才這么做。
地臺上,原計劃是貓主子和鏟屎官的專屬區(qū),效果圖也如此,后覺得陽臺采光好,且一年四季都有地暖,才把化妝區(qū)挪到了地臺上。
效果圖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場景,一邊角落歸貓主子,一邊歸屋主化妝。
因為是三面采光,陽光很好,加上成都潮濕的天氣,屋主保留了晾衣服的習慣,提前安裝了陽臺晾衣架。
但考慮到整個陽臺的美觀,只安裝在靠貓窩的上面了,進入主臥第一眼是看不見的。
圖,源 屋主自攝
另一邊是屋主的化妝區(qū),為了防止貓咪調(diào)皮碰壞化妝品,屋主專門選用了一款臺面可封閉式的化妝臺,瓶瓶罐罐用完隨手就放在里面了。
左效果圖 右 現(xiàn)場圖 (屋主自攝)
05
兼職“游戲、工作區(qū)、次臥”的多功能房
案例的最后一個空間,是原有的次臥。
現(xiàn)在準確來說是“多功能房”≈男屋主的游戲區(qū)+影音室+次臥+工作區(qū)。
效果圖
它的位置,一進家門就能看見,和餐廳對應,通過一扇玻璃推拉門進入。
這房間設(shè)計的思路,最開始就是為男屋主打游戲設(shè)計的,據(jù)說是個極度游戲愛好者,設(shè)備非常齊全,電腦也是高配。
加上女屋主是個建筑設(shè)計師,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在電腦面前做圖、查資料,這個雙人桌的定制工作區(qū)就很有必要。
兩人同時進行,各做各的,可不就是“當下年輕人”的工作/娛樂狀態(tài)。
定制長桌靠窗的位置,做了書架。
書架旁邊是定制的卡座床,可以彌補房間沒有收納區(qū)的問題,偶爾也能成為其中一人的臨時睡覺區(qū)。
長桌對面,屋主特地安裝了一臺可移動的電視,用做臨時的影音區(qū),或者方便兩人一起連接電視打游戲。
這也是他們沒選投影儀的原因。
圖 來源于屋主自攝
好了,這就是本期的設(shè)計師案例了,是不是很反傳統(tǒng)?你也可以在評論區(qū)說說,你覺得這個案例怎么樣,或者哪里還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都是年輕人嘛,暢所欲言,談?wù)勀銈兊目捶ò蓗
(來源:住范兒,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